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978畝(其中:田1112畝,地2866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糧食、生薑等作物;擁有林地10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畝,主要種植板栗、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78畝;草地2940畝;荒山荒地2526畝,其他面積16922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第一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板栗、乾酸菜、布依花米飯等特色產業,計畫以後將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1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56萬元,占總收入的31%;畜牧業收入9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786頭,肉牛219頭,肉羊421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670萬元,占總收入的39%;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0.3%。農民人均純收入3887元,農民收入以第一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2人(占勞動力的15%),在省內務工245人,到省外務工77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委會已基本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99戶通自來水,有264戶飲用井水,有539戶還在飲用河水(占農戶總數的53.7%)。通電1003戶,擁有電視機農戶7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85戶(分別占總數的79%和48%)。該村到鎮上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農用運輸車16輛,拖拉機11輛,機車6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43畝,有效灌溉率為4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4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0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7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03戶,共鄉村人口3927人,其中男性2020人,女性1882人。其中農業人口3879人,勞動力191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9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09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7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720個(勞均50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87.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 交通不便,導致本地的區位優勢和自然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2. 人畜飲水困難,全村委會1002戶中,539戶村民飲用的仍是河水,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 3. 農田水利設施差,嚴重影響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繼續鞏固已初見成效的經濟作物、林果種植、畜禽養殖並逐步擴大規模,積極爭取各方面力量改善道路交通問題,以充分發揮以洪村委會毗鄰國家4A級景區—九龍瀑布風景區的區位優勢,從而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