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紐·斯圖沃德

伊曼紐·斯圖沃德

伊曼紐·斯圖沃德是一位美國著名拳擊教練,入選了國際拳擊名人堂,擔任HBO場外分析員。他曾培養或指導了托馬斯·赫恩斯、倫諾克斯·劉易斯、霍利菲爾德等一大批世界頂尖的拳擊選手。他曾被譽為20世紀後20年中最傑出的教練員兼經紀人。

基本信息

成長經歷

伊曼紐·斯圖沃德 伊曼紐·斯圖沃德

1944年,斯圖爾特出生在西維吉尼亞的一個普通黑人家庭。父親曼努爾·斯圖爾特是一位煤礦工人,同時也是一個技術不錯的業餘拳手。當時,曼努爾經常組織一些拳擊愛好者進行非正式的表演賽。小艾曼紐爾·斯圖爾特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迷上了這項男人的運動。

艾曼紐爾8歲那年,父親的朋友送給他一對拳擊手套作為生日禮物。此後,他正式開始跟隨父親學習拳擊。11歲時他已經是當地最有名氣的拳童了,擊敗年長自己三四歲的少年拳手已經是家常便飯。然而,就在他的拳技日趨成熟的時候,父母之間的婚變導致他不得不暫時中斷了拳擊之路。斯圖爾特及兩個妹妹——戴安妮和萊文——被法院判決由母親凱薩琳撫養。很快他們就遷居底特律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初到底特律,凱薩琳進入一家條件很差的小工廠工作,她的薪水根本無法同時供三個孩子讀書。斯圖爾特是家裡最大的孩子,他十分理解母親的辛酸。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毅然挑起了與他的年齡並不相符的生活重擔,採取半工半讀的方式,打零工賺錢貼補家用。

學校放假的時候,斯圖爾特就跟著鄰居一位差不多有70歲的老園藝師去學習裁種花樹和修剪草坪。後來,他漸漸地有了幾位固定的主顧,每到月末,他便成為一個專業的園丁。這在當時是一筆很穩定的收入。

這樣,搬到底特律的第二年,斯圖爾特一家的生活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時候,斯圖爾特重新拿起拳套,到一座名為C.Y.O.的體育館參加訓練。由於基礎紮實,他很快就在少年組裡脫穎而出,被教練特許與成年年拳手一起訓練。於是,他很快成為體育館裡有名的“超級小弟”,不但每天繼續向成年拳手學習各種新技術,而且成了少年組的“助教”。

1958年,C.Y.O.倒閉。斯圖爾特通過朋友的介紹,進入曾經培養過喬·路易斯和埃迪·富奇等拳擊名人的“拳擊之家”——布魯斯特娛樂中心——繼續進行訓練。

在布魯斯特他跟隨經驗豐富的吉米·梅蘭德和福斯特·特里斯一起訓練。從他們那裡學到了許多比較高深的技戰術理論。但是沒過多久,這些業餘拳擊理論,便不能再滿足斯圖爾特希望進行職業拳擊訓練的願望。於是,1960年晚些時候,斯圖爾特轉到拉斯基娛樂中心,接受著名教練比爾·奧布萊恩的指導。經過幾個月的刻苦訓練之後,斯圖爾特把自己積累多年的業餘拳擊經驗與奧布萊恩傳授的職業拳擊技巧相融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61年,他輕鬆贏得底特律地區的“金手套”頭銜。

1962年,斯圖爾特首次代表底特律地區參加了芝加哥全國“金手套”冠軍賽(美國最權威的業餘拳賽)。在芝加哥的一個星期時間裡,他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品嘗到了業餘拳擊生涯中第一次失敗的苦澀滋味。回到底特律後,他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他意識到自己可以讓生活更精彩、更完美。

同年,他完成了中學課程的學習,在一個叫科爾曼的政治活動家幫助下,進入一家汽車配件廠工作。斯圖爾特少年時代曾經長期受僱於科爾曼,做他家花園的兼職園丁。在汽車配件廠上班的工余時間,斯圖爾特繼續訓練,並指教弟弟埃爾伯和他的小夥伴們練拳。這似乎可以算是斯圖爾特教練生涯的開始。

1963年,聰明而有主見的斯圖爾特再次光臨芝加哥,在連續獲得4場勝利之後,最終擊敗了來自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的弗蘭克·格拉沃,奪得最輕量級“金手套”全國冠軍頭銜。

底特律的其他拳手也有不俗表現,幾乎所有人都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因此,他們贏得了一項團體榮譽,被授予“金手套第一隊”稱號。當然,最大的榮耀還是屬於斯圖爾特,因為他是那一年底特律代表隊唯一的一個“金手套”冠軍。

第二年,斯圖爾特和其他三名拳手加盟“小艾爾伯特俱樂部”,為該俱樂部贏得4項底特律地區“金手套”冠軍。同年晚些時候,底特律代表隊再赴芝加哥,又一次榮膺“金手套第一隊”稱號。

1964年底,由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職業拳擊經紀人,斯圖爾特只好暫時放棄了進入職業拳壇的打算,與相處多年的女友瑪麗亞結婚,並暫時停止訓練,進入底特律“愛迪生公司”當了一名建築工人。

