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濤

自幼在怒江大峽谷傈僳、怒族地區生活和工作。通曉多種民族語言。1982年畢業後,在中共怒江州委黨校任教。1985年調回母校——雲南民族大學。從事民族教育工作28年。研究方向為: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學和雲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與宗教。
學術生涯始於大學期間對怒族命名法的研究。學術觀點不乏超前創新的真知灼見,在費孝通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之前即指出“中華民族是複合民族”。在江澤民之前10年提出“西部大開發”,在黨的十七大之前十一年將“和諧”引入民族問題研究的範疇。近30年來筆耕不已,先後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黑龍江民族叢刊》、《雲南民族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多次獲雲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優秀科研成果獎。編纂《民族理論教程》被評為雲南省高校自編優秀教材。先後參與過《中國原始宗教叢編》、《中華民族文化志》、《雲南民族女性文化叢書》、《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況》、《玉溪地區民族志》的撰寫。其代表作《史達林民族定義評析即對現代民族特徵的探討》、《論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自我意識》、《民族概念的含義與民族研究》等論文受到受到前蘇聯著名學者A·M列舍托夫、劉克甫(克留柯夫)和國內知名學者熊錫元、王希恩、賀國安、彭英明、徐傑舜、修世華、郭大烈、葉江、劉達成、王奎正、龔永輝、金炳鎬、賈東海等人的重視與好評,並在國內學術界引起有益的學術討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