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有君

出自《戰國策·齊策四》 性質: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

出處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出自《戰國策·齊策四》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2

原文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①使②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1]

3

譯文

齊襄王派遣使者問候趙威后,還沒有打開書信,趙威后問使者:“今年收成還可以吧?百姓安樂嗎?你們大王無恙吧?”使者有點不高興,說:“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問好,您不先問我們大王狀況卻打聽年成、百姓的狀況,這有點先卑後尊吧?”趙威后回答說:“話不能這樣說。如果沒有年成,百姓憑什麼繁衍生息?如果沒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稱尊?哪裡有捨棄主要的而問次要的問題呢?[1]

4

評析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古人早已悟出了民主政治的精髓,一個國家是以人民為尊貴,而非君主、統治者為尊貴的,這是近代人民主權論在遠古的先聲。“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君主只是為人民所認可的管理者,是“人民的公僕”,中國這種傳統的民本主義思想淵源於先秦戰國,對當時的政治家和各國首腦們認識國家的實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矯正了統治者霸權主義的國家觀念,清明的領導人應該明白只有以民為貴、以民為主,才能政通人和、長治久安。

5

字詞解釋

(1)問:聘問,問候。

(2)說:通“悅”,高興。

(3)處士:未作官或不作官的士人。鍾離:複姓。

(4)食(si飼):拿食物給人吃。

(5)衣(yi意):給人衣服穿。

(6)業:使之作官而成就功業。

(7)葉陽子:齊處士。葉(she涉)陽:複姓。

(8) 北宮:複姓。嬰兒子,是其名。

(9) 徹:通“撤”。環瑱(tian):耳環和戴在耳垂上的玉。

(10) 朝:謂使之為命婦而朝見君主。

(11)王(wang旺):統治。子萬民:以萬民為子,意謂為民父母。

(12)於陵子仲:於(wu烏)陵,地名;子仲,人名。

6

相關練習

1、(1)說:通“悅”,高興。

(2)使①:使命

(3)使②:出使

(4)然:對,正確。(譯為“這樣”也通)

2、 (1)哪有捨棄根本而問末節的呢?

(2)使者不說。 譯文:使者不高興。

(3)何以有君? 譯文: 又怎么能有國君呢?

(4)歲亦無恙耶? 譯文: 年成還不錯吧?

(5)苟無歲,何以有民? 譯文: 假如沒有好的年成,靠什麼來養育人民呢?

3、文中趙威后的最後一句話連用了三個反問,強調了什麼的思想?

答: 強調了以民為本的思想。

趙威后所說的本,末分別指什麼?

答:“本”指“苟無歲,何以有民?”“末”指“苟無民,何以有君?”

從趙威后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樣的人?答:愛國愛民,有民貴君輕的進步思想,重視賢達人才,是個有見地、有遠見

洞悉政治民情,具有高度民本思想的,以民為本的人

“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中包含哪些成語,意義是什麼,形容什麼?

7詞目 舍本求末

釋 義 舍:捨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 處 《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趙惠文王死後,他的兒子孝成王年歲還小,所以就由趙惠文王的妻子趙威后代理執掌趙國的政事。齊襄王派使者出使趙國,並給趙威后送去一封信。信還沒有打開,趙威后就向齊使問道:“齊國今年的年成好嗎?民眾好嗎?齊王好嗎?”齊使不高興地說:“我是奉齊王之命出使趙國的,現在你不先問候齊王,而是先問年成和民眾,這豈不是重視卑賤而輕視尊貴嗎?”趙威后說:“你這話就不對了。假若年成不好,民眾怎么生活?假若沒有民眾,怎么會有君王?哪有像人問事而舍本問末的呢?”

“舍本而問末”後寫作“舍本求末”或“捨本逐末”來喻放棄根本,只注意抓旁枝末節。

民本思想與奴性思維

——讀《趙威后問齊使》有感

畢永彪

趙威后,是趙惠文王的老婆。惠文王死後,太子丹立,號孝成王。由於這個孝成王年幼而難當大任,所以就由太后執政。

因為當時諸侯之間,有一種相互間往來問候的禮節。也許是出於這種普通的禮節,也許是出於外交的需要,所以齊王建上台後,便派使者去問候這個鄰居。《國策·趙威后問齊使》,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這本來是一個沒有任何曲折和懸念的平常小事,而之所以被古人慎重其事地記錄下來,我估計大概就在於趙威后與齊使間那種有意思的問與答吧。

原文是:“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茍無歲,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當然,齊使的“答”,是在常理之中的。因為他的話,集中反映了一個奴才所應該有的思維模式:唯上情結。

而真正讓人敬佩的,則是威後的“問”:在她那從年景收成到百姓安危,再到君主個人的詢問次序中,便足以顯示出她那“以民為本”的政治家風範。

而更為難得的是,威後“書未發”也卻尚未打開齊王的書信之前,便先問民情。其“賢、德”之存於胸中,也是不容懷疑的。

在奴才的眼中,除了主子之外,其餘都是排在“賤”字輩中的。而正因為如此,他們才不把百姓當人看、才不拿百姓之事當回事。

以我之愚見,這大概是因為奴才大多目光短淺又人品低劣。所以才奠定了他們那“唯上情結”的心理基礎。

顯然,齊使的心胸與人品,只是一個奴才級別的,其與他的老前輩,當年出使楚國的晏子,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了。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趙威后的“問”,體現的是一種以民本意識為指導思想的治國之道;而齊使的“答”,則反映的是奴才所獨有的只有主子沒有其他的奴性思維。

因為奴才並不懂得天下是為天下人之天下,是故君主的尊榮,只有建立在民安國泰基礎上的簡單道理。

由於歷代的治國理事者們,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這種“本”與“末”的關係,所以才會有民怨的不斷產生,才會有江山的頻繁易手……。

民本思想在治國中的積極意義,不需要我來說的。但民本思想在治國中的運用,則又常常會被忽視的根本原因,肯定少不了封建官本位意識和奴性思維的作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