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紅

何世紅

何世紅 ,男,1969年11月生,甘肅民勤人。中國人民大學金融MBA。 曾擔任2005年、2006年、2009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審;CCTV《贏在中國》金融顧問。 2005年被評為“中國金融IT年度人物”,被業界公認為中國金融生態建設第一推動人。代表作有《未來西北》、《戰略西北》、《創新西北》、《超越西北》、《金融中國》等。擔任一年一度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主席、中國金融市長年會主席、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主席、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98年,在中國的西部,他的名字引人注目----我國西部大開發第一部戰略性著作誕生在他之手, 使經濟界為之震驚。同年,他以自己年輕而睿智的才華開創了我國西部經濟論壇之先河。1999年,擔任未來西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政研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2002年10月1日創辦中國金融網,同時擔任亞洲財訊董事長兼中國金融網總裁;2007年擔任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同時擔任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香港中國產業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總裁、中國註冊金融理財規劃師協會執行會長、中國金融家與企業家國際俱樂部執行主席、國際金融糾紛調解中心中國區執行主席;2008年擔任全國省級金融辦主任聯席會議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2009年1月任國際金融服務集團(UFS)董事局主席、亞洲金控(AFHG)主席;2010年10月任全球金融生態與城市合作發展組織執行主席,同年兼任保護地球行動組織主席;2011年擔任低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執行主席。

何世紅 何世紅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MBA,美國哈頓商學院金融學博士。2009年--2011年,由何世紅髮起並親自帶隊的“中國金融家與企業家七大洲問計低碳金融”大型公益活動行走了七大洲84個國家,傳播中國聲音、倡導低碳經濟、倡導低碳金融、倡導低碳生活、倡導世界和平。這一行動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被中外媒體稱為:一個中國公民給世界的低碳長征。活動結束後,德國、法國、瑞士、瑞典、義大利、比利時、葡萄牙、丹麥、冰島、希臘、南非等25個國家駐華大使分別在大使館官邸親切約見了何世紅先生,並就當前低碳經濟發展問題和項目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交流與合作。

2011年,他將中國金融業和中國銀行業的旗幟插上了南極大陸,進一步向世界傳播中國金融業快速發展的聲音,傳遞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決心,他用實際行動領跑了人類此行動的第一。

雄心在握,愛心永存,這是對何世紅的真實寫照。2010年,何世紅設立了中華老人愛心慈善基金,正式將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古城村納入基金項目,成立了“古城村老人愛心慈善基金”,為該村309位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補助金,直至為老人送終。他想以此行動來感染全國範圍內從農村走出來的優秀創業者們感恩故里、回報家鄉、關愛老人婦女和兒童,幫助農村樹立和普及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目的是希望能夠感染成千上萬的同命同運者參與此項行動,這樣既能幫助許許多多的人們尋找丟失的道德,還能夠幫助國家解決農村老人缺少關愛的社會問題。他說:這樣的模式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一旦推廣開來,我國的公民道德根基將會逐漸回歸到中華民族美德的歷史常態,公民的素質教育將會從第一台階得到改善。同時,有國家給老人的生活補助,在加上成千上萬甚至越來越多這樣行動的注入,建立中國的“幸福農村”指日可待。媒體稱:他是309位老人的兒子!

曾擔任2005年、2006年、2009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審;CCTV《贏在中國》金融顧問。2005年被評為“中國金融IT年度人物”,被業界公認為中國金融生態建設第一推動人;是產業金融、網際網路金融、能源金融、影像金融等新生代概念金融的提倡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代表作有《未來西北》、《戰略西北》、《創新西北》、《超越西北》、《金融中國》等。擔任一年一度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主席、中國金融市長年會主席、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主席、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

·2013年 第九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12年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論壇

·2012年 第八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11年 第七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10年 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

·2010年 第六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09年 啟動“‘責任中國 自然之友’中國企業家七大洲問計低碳金融”活動

·2009年 第四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

·2009年 第二屆全國省級金融辦主任聯席會議

·2009年 何世紅向國內外各大名寺贈送“傳世大藏經

·2009年 第五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08年 第三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

