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筒蟲

主要分布在大洋的暖水區域:南海。 分布在太平洋暖水海域,地中海,南海。 主要分布在各大洋暖水海域,東海、南海分布廣泛。

分類

住筒蟲身體分為軀幹和尾部兩部分,分類依據一般是軀幹和尾部的大小比例及形態,口腺的有無、形態及位置,內柱的形態,鰓孔的位置,胃的大小、形態,生殖腺的形態等。

迷住筒蟲

軀幹1.0~35px,軀幹後端呈現尖三角形,身體的正中央有大容量的胃,胃在左側,腸在右側;卵巢在消化器官後,細長的精巢位於軀幹後方,卵巢的中央兩側有一對腺狀組織,尾部的肌肉較狹窄,尾端尖,靠前端有一對腺細胞。主要分布在西印度洋、北大西洋、地中海等。

阿氏住筒蟲

生殖巢占軀幹長的1/3,有極大的鰓孔,尾部脊索部分的肌肉長窄,尾端有一對腺狀組織。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東印度洋、地中海。

蟻住筒蟲

軀幹1mm,近似長方形,尾部是軀幹長的1.5倍,消化管位於軀幹正中央,胃和咽喉相連,腸部有2個大的附屬腺體,精巢近似正方形,在軀幹後端,卵巢呈現球形,口部前端有葉狀突起,突起之間有一對小突起,尾部肌肉發達,部分脊索裸露在外。主要分布在大洋的暖水區域:南海。

單胃住筒蟲

軀幹1~1.4mm,尾部最長可達2.5mm,背腹扁平,形狀細長,消化管位於體中央,胃為塊狀,腸的左右各有球狀的腺細胞,咽頭直下的內柱向背部方向彎曲,鰓孔似細長的橢圓形,卵巢呈球形,前接消化器官,後有細長的精巢,尾部的肌肉較細窄,其長度未到達尾部末端,末端脊索裸露。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暖水海域,沿岸分布廣泛:南海。

巨住筒蟲

軀幹2.1mm,尾部2.6mm,軀幹扁平細長,中部微微塌陷,食道細長,消化管呈塊狀,球形的卵巢緊接在消化管後,其後是發達的細長精巢,軀幹末端有一對尖狀突起,尾部肌肉細,末端成切入狀,分兩叉,在後部約1/3處有發達的腺細胞。分布在太平洋暖水海域,地中海,南海。

太平洋住筒蟲

成熟個體軀幹可達到1.5mm,中央部位變得較細,食道較長,胃較小,腸在胃的右側,成熟個體的卵巢呈帶狀,一邊向上彎曲,精巢通過一些膜狀物同卵巢相連,尾部肌肉很細,兩側各有3個發達的腺細胞,末端尖,兩側都有豁口,

透明住筒蟲

軀幹0.6~2.2mm,尾部稍長,背腹扁平,後端有2個明顯的大型角狀突起,食道偏左側,胃和腸左右並列,腸部沒有附屬腺,卵巢附近胃部左側,精巢自卵巢右側向後方延伸,尾部肌肉左右兩側具有2對腺細胞,尾部末端有v形切口。主要分布在各大洋暖水海域,東海、南海分布廣泛。

軟住筒蟲

軀幹1mm以內,成寬扁狀,中間部分稍細,後端有2對大的耳狀突起,消化管在軀幹的中部,微小,卵巢緊接在消化管後面,精巢細長,在正中線的位置,尾部肌肉細,後部左右2側有1對腺細胞,末端成切入狀,尾索末端不裸露。分布在世界各大洋暖水區域。

豐度分布

夏季、冬季、春季調查住筒蟲平均豐度分別為(2.62+_4.68),(0.23­+_0.52),(1.72+_5.43)
住筒蟲豐度分布有明顯的季節差異。
夏季住筒蟲分布範圍廣,在沿岸、近海和外海均出現,豐度有明顯的3個高值區:雷州半島東部、海南島東北部和海南島東南部海域
冬季分布範圍較窄,僅在海南島東部外海和東南部近海海域出現
春季住筒蟲豐度水平分布範圍比冬季有所擴大,但沒有夏季廣,從外海至沿岸豐度降低,豐度大於10個的海域位於海南島東部外海,在雷州半島東部和海南島東南部海域也存在高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