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公主[希臘國王喬治二世之妻]

伊莉莎白公主[希臘國王喬治二世之妻]

羅馬尼亞的伊莉莎白公主(全名:伊莉莎白·夏洛特·約瑟芬·亞歷山德拉·維多利亞;Elisabetha Charlotte Josephine Alexandra Victoria ;1894年10月12日-1956年11月14日 )是1922年至1924年期間的希臘王后 。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瑪麗王儲妃和她的兩個孩子:卡羅爾和伊莉莎白,1895年 瑪麗王儲妃和她的兩個孩子:卡羅爾和伊莉莎白,1895年

1894年10月12日,伊莉莎白公主在位於錫納亞的派勒斯城堡內出生 。她是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 ,愛丁堡的瑪麗公主的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女兒 。公主的名字是以她的伯祖母 ,出生後不久就被其父母拋棄的維德的伊莉莎白公主的名字命名的 。她的家人們則親切地稱呼她為“麗薩貝薩(Lisabetha)”或“麗齊(Lizzy)” 。伊莉莎白和她的哥哥卡羅爾王子(後來的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一起由他們的伯祖父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和伯祖母伊莉莎白王后撫養長大 。伊莉莎白待人冷淡,性情多變,在社交場合經常受到他人的孤立 。她的母親認為她過於“庸俗”,然而,也有人認為伊莉莎白是一個古典美人 。

婚姻

•訂婚

伊莉莎白和母親,1907年 伊莉莎白和母親,1907年

從1911年開始,由於希臘和羅馬尼亞之間地緣政治的因素 ,伊莉莎白公主第一次見到了她的第二代表哥,當時希臘王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希臘的喬治王子(後來的希臘國王喬治二世) 。在巴爾幹戰爭期間,希臘和羅馬尼亞是同盟軍 。戰爭結束後,喬治便向伊莉莎白求婚 。但伊莉莎白在她的伯祖母的建議下拒絕了王子的求愛 ,她還曾說,王子的身材過於瘦小,行為舉止也過於英國化 。在這種情況下,她甚至還輕蔑的說道 :“上帝創造了王子卻忘記了完成創造 。”

瑪麗王后和她的兩個女兒伊莉莎白和瑪麗亞在巴黎,1919年 瑪麗王后和她的兩個女兒伊莉莎白和瑪麗亞在巴黎,1919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伊莉莎白積極地幫助傷兵 。她每天都前往醫院看望傷員,為他們分發香菸並給予他們安慰話語 。1919年 ,伊莉莎白和她的妹妹瑪麗亞公主和伊利安娜公主一起陪同她們的母親瑪麗王后前往巴黎參加巴黎和會 。斐迪南一世希望妻子在身處巴黎期間能夠為他們的女兒們尋找到合適的夫婿 ,特別是為已經年滿25歲的伊莉莎白 。在法國待了幾個月後,王后和她的女兒們決定在1920年初返回羅馬尼亞 。在回國途中,她們在瑞士做了短暫的停留 ,在此期間,她們見到了自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因一戰被廢黜後被迫流亡瑞士的希臘王室成員 。伊莉莎白再次見到了已經成為希臘王儲的喬治王子,喬治也再次向伊莉莎白求婚 。這次,越來越意識到自身缺陷(她的母親認為她過於肥胖並且智力平庸 )的伊莉莎白沒有拒絕喬治的求愛 ,而是決定接受求婚 。然而,當時喬治的未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的父親被廢黜 ,取而代之的卻是他的弟弟亞歷山大一世 ,喬治被禁止在他的國家內停留 ,他身無分文沒有任何地位 。

儘管如此,伊莉莎白和喬治的父母都對兩人的婚約感到滿意 。瑪麗王后對終於為她的長女找到了丈夫感到十分興奮 ,她立馬邀請王子前往布加勒斯特以便能夠公開宣布兩人訂婚 。喬治同意了瑪麗的建議 ,但就在他抵達羅馬尼亞後不久 ,他便得到了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意外死亡和希臘在國王去世後隨即爆發了政治動亂的訊息 。

