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期主題報導“最成都——漫談城市居住文化傳承”由《住區》和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聯合主辦。休閒而巴適,早已是成都的代名詞。然而,巴適成都真的可以在巴適了數百年之後,還永遠巴適下去嗎?“5.12”特大地震瞬間讓成都從享樂天堂跌入恐慌地獄,之後,在餘震不斷中,巴適的成都人有點動搖了。
不過,今天看來,這些都不算真正的挑戰。真正的挑戰來自成都城市本身。
如今成都的宏偉藍圖與城市面貌,已經令很多老成都人感到了變化的衝擊。
代表速度與效率的捷運正在成都南北、東西軸線上劃十字,它們一旦完工,成都的時間概念將比現在深刻很多;正在崛起的南部城區以國際化的都市面貌向老城區宣示著“什麼是新的,什麼叫檔次”;那旁顧無他、無所畏懼的“大手筆”喝茶氣勢已經被限制在一些特定的區域,變得陽春白雪了很多:作為老成都今日名片的寬窄巷子,市井味已經淡化,現代與時尚成為這裡的主要氣息,述說著城市改造中資本推動歷史前進的不可逆轉的步伐。
如果成都失去了它最具有特質的草根性,還是不是成都?也許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正如我們在成都深入調研後產生的:“成都——不依託城市公共空間的逸樂生活”。精神空間與物質空間的錯位,折射出地域城市邁向國際都市的矛盾,但同時也是城市傳統文化生命力的體現,這正是“時過境未遷”,人們心目中“最成都”的根本。
本期“海外視野”欄目詳盡介紹了西班牙的社會住宅政策及實踐。中國與西班牙在住宅政策上非常相似。比如都傾斜於私有化的住房政策。從1949年以來,中國的住房政策一直在尋找一種惟一的、最佳的住房保有權形式。也許,未來中國住房問題的答案並不在於找到某種惟一正確的住房形式,而是在住房政策的制定中採取一種住宅保有權中立的立場,使得私人租賃住房、政府住房、市場化私有住房、甚至合作社住房等不同的住房保有權形式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其保有權獲得法律的保障,從而為社會各個階層提供多樣性的住房解決途徑。
本期新推出的“地理建築”欄目,從地理學的視角,思維和方法來研究建築現象和建構過程,為讀者打開一面新視覺。變化中的《住區》還期盼您的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