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白細胞原蟲病

住白細胞原蟲病又稱為住白細胞蟲病或住白蟲病,早由住白細胞蟲屬原蟲寄生於禽類血液和內臟器官組織細胞引起的一類疾病的總稱。雞卡氏住白細胞原蟲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以下特點:病雞雞冠蒼白,血液稀薄;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並有粟粒大小呈灰白色或稍帶黃色的小結節分布在胸肌和心肌的淺部和深部肌肉,將這些小結節挑出壓片,用姬姆薩法染色,可見到許多裂殖子散出;內臟器官腫大出血,脾可腫大1-3倍,腎、肺出血最嚴重,在腎包膜睛有凝固的大量血塊,兩肺充血。

分布危害

住白細胞原蟲屬不同的種都有較專一的宿主,其致病性和地理分布各有特點。感染雞的住白蟲屬原蟲有兩種,即卡氏住白蟲(L.caulleryi Mathis和leger,1909)和沙氏住白蟲(L.sabrezi Mathis and Leger,1910)。前者主要發生在亞洲南部和東部的雞群中,日本常有發生,中國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呈地方性流行,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也經常流行。雞的住白蟲病對雛雞和童雞危害嚴重,症狀明顯,發病率高,能引起大批死亡。沙氏住白蟲的地理分布與卡氏住白蟲基本相同,但感染雞症狀較輕微,造成危害不大。

鴨鵝的住白細胞蟲病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越南等地流行。有27種不同品種的鴨鵝發病,因此區不同感染率從20%-80%不等,小鵝感染率可達100%。蟲體的寄生造成機體,尤其是雛鴨、鵝的機體損害。雛鴨的死亡率可達35%,而雛鵝的死亡率可達100%。

火雞住白蟲病的發生地區包括美國、法國、德國和加拿大。本病在美國火雞中廣泛傳播。儘管該病病原對成年火雞致病力不強,但對雛火雞則可能是急性和致命性的,在急性斯發生突然死亡。

疾病病原

住白蟲病的病原為住白細胞原蟲屬(Leucocytozoon)的原蟲,屬於瘧原蟲科(Plasmodiidae)。在文獻中記載大約有67個有效種和43個同物異名。除了一個種寄生在巴西的蜥蜴(Teiid libard)外,其他都寄生在鳥類。家禽的病原除雞的卡氏和沙氏住白蟲外,還有引起鵝鴨住白蟲病的西式住白蟲(L.simondi Mathis和Leger,1910);火雞的住白蟲病病原史氏住白蟲(L.smithi Laveran和Lucet,1905)。

各種住白蟲屬原蟲的生活史基本相同,現以雞卡氏住白蟲為例介紹如下:

(一)裂殖生殖根據對人工感染的研究,子孢子(sporozorte)在庫蠓叮咬吸血時進入雞體,首先進入血管內皮細胞並轉化為裂殖體(schizont),感染後第9-10天,裂殖體破裂釋放出裂殖子,並隨血液轉移到其他部位,主要是肝、腎,其他器官組織如心、脾、胰腺、胸腺、肌肉、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及腦也可寄生。從血管內皮細胞釋放出的裂殖子,在上述器官組織繼續發育為成熟的裂殖體,到14-15天破裂,放出球形裂殖子。

卡氏住白蟲可在各器官組織中形成巨型裂殖體(megaloschizonts),大小為116.7×360.0μm,多成叢出現,也有單個散在。

(二)配子生殖成熟裂殖子進入血液後,即開始配子生殖。這一階段主要從成熟的裂殖子到大配子體(macrogametocyte)和小配子體(microgametocyte)。在雞體末梢血液或組織中發育成熟,宿主細胞為成熟的紅細胞、成紅細胞和白細胞。

(三)孢子生殖當庫蠓吸血時,末梢血液中的大、小配子體進入庫蠓胃內,並在胃壁迅速發育形成大小配子,大小配子結合成合子(xygote),並長成平均為221.1×6.87μm的動合子(ookinete),繼而成為含有大量子孢子的包囊。成熟的子孢子聚於庫蠓之唾液腺中,隨著叮咬進入雞血液而發生感染。

從大、小配子體進入庫蠓體內到形成有感染力的子孢子,需時約2-7天,形成子孢子的最適溫度為25℃,此溫度下2天即可完成。

流行病學

本病由媒介昆蟲傳播,所以流行與媒介昆蟲的活動密切相關。由於昆蟲的活動受氣溫的影響,故季節亦影響本病的發生。以雞卡氏住白蟲為例,它的傳播媒介為蠓類而非蚋類,在中國為庫蠓(因為如此,有的學者建議將卡氏住白蟲病定為一個新屬以區分其他以蚋為媒介的種)一般在20℃以上時,庫蠓繁殖快,活動力強,本病的流行也隨之嚴重。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本病全年都可發生。如在日本,多發生於5-10月份。中國台灣省為4-10月份,中國廣州地區為4-10月份,嚴重發病期見於4-6月份,最高峰為5月份。