•婚禮

喬治和伊莉莎白,1921年 喬治和伊莉莎白,1921年

1920年12月5日 ,希臘舉行了全民公投 ,約99%的選民支持已被廢黜的君主康斯坦丁一世重登王位 ,希臘王室成員也重新回國 。12月19日,康斯坦丁一世夫婦和喬治王儲返回雅典 。他們的返回受到了希臘民眾地熱烈歡迎 ,無數的民眾涌到首都的街道上 ,將國王和王位繼承人團團包圍 。他們一到達王國,便在宮殿的陽台上反覆出現 ,向為他們歡呼雀躍的民眾致意 。

幾周之後,喬治便返回羅馬尼亞與伊莉莎白結婚 。1921年2月27日 ,喬治和伊莉莎白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不久之後,伊莉莎白的哥哥卡羅爾王儲也與喬治的妹妹海倫公主結了婚 。

希臘儲妃

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

在希臘,伊莉莎白很難融入到王室家庭的生活中 。她與婆婆索菲公主之間的關係極為尷尬 ,而其內斂的性格也極易被他人誤解為傲慢自大 。由於伊莉莎白還沒有完全掌握希臘語 ,因此,每當她的姻親們在她面前說希臘語時,她都會有流離失所之感 。只有國王康斯坦丁一世和他的妹妹,瑪麗亞·喬治耶芙娜受到了伊莉莎白的青睞 。事實上,即使是天性害羞但卻渴望能與妻子更加如膠似漆的王儲也對伊莉莎白感到失望 。

伊莉莎白對不能擁有自己獨立的居所感到十分後悔,她不得不經常與她的姻親們同住 。伊莉莎白花了丈夫的部分積蓄重新裝修了他們的居所 。除此之外,由於伊莉莎白的家人延遲支付了她的嫁妝和津貼 ,以至於離開羅馬尼亞的伊莉莎白因投資和財產管理不當很快便身無分文 。

伊莉莎白還面對著棘手的政治局勢 。由於希土戰爭,她很快便明白了自己在這個新國家內的活動空間極度有限 。然而,她依舊建立了紅十字會 ,幫助了眾多來自安納托利亞的傷員 。王儲妃也利用業餘時間練習園藝和繪畫 。她還為一本由比利時作家埃米爾·維爾哈倫創作的詩集繪製了插圖 。

伊莉莎白對她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感到十分失望 ,她開始嫉妒嫁給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的妹妹瑪麗亞公主和她哥哥卡羅爾王儲的妻子海倫公主 。伴隨著戰爭和革命,希臘王室家庭的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 ,喬治王儲收到的津貼已經不足以支持她買她想要的衣服和首飾 。

隨著戰爭已經處於緊張狀態,王儲和伊莉莎白之間的關係也因他們不能為希臘王國誕下一位繼承人而蒙上了陰影 。其實,伊莉莎白在結婚幾個月後便懷上了身孕 ,但卻在訪問士麥那期間不幸流產 。不過,在約翰·溫布爾斯所著的有關伊莉莎白的傳記中並未提及這次懷孕和流產的經過 。而像麥可·達洛一樣的其他作家則對此事有著不同尋常的看法 。根據他們的說法 ,王儲妃是在與一位名為弗蘭克·拉蒂根的英國外交官私通後才懷的孕 ,而王儲妃的流產只不過是他們為了防止私生子的出生而對其進行墮胎的掩飾 。深受流產影響的伊莉莎白接連患上了傷寒和胸膜炎 ,她的情緒也變得更加萎靡不振 。伊莉莎白為了尋求安慰便前往布加勒斯特與家人們一同居住 ,但是,無論她的母親和丈夫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她的健康和婚姻都未能從喪子之痛中完全恢復 。

