革命青年
何尚志(1897~1931)筆名上止。陝西耀州(今耀縣)人。1919年春以優異成績考入三原渭北中學。不久,北京五四愛國運動的訊息傳到三原,何約集學友到市民集中的城隍廟進行講演,並張貼標語、散發傳單,要求嚴懲賣國賊。1921年12月,為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太平洋會議,他帶領全班同學參加講演團和救國團,編印和散發傳單,並衝破縣政當局的阻攔,上街遊行示威。
1923年春,何中學畢業後到北京準備報考大學,不久即加入旅京陝西青年的進步社團共進社。是年秋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在共產黨人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等的教育和影響下,努力學習革命理論。1923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期間,他利用課餘時間常到楊樹浦、小沙渡等工人居住區訪貧問苦,和工人交朋友,並通過給工人夜校上課向工人宣傳革命道理。他還義務為上海大學辦的平民學校上課,幫助貧苦的市民和青少年提高文化水平與階級覺悟。
同年11月,康有為應陝西督軍劉鎮華之邀到西安講學,鼓吹尊孔復古。何得知此事,立即給上海大學代理校長邵力子和《民國日報》寫信,對康有為進行公開抨擊。
1924年5月,他又在《共進》半月刊上發表《認賊作父的大學教授--“隱”君子》,揭露某大學教授在其所寫的《秦遊記》中吹捧軍閥劉鎮華的卑劣行為,呼籲陝西人民為推翻劉鎮華的反動統治而鬥爭。
1925年1月,和馬凌山等共產黨人以上海大學陝西同鄉會的名義發起創辦《新群》半月刊,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揭露帝國主義及軍閥孫傳芳的罪行。
3月12日, 孫中山在北京病逝。何和馬凌山、關中哲等人日夜奮戰,於4月6日出版了《新群》半月刊“紀念孫中山專號”。何所撰《孫中山先生之死》長篇紀念文章,熱情讚頌孫中山, 並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關係進行了精闢的分析與深刻的揭露。
“五卅”慘案發生後,他和同學們一起,日夜趕製傳單、標語,不顧軍警的阻攔深入街頭巷尾進行講演,揭露帝國主義殘殺中國工人和學生的罪行;還發動市民募捐,援助罷工工人。
“五卅”運動後,何被中共組織派往張家口,在國民軍第一軍為蘇聯顧問團當翻譯。他一面認真做好翻譯工作,一面虛心向蘇聯顧問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軍事知識。
1926年秋, 中共組織決定派何去蘇聯學習。9月上旬,他到北京等待赴蘇時,共進社被奉系軍閥查抄,數十名社員被捕,其中大多數是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中共北方區執委會和李大釗指派何與方仲如負責營救工作。他們利用前陝西督軍陳樹藩等各種社會關係,經過半個多月的日夜奔波,被捕人員先後被保釋出來。
10月,何啟程赴蘇,到莫斯科後入中山大學學習。他對王明一夥結幫組派的做法十分不滿,曾多次向學校的有關領導提出意見,但未被採納。留蘇期間,他還利用假期同莫斯科周圍的工人、農民接觸,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1930年奉調回國。1931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派他和王鳴、趙莘任等去鄂北,參與創建鄂北蘇區。9月,中共鄂豫邊特委恢復紅九軍第二十六師,何被任命為師參謀長。在鄂北棗陽指揮紅軍反擊國民黨軍隊“會剿”的戰鬥中,負傷被捕。國民黨軍警軟硬兼施,妄圖讓他供出中共和紅軍的重要情報。但他嚴守黨和紅軍的機密,堅不吐實,寧死不屈,英勇就義。
泌尿外科專家
何尚志(1913-1998),男,福建莆田人。泌尿外科專家,三級教授,九三學社社員。1941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在附屬仁濟醫院和第九人民醫院工作,任外科副主任、教研組副主任。1958年調至新華醫院,歷任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和外科教研室主任。
在國內較早開展肝癌切除術、全膀胱切除術和腎癌根治術;率先在國內進行多囊腎研究,套用腎囊腫取頂減壓術治療多囊腎,1983年5月定居加拿大。1961年獲得了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1977年獲上海市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