·2008年 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

·2008年 第一屆全國省級金融辦主任聯席會議

·2008年 第四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07年 第二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

·2007年 第三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06年 第一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

·2006年 第二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2005年 第一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

人物貢獻

中國民間勾勒的歐中合作藍圖

編者按:一個不能忽視的現實是:歐中關係雖然在雙方政府高層的推 動下進入一個新時期,但一直以來民間深層的交往相對滯後,這就呈現出 歐中合作中“上熱下冷”的尷尬局面,擺在歐中面前的就是如何搭建切 實可行的平台,讓合作的高潮在民間開花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是眼下表現無比詭異的全球經濟的真實寫照。

何世紅與法蘭克福市市長特別代表 何世紅與法蘭克福市市長特別代表

2010年,無疑是全球經濟形勢最為複雜的一年。這一年裡,世界經濟復甦風雲變幻。2008年爆發於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世界經濟嚴重失衡,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分化趨勢明顯,全球經濟再平衡步履維艱。

此時的歐中高層互訪更加頻繁,合作與共建時時提及,歐中關係在雙方高層層面步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但與此同時我們依然看到,針對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以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歐洲企業界依然存在很多的偏見和意見,但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歐中合作大勢所趨,萬眾所向。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當下,在舉步維艱的經濟復甦中,各國政府再次祭出“凱恩斯主義”,龐大的財政刺激加上“零利率”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令全球經濟陷於泡沫經濟陰霾下,沒有硝煙的全球“貨幣戰”和“匯率戰”已經兵臨一觸即發之境,人民幣因此不可避免地捲入了漩渦之中。

在這一大背景下,國際金融集團(UFS)與亞洲金控重磅推出了“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大會的主題為“歐洲和中國——世界經濟的新引擎”。國際金融集團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它想要做什麼?它承載的夢想是什麼?歷史賦予它的使命是什麼?時值“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即將召開之際,記者專訪了論壇主席——中國網際網路和金融領域的風雲人物,全球金融生態與城市合作發展組織主席、國際金融服務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世紅先生。

歐中合作需要政府和民間聯動

在何世紅看來,歐中戰略合作,僅僅停留在政府層面是遠遠不夠的, 畢竟,政府最多也只能起到引導作用, 而大量的落實工作還需要民間來完成

“歐中合作,政府已經跑出接力賽的第一棒,民間誰來接好第二棒?”對於歐中合作,何世紅擔憂中不免有些興奮,“但沒有人接,國際金融集團就是代表民間來接好第二棒”。

毫無疑問,中歐關係已經步入全新發展階段。據了解,僅2010年中歐建立的磋商對話機制已有50多個,而建交35年來中歐貿易額增長了150倍,歐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間,中歐高層保持會晤,成為中歐經貿關係不斷擴大,合作不斷深入,並推動中歐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基礎。

特別是2010年德國總理默克爾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得到高度評價,被各方譽為歐中關係中的標誌事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指出,默克爾此次訪華“具有歷史意義”。7月16日,中德發表聯合公報,將中德關係定位為“戰略夥伴關係”,設定了總理年度會晤、高層定期會晤、提升戰略對話級別的磋商機制,這也是中德建交38年來發表的第二份聯合公報。

有分析認為,溫家寶在會見默克爾時,稱默克爾這次訪華是歷史性的,預示著一個時代結束,另一個時代開啟。此次中德公布聯合公報表明,中德已經走出“政見分歧影響經貿合作、相互指責影響政治會晤”的歷史階段。中德兩國之間“戰略夥伴”的政治新定位,為中德關係發展夯實了基礎,勾勒了藍圖。

何世紅表示,從全球視野來看,中歐關係迎來了新的合作機遇。後危機時代的全球經濟秩序正在重新構建,作為世界經濟新引擎的歐洲和中國,需要進一步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開啟新篇章。

在何世紅看來,歐中戰略合作,僅僅停留在政府層面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政府最多也只能起到引導作用,而大量的落實工作還需要民間來完成。但就情況來看,民間力量還遠遠不夠。“簡單地講,許多歐洲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的落後、貧窮時代;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比較了解中國,這對中國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何世紅說。

何世紅強調,一個不能忽視的現實是:歐中關係雖然在雙方政府高層的推動下進入一個新時期,但一直以來民間深層的交往相對滯後,這就呈現出歐中合作中“上熱下冷”的尷尬局面,擺在歐中面前的就是如何搭建切實可行的平台,讓合作的高潮在民間開花!