登基為後

隨著希臘在希土戰爭中的徹底失敗 ,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被迫退位 。1922年9月27日,喬治登上了希臘王位 ,而伊莉莎白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希臘王后 。然而,新的統治者手中並沒有實權 。

儘管處境艱難,伊莉莎白也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為了安置從安納托利亞湧入雅典的大量難民,王后在雅典的郊區搭建了棚屋 。為了讓棚屋搭建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伊莉莎白動員她的家人並讓她的母親提供了用於搭建棚屋的木材和其他材料 。然而,伊莉莎白也對充斥著希臘的革命氛圍感到越來越難以應對 。她對喬治二世的愛已經結束了 ,在寫給母親的信中也顯露出了她對未來的無盡擔憂 。從她的信件中也可以看出,她不願生育子女 。

1923年10月,隨著一場企圖推翻君主制的軍事政變失敗後 ,國王夫婦的處境變得更加危險 。1923年12月19日 ,希臘國王喬治二世和伊莉莎白被迫流亡海外 。他們與保羅王子(後來的希臘國王保羅一世)一起前往羅馬尼亞 ,1924年3月25日,他們目睹了希臘第二共和國的成立 。

流亡生涯

•返回祖國

喬治、伊莉莎白和其他羅馬尼亞王室成員,1930年 喬治、伊莉莎白和其他羅馬尼亞王室成員,1930年

來到羅馬尼亞後,伊莉莎白和喬治二世一開始定居在位於布加勒斯特的科特切尼宮內 。幾周之後,這對夫婦又搬到了位於勝利大道的一棟別墅內居住 。夫婦兩人是羅馬尼亞國王的常客 ,他們經常參加羅馬尼亞的宮廷儀式 。儘管流亡在布加勒斯特的喬治二世受到了岳母的熱情款待 ,但他依舊感到漫無目的並且十分厭倦羅馬尼亞宮廷內的生活 。

與她的丈夫不同,伊莉莎白對自己能夠返回羅馬尼亞感到十分興奮 。縱然她與母親在文學方面的合作十分成功,但她與母親之間依舊會爆發矛盾 。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 ,伊莉莎白為母親的最後一部作品《我愛的這個國家(The Country That I Love )》繪製了插畫 。但是,由於嫉妒羅馬尼亞王儲妃海倫(羅馬尼亞王儲卡羅爾的妻子,希臘國王喬治二世的妹妹 )的伊莉莎白對她的嫂子依舊反感 ,因此,她與海倫之間的關係依舊複雜 。

隨著流亡的屈辱、財政的困難和無子的寂寞持續加劇,喬治二世與伊莉莎白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 。伊莉莎白與幾個已婚男人之間開始了一系列的婚外情 。當她前往貝爾格勒看望她生病的妹妹瑪麗亞公主時 ,她甚至還與她的妹夫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調情 。後來,她與她丈夫的銀行家,一個名為亞歷山德魯·斯卡瓦尼的希臘裔羅馬尼亞人有染 。為了掩蓋兩人的醜聞,亞歷山德魯·斯卡瓦尼還被任命為伊莉莎白的管家 。然而,伊莉莎白並不是唯一一個需要對這場失敗的婚姻負責的人 。這些年來,喬治二世也很少花時間與妻子相處 ,他漸漸地前往英國定居 ,並與其他女人發生了婚外情 。

1935年5月,伊莉莎白從一位希臘外交官那聽說 ,希臘第二共和國已經處於瀕臨崩潰的邊緣 ,在希臘恢復君主制迫在眉睫 。伊莉莎白被這個訊息嚇壞了 ,隨後,流亡在外的希臘王后便在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提出了離婚訴訟 。直到1935年7月6日 ,受到“遺棄家庭”指控的喬治二世才得知了自己的婚姻已經被布加勒斯特法院宣布解除 。