卡氏住白蟲多發於3-6周齡小雞,發病嚴重,死亡率高達50%-80%。青年雞也會嚴重發病,但死亡率不高,一般在10%-30%之間,成年雞死亡率可達5%-10%。曾感染此病的雞有一定抵抗力,一般不出現臨診症狀,也不會死亡。中國的本地雞種對本病抵抗力較強,死亡率也較低。

沙氏住白蟲的傳播媒介為蚋類,其流行季節同卡氏住白蟲相似,但致病力較輕微。

西氏住白細胞蟲的傳播媒介是蚋屬的吸血昆蟲。現有報導的有Simulium venustum,S.roxtoni,S.euradminiculcem和S.rugglesi。小鵝小鴨對本病較敏感。在美國密執安州北部,最大批死亡發生在最熱的7月份。宿主血注中配子體數目在隆冬前逐漸減少,隆冬時完全消失或罕見。春天又重複出現。

史氏住白蟲病的傳播媒介包括Simulium occidentale,S.aureum,S.meridionale,S.nigroparvum和S.slossonae等一些蚋類。本病在美國的成年火雞中廣泛傳播,雛火雞感染可造成死亡,成年火雞感染後常有生產率下降等現象。本病的感染強度與局部因素如適宜媒介大批出現的時間和禽類首次感染時的年齡有關。

臨診症狀

不同的住白蟲種的致病性和臨診特徵各有其特點。雞的卡氏住白蟲病的自然潛伏期為6-10天,雛雞和小雞症狀明顯,病初高熱,食欲不振,精神沉鬱,流口涎、下痢,糞呈綠色。同時可見貧血,病雞雞冠和肉垂蒼白。有些病雞生長發育遲緩,兩肢輕癱,活動困難,病程約數日,嚴重者可死亡。嚴重感染的小雞可因出血、咯血,呼吸困難而突然死亡,耐過雞發育受阻。

沙氏住白蟲感染症狀較輕微,發病雞群一般僅有零星死亡。

西氏住白蟲感染的臨診症狀隨宿主的環境和年齡而改變。雛雞可見明顯無食慾,虛弱,精神倦怠和呼吸困難,有時在24h死亡,但大部分感染髮生在感染11-19日內。成年鴨很少呈急性經過,僅出現精神倦怠等症狀、死亡率低。

史氏住白細胞原蟲病可造成雛火雞的死亡。其臨診症狀為厭食、渴欲旺盛,精神抑鬱,嗜睡和有時肌肉運動失調,急性期可突然死亡。母火雞感染該蟲後產蛋量、蛋重和孵化率均不降,死亡率較未受感染的火雞群高。公火雞表現交配力下降。康復後的火雞血液中保存達一年以上,並常出現精神不振以及氣管濕性羅音和咳嗽。

機理病理

雞卡氏住白細胞原蟲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以下特點:病雞雞冠蒼白,血液稀薄;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並有粟粒大小呈灰白色或稍帶黃色的小結節分布在胸肌和心肌的淺部和深部肌肉,將這些小結節挑出壓片,用姬姆薩法染色,可見到許多裂殖子散出;內臟器官腫大出血,脾可腫大1-3倍,腎、肺出血最嚴重,在腎包膜睛有凝固的大量血塊,兩肺充血。

在血液形態學方面,蟲體的寄主可致血液中出現許多幼齡未成熟紅細胞,呈圓形、多染性。

雞卡氏住白蟲病的發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引起雞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蟲體在網狀內皮系統各器官組織大量繁殖、破壞各器官組織細胞,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嚴重者引起肺血管破裂,出現咯血而突然死亡;還有蟲體在配子生殖階段體積增大,大量破壞紅血球,引起貧血。但也有人認為,卡氏住白蟲病的貧血不是溶血性的,而是出血造成。

沙氏住白蟲的病理變化為卡氏住白蟲相似,但變化較輕微。

西氏住白蟲病的病變有貧血、白細胞增多、脾腫大、肝變性、腫大。病鴨的心和脾中帶有巨型裂殖體時,可見泛發性的心脾組織損傷。Koean報導了在急性感染的鴨血清中存在一種抗紅細胞因子,它既能溶解和凝集正常、未經處理的鴨紅細胞,也能溶解和凝集感染紅細胞,這種寄生產物被認為是該寄生蟲感染時紅細胞滲透性變脆和貧血的原因。

史氏住白蟲病變包括肺、小腸、肝、脾腫大。Johnson等報導過由於大量蟲體堵塞循環系統引起死亡的情況。

住白細胞原蟲病相關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