正如歐盟商會新任主席戴傑在《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10/2011》發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的那樣:儘管在市場監管開放度及市場準入方面中國仍具有進步的空間,但中國已經更加開放,並為歐洲企業積極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我們感到,中國政府更加重視我們的意見,儘管這並不意味著“一切已經盡善盡美”。

何世紅表示,近幾年來中國和歐洲各國政府雖然進行了廣泛的多邊合作,市場準入以及相關政策的深入和改革成果已經得到歐中高層的共識,但同時也要看到,雙方的非政府組織、民間機構甚至企業的合作還沒有達到應該有的層次。中國在當前面向世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一批自己的民間國際組織來推動歐中民間合作步伐。

國際金融集團銜命而生

通過這些大手筆的合作,以民間的合作手段, 國際金融服務集團意在中歐之間“建起一座新的橋樑,努力去改 變以前歐洲對中國的一些看法和中國對歐洲的一些看法”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歐的民間交流與合作,何世紅再次推出了他的又一大手筆——組建國際金融服務集團(UFS),“目的一是為了配合中國政府的戰略;二是把中國通過民間的合作形式配合起來後推出去,更加深入地和歐洲交朋友,和歐洲合作,這是我們核心的目的。”何世紅說。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建設,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功攀登上了僅次於美國世界經濟第二的寶座。與此同時,國際上“中國威脅論”再次甚囂塵上,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成為許多國家內政的“替罪羊”。不過,何世紅認為,中國的全面發展和崛起已經讓任何國家都阻擋不了。

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和國民的日漸富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中國的企業開始走出國門。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交流正在加強,雙方的互動日益頻繁。僅就金融機構交流來看,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獲得在中國大陸開展金融服務的牌照,成功處置掉歷史包袱的中國銀行業也開始嘗試“出海”尋求更廣闊的市場。

“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就是為全球的各國政府、國際金融機構和跨國企業提供公共服務。這是它的核心內容,也是它的使命。”何世紅強調。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就是要為歐洲各個國家的政府提供雙方溝通合作的橋樑、投資的橋樑,為金融機構同樣提供系統化的服務。

何世紅透露,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已經在歐洲進行了投資,“我們登入法蘭克福,我們通過歐洲的機構,現在也辦起了歐洲的金融媒體,比如歐洲金融時報、歐洲金融雜誌、歐元雜誌、歐洲金融網已經在歐洲市場上問世”。

通過這些大手筆的合作,以民間的合作手段,國際金融服務集團意在中歐之間“建起一座新的橋樑,努力去改變以前歐洲對中國的一些看法和中國對歐洲的一些看法”。對於國際金融集團提供的服務,何世紅將其命名為“全球金融之星”,他希望,國際金融服務集團能像“歐洲之星”高速列車一樣,“可以帶領中國去往歐洲每一個城市,也讓每一個想來中國的人和企業便捷地來到中國,拉近雙方的距離。”

歐中合作正當其時

從某種意義而言,中國和歐洲或許是當今世界最趨穩固的合作夥伴。中國有著龐大的市場,而歐洲國家則有 著相對發達的服務和高技術產業

何世紅指出,中國要全面發展,就要和歐洲進行合作。

歷史上,從兩千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起,中國和歐洲就在政治、經濟、外貿等領域廣泛交流。在當今世界,歐洲獨特的聯盟體系讓它在全球獨樹一幟,也正因為此,整個歐洲比較穩定,政治比較穩定,經濟比較穩定,人文比較穩定。“中國的崛起,要想繞過美國這道坎,必須和歐洲加強合作。”何世紅說,“全面推進中歐戰略合作,把中歐關係推向別人無法取代的地位,然後讓中國的民族經濟走向世界。”

