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自幼跟隨越調名藝人何金堂學戲,後拜李金山為師學銅錘花臉,又改學生行及其他行當,為以後適應塑造各類藝術形象打下了基礎。在表演上深得越調名藝人張秀卿的教益,後又長期與越調錶演藝術家申鳳梅合作,深受其藝術影響。
1963年,隨河南越調劇團赴北京演出了《李天保弔孝》、《智收姜維》,分別扮演張忠實和姜維,初露鋒芒,很受田漢,馬連良,李少春,袁世海等藝術家的賞識。
1965年初,在現代戲《扒瓜園》中飾宋大伯,參加中南戲劇匯演,並赴北京參加全國現代戲匯演,同年該片拍成彩色戲曲藝術片。
1979年到1981年間,先後參加拍攝戲曲藝術片《李天保娶親》,《諸葛亮弔孝》,《智收姜維》,分別扮演張忠實,周瑜,姜維。
1982年,在新編歷史劇《明鏡記》中又成功塑造了魏徵的藝術形象。
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藝術傳承人。
2017年5月28日零時30分,何全志在周口市中心醫院因病逝世,享年82歲。
主要作品
《諸葛亮弔孝》、《李天保弔孝》、《智收姜維》、《扒瓜園》、《明鏡記》等。
演出劇目
其他劇目及扮演的角色有:《兩狼山》——楊繼業 《擂鼓戰金山》——韓世忠 《臥薪嘗膽》——勾踐
《楊門女將》——採藥老人 《舌戰群儒》——孫權 《七擒孟獲》——孟獲
《斬關羽》——關羽
現代戲:
《志願軍的未婚妻》——趙永剛
《白求恩》——白求恩 《洪湖赤衛隊》——劉闖 《紅燈記》——李玉河和鳩山
《智取威虎山》——楊子榮 《苦菜花》——王柬芝 《紅大娘》——老樂
《馬大哈找拐棍》——馬大哈 《吵鬧親家》——楊大山
藝術風格
他善於廣收博採,融會貫通,敢於探索,大膽創新,成功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