1966年,斯圖爾特成為工地的電工。不久,又升職為公司某部門的監工。他的薪水也一漲再漲,使他成為藍領階層中的“有產階級”。

從1966年到1969年這段時間裡,斯圖爾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白天勤勤懇懇地工作,晚上去“亨利·福特工程學院”學習電氣工程專業課程。周末的業餘時間,則幾乎全部是在卡拉OK廳和迪斯科舞廳里度過的。拳擊在他的生活中越來越淡。

執教生涯

伊曼紐·斯圖沃德 伊曼紐·斯圖沃德

1969年夏天,斯圖爾特的同母弟弟詹姆斯·斯圖爾特,從西維吉尼亞來到底特律,與斯圖爾特一家一起生活。15歲的詹姆斯酷愛拳擊運動。在他的強烈懇求下,斯圖爾特重新拿起了拳擊手套。

當時,詹姆斯常去一個叫克倫克的俱樂部練拳。它的名稱是為了紀念一位叫作詹姆斯·F·克倫克的政客而確定的。因為離住所很近,斯圖爾特幾乎每天都可以與弟弟一同訓練。在他的精心指導下,詹姆斯很快成為克倫克俱樂部里出類拔萃的拳手。5個月後,詹姆斯獲得底特律地區“金手套”頭銜。從那以後斯圖爾特受聘於克倫克俱樂部做兼職教練,周薪35美元。

1971年,斯圖爾特指導的6名拳手,在底特律地區“金手套”比賽中保持21場全勝,一舉囊括6項冠軍頭銜。當時的冠軍隊成員包括威爾遜·貝爾、詹姆斯·斯托克斯、羅伯特·詹森、狄斯曼·斯圖爾特、傑里·克魯克、路易斯·赫爾蘭德和詹姆斯·斯圖爾特。

這次大獲全勝,使斯圖爾特一夜之間成為底特律名人,克倫克拳擊隊,也成為底特律拳擊界的驕傲。

1971年夏末,斯圖爾特的拳手大部分應徵入伍。閒下來以後,他開始把晚上的時間用在總結經驗和鑽研拳理上。那時只有一個名叫伯納德·梅斯的10歲男孩與斯圖爾特一起研習理論,進行實戰演練。梅斯後來成為A.A.U(初級奧林匹克)冠軍,被眾多拳壇人士一致認為是斯圖爾特最出色的弟子之一。

翌年,斯圖爾特成立了“艾曼紐爾未來冠軍隊”,組織隊員每月定期舉辦業餘拳擊表演賽。克倫克拳擊隊的名聲,開始遠播美國東部,到克倫克訓練的拳手也越來越多。當時的隊員中,最著名的是後來成為克倫克第15位世界拳王的多恩·托馬斯。這一年的夏初,斯圖爾特放棄了愛迪生公司薪金優厚的監工職務,全身心投入到教練工作中來。

整個70年代,克倫克成為了業餘拳擊手的溫床。斯圖爾特培養了許多國家級的選手,他最終將他在拳擊上的愛好轉化成了培養職業冠軍選手的成功。

1980年3月,Hilmer Kenty在世界拳擊協會輕量級比賽中擊敗對手,成為斯圖爾特培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斯圖爾特最著名的弟子是托馬斯·赫恩斯,他從輕量級拳擊轉到次中量級後表現不凡,擊潰了許多有名拳手,成為當時最成功最著名的拳擊手之一。

商業成就

在職業拳擊界,斯圖爾特有“多面手”之稱。他的演講才能稍遜於唐金,經營才幹僅次於阿魯姆。克倫克俱樂部後來成為斯圖爾特的財產。他從當年一個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冰淇淋的小販,到成為拳壇巨擘,僅僅用了十幾年時間。他的教練水平,在今天的職業拳壇上可能無人堪與比肩。

20世紀80年代,斯圖爾特是唯一兩次被美國拳擊專欄作家協會評選為“年度最佳經濟人”的拳壇人士。他還是80年代唯一三度榮膺“最佳教練員”稱號的頂級教頭。到了90年代,斯圖爾特的拳擊事業更加如日中天,被眾多鐵桿拳迷視作同唐金和阿魯姆齊頭並進的“三巨頭”之一。

1996年,斯圖爾特以教練員、經紀人、推廣人等多重身份入選“國際拳擊名人堂”。以同樣身份入選的勞·杜瓦,入選時間比斯圖爾特晚了兩年,而他的年齡則整整比後者大了22歲。由此足見斯圖爾特成就之高。

培養拳手名單

長期培養的弟子名單

Leeonzer Barber

Jesse Benavides

Gaby Canizales

Thomas Hearns

Hilmer Kenty

Wladimir Klitschko

Lennox Lewis

Gerald McClellan

Milton McCrory

Michael Moorer

Jimmy Paul

Duane Thomas

Tony Tucker

Anthony Jones

短期負責的弟子名單

Henry Akinwande

Dennis Andries

Mark Breland

David Braxton

Julio Cesar Chavez

Kermit Cintron

Oscar De La Hoya

Jeff Fenech

Miguel Angel Gonzalez

Naseem Hamed

Vivian Harris

Lindell Holmes

Evander Holyfield (for 2nd Bowe fight)

Vitali Klitschko

Andy Lee

Oliver McCall (for 1st Lewis fight)

Mike McCallum

Eddie Mustafa Muhammad

Welcome Ncita

Aaron Pryor

Graciano Rocchigiani

Leon Spinks

Jermain Taylor

Vincent Boulwar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