“隨著席捲全球的貨幣戰爭的到來,加強歐中之間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何世紅指出,全球性金融危機,特別是歐盟國家主權債務的爆發,特別是在歐盟各國都在削減財政赤字,經濟復甦似乎遙遙無期的前提下,中歐共同利益也在增加,中歐可加深合作的領域也在擴展,特別是在規範金融市場、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等方面,中歐有著廣泛深遠且核心的利益所在。

“其實,我們的先輩早已構築了大陸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和歐洲的這次合作將尋找到推動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多領域裂變式的重要力量,而此次論壇正是在新的時代重構‘絲綢之路’,把歐洲和中國的合作交流推向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層次。”

不僅如此,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也曾表示,中歐雙方都在20國集團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引領著全球經濟復甦。同時,歐盟鼓勵中國在“出口導向型增長”與“擴大個人消費”間保持平衡。這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也有助於減少全球失衡,促進可持續增長,因此中歐應當緊密合作。

世界經濟正處於後危機時代,世界正在加速一體化,全球經濟秩序和金融市場的監管架構也在重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際金融服務集團與歐洲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對於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和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值得何世紅感到欣慰的是,歐中之間存在廣泛的合作基礎。

何世紅分析,一是整體來看,世界和平發展中相互依存。歐洲和中國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歐中雙方都將對方看作世界格局中“不容忽視的力量”。歐中合作,有利於世界的多極化,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持續發展。

二是經濟持續發展中優勢互補。歐洲擁有資本和技術的優勢,中國擁有人力和市場的優勢。這些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歐洲和中國之間流動,使歐中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各取所需、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三是文化多樣性中共同發展。文化因為獨特而具有世界性。歐洲和中國文化的差異,為人民間的相互學習、共同發展提供了可能。文化合作的加深,不只增進了相互的理解,而且會促進經貿交流、推動世界和平健康持續發展。

歐中論壇三大亮點

參會人員高端而核心;會議召開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完全消退之際;中國和歐洲一次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對話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論壇有以下三大亮點。

據何世紅透露,首先,參會人員高端而核心,來自非常廣泛的行業和地域。此次參會的人員為歐中各個領域的精英,還有歐洲頂尖級金融機構,並有歐洲和中國最主流的媒體界精英人士,從而此次論壇就將政府、學界、金融、能源、旅遊、文化、企業界和傳媒人士集合起來,從各個行業、各個側面、各個層次、各個地域就全球目前最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正是由於參與研討的人士非常核心高端,其討論成果將更加成熟,更加有效,並將影響今後中國和歐洲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

其次,此次會議正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完全消退,經濟恢復的基礎尚未穩固,而歐洲債務危機也讓世界驚魂未定之際召開的。正是在此時,需要共同探討的話題和合作的內容非常廣泛而迫切。比如如何在金融領域實現國際合作,如何建立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在出現危機時,不同國家之間如何合作消除風險,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如何加強地方政府間的合作,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如何實現優勢互補,有哪些問題值得學術界和媒體界人士進行研究與思考等。

再次,此次中國和歐洲的對話是在中國國家實力正在進一步崛起,而歐洲經濟已開發國家在此次危機中遭遇重創的情況下召開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需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許多新型產業需要進一步的技術支援等;而西歐國家也發生一系列的困惑,比如高福利制度造成的社會問題,歐洲貨幣體系在希臘、西班牙等國債務衝擊下遇到一定的困難等。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對話,是雙方極其渴求的一次對話。

從某種意義而言,中國和歐洲或許是當今世界最趨穩固的合作夥伴。中國和歐洲領土面積相似,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都曾經有過燦爛輝煌的歷史。但同時,中國還屬於一個開發中國家,而歐洲國家則大部分都是已開發國家;中國有著龐大的市場,而歐洲國家則有著相對發達的服務和高技術產業;中國在技術和創新方面相對落後,而西歐國家在技術創新方面一般都走在世界前沿。

何世紅指出,歐洲和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文化、人民思維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同時又在共同維護世界和平、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等核心事務中相互依存。差異提供了區別,區別展現了多樣性,而多樣化讓融合更豐富多彩,使得未來更值得期待——歐洲和中國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