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前,任鐵匠村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全村只有150人,除3戶富農外,其餘全是出身貧苦的農民,他們同無數成千上萬的受苦人一樣經受了生活百般磨難,終年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本村地處鹽鹼地帶。 全村所有土地245畝,其中有85%以上的土地是鹽鹼地,土質差,農業收入微薄,況且全村近一半的土地霸占在富農手中,絕大部分農民耕種著貧瘠而極少的土地,加之封建落後的小農經濟的束縛及原始落後的耕作方法,以致農業生產得不到發展。因而他們辛苦一年,等待他們的不是豐收的喜悅而是無邊的飢餓和失望。為了維持生計,大多數農民在耕田之餘靠祖輩傳下來的打鐵手藝而支撐生活,也有少數人遠走他鄉充當華工,為了生存,他們飽嘗了生活的各種辛酸,苦苦地掙扎著,直到1949年全村年畝產糧食(含雜糧) 為100斤,畝產皮棉12斤,全年國民生產總值僅1000元,人均純收入只有20元。建國後, 任鐵匠村在黨的領導下從1954年開始創辦了互助組,參加農戶8個,1955年創辦“永增”初級社時,入社農戶增到10個,1956年高級社後,全村農戶均已加入。此時農業生產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合作化運動使廣大農民走上了集體化道路,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與此同時,村領導幹部積極發動廣大農民新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使原有的245畝土地增加到304畝),為此全村糧棉產量有了明顯提高, 1956年畝產糧食達150斤,畝產皮棉達30斤,全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萬元(含副業) ,工值0.18元,人均純收入為25元。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業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 糧棉產量明顯下降,到1960年全年畝產糧食僅110斤,畝產皮棉20斤,年國民生產總值下降為5000元(含副業) ,工值為0.15元,人均純收入為18元。 1962年中共中央及時地調整了農業政策,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小隊,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穩步發展。 1965年全年畝產糧食達到180斤,畝產皮棉達到30斤,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萬元(含副業),工值0.6元,人均純收入達到45元。
相關詞條
-
鐵匠
鐵匠,讀音tiějiang,英文名blacksmith;ironsmith;ironworker 打鐵或鍛造鐵器的工匠。鐵匠也是一門古老的職業,他們以鐵...
基本信息 遊戲玩法 鐵匠會 籃球 遊戲怪物 -
李芳書[海南鐵匠村花梨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兼書記助理]
李芳書,男,1972年12月出生,黨員,1997年畢業於國立華僑大學,現任海口經濟學院講師職務,任涉外經濟學院商務英語教研室主任。 善於在教學中總結經驗...
-
鐵匠莊村
鐵匠莊村位於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辛中驛鎮西偏北4公里處。東距勝利路(津保路至辛惠路)1. 5公里,西距青惠路(青塔至惠伯口)1公里,該村土地肥沃,水資源豐...
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辛中驛鎮鐵匠莊村 -
任戰敏
任戰敏,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律師、合伙人。
個人簡介 擅長領域 社會活動 著作 人物觀點 -
史村[河北省定州市東旺鎮史村]
史村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區正東四十華里,屬定州市東旺鎮人民政府管轄。建村於明初永樂年間,至今歷史已愈六百年,具有獨特的歷史風貌及風俗習慣。是河北省中部平原...
史村位置 史村歷史 現狀及其他 民風節日民俗 方言 -
任長虹
男,漢族,1957年12月出生於任鐵匠村的一個貧農家庭,自幼勤奮好學,樂於助人。 1974年6月高中畢業,後回村從事農業勞動。 1974年12月光榮地加...
-
西原村
原籍西莊鎮東王村,1989年遷入西原村,始祖胡來福。 原籍河南孟津縣,1946年遷入西原村,始祖鐵匠雷天生。 原籍盤龍鄉曹家山,1962年遷入西原村,始祖衛文高。
概況 自然景觀 村名由來 現有50多個姓氏 -
范蠡村
范蠡村為春秋越國大夫范蠡的故里,即史書上所謂的“楚宛三戶”。春秋時期的宛城為著名的冶鐵中心,也是楚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和大商人。字...
范蠡與范蠡村 范蠡村的由來 范蠡村里尋范蠡 歷代名人尋訪范蠡故里 碩果是累累的 -
石老人村
石老人村,位於青島市東部、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北依溫石山和大佛山,南臨黃海,西與王家村相鄰,東與沙子口街道的姜哥莊村接壤,隸屬青島嶗山區中韓街道辦事...
基本概況 傳說 大事記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