•野心顯現

伊莉莎白參加妹妹伊利安娜公主的婚禮,1931年7月26日 伊莉莎白參加妹妹伊利安娜公主的婚禮,1931年7月26日

1927年,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去世 ,羅馬尼亞進入了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 。卡羅爾王儲為了能夠與他的情婦瑪格達·盧佩斯庫生活在一起而放棄了王位的繼承權 ,他的兒子隨即登上了王位成為了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 。然而,依舊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卡羅爾繼位 ,他們最終在1930年設法幫卡羅爾成功奪回了王位 。伊莉莎白與哥哥卡羅爾的關係十分密切 ,她積極支持他重返羅馬尼亞 。在卡羅爾流亡海外期間 ,伊莉莎白設法讓他每天都能了解國內的政治局勢 。

卡羅爾二世登上王位後,除了對在王室成員中唯一一個接受他情婦的伊莉莎白依舊信任以外 ,他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都十分惡劣 。由於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筆遺產 ,再加上她情夫銀行家亞歷山德魯·斯卡瓦尼的財政建議以及與哥哥卡羅爾二世的良好關係 ,伊莉莎白在羅馬尼亞過著富足的生活 。1935年3月 ,伊莉莎白獲得了與南斯拉夫邊境接壤的班洛克的大片領土 ,一棟位於錫納亞的公館 和一棟位於布加勒斯特基賽蕾夫大道上的名為“伊莉莎白宮”的義大利風格的高雅別墅 。

隨著伊莉莎白的母親瑪麗公主於1938年去世以及卡羅爾二世於1940年被廢黜 ,伊莉莎白便扮演著羅馬尼亞第一夫人的角色 。伊莉莎白雄心勃勃,她從未後悔自己貫徹哥哥的政策 ,她甚至對其他王室成員專橫殘暴 。在米哈伊一世重回王位以及揚·安東內斯庫的獨裁政權建立後 ,伊莉莎白退出了政治舞台 。然而,從1944年起 ,她與羅馬尼亞共產黨保持聯繫並且公開反對她的侄子 ,以至於米哈伊一世直到現在都認為她是個間諜 。1947年初 ,伊莉莎白在她位於班洛克的領地里受到了約瑟普·布羅茲·狄托的接待 ,他廢黜了她的外甥 ,年輕的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 。通過她的情夫亞歷山德魯·斯卡瓦尼 ,伊莉莎白還為反對她前夫的弟弟,希臘國王保羅一世的游擊隊提供資金支持 。然而,在羅馬尼亞王室成員中 ,伊莉莎白並不是唯一一個與共產黨有密切聯繫的人 。她的妹妹伊利安娜公主也希望將自己的長子 ,奧地利的史蒂芬大公推上王位 。

晚年生活

儘管伊莉莎白與羅馬尼亞共產黨關係密切 ,但當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47年12月30日成立後 ,她也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新政權給了她三天的時間收拾東西 ,伊莉莎白宮也被洗劫一空 。然而,在她流亡之前 ,伊莉莎白還在班洛克燒毀了自己的檔案 。1948年1月12日 ,伊莉莎白和妹妹伊利安娜一起乘坐由共產黨提供的特殊專列離開了羅馬尼亞 。斯卡瓦尼一家陪伴著伊莉莎白 ,但兩位公主在被驅逐出境後都失去了財產 。

伊莉莎白一開始在蘇黎世定居 ,後來又居住在坎城的別墅內 。她在法國認識了一位名為馬克·法夫拉的英俊青年 。伊莉莎白與他陷入了愛河 ,她請求她的堂親霍亨索倫親王弗里德里克給他一個頭銜 ,但親王拒絕了 。

1956年11月14日 ,伊莉莎白在家中去世 。公主的遺體後來被轉移到位於錫格馬林根赫丁格教堂的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墓穴中 。

伊莉莎白作為羅馬尼亞公主的王室花押字 伊莉莎白作為羅馬尼亞公主的王室花押字
伊莉莎白作為希臘王后的紋章 伊莉莎白作為希臘王后的紋章
伊莉莎白作為希臘王后的王室花押字 伊莉莎白作為希臘王后的王室花押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