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令狐熙:字長熙,隋朝耀州人,令狐整之子。性情端重,雖在私室,終日儼然,凡所交給,必一時名士。涉群書,尤明《三禮》。北周時被任為吏部上士,後轉夏官府都上士。位至吏部中大夫、儀同大將軍。入隋任鴻臚少卿。有子令狐德棻。人物生平
令狐熙,名門望族之後,北周封疆大吏令狐整的兒子。這位老兄自小不苟言笑、做事嚴肅認真,即使是一個人在家裡,也是正襟危坐、嚴以律己;就憑這一點,就讓我們汗顏。而且不喜歡隨意結交朋友,對朋友的選擇也是極其嚴格,他看不上眼的,即使是皇親國戚也白搭;他看上眼的,即使窮的叮噹響,也照交不誤。這就是他的性格,如果你很討厭他,這不能怪你,這種人的確不受待見。但你必須得承認,任何社會都缺乏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是真正能踏實做事、堅持原則的人。這位老兄還是個多方面發展的全才,不僅博覽群書、善於騎射、文武皆能,而且還懂音律,經常搞搞音樂創作。所以,令狐熙雖然朋友少,卻並不孤單,因為他有這些興趣愛好。
初入官場
長大後,由於其獨特的性格和顯赫的家族背景,令狐熙的名聲還是相當大的,因此他很快就找到了令人羨慕的工作。在任上,他盡職盡責、忠實本分,考核年年優異!楊堅取代北周后,他被派去擔任滄州地方官(河北一帶)。當時,內戰剛剛打完,當地的老百姓都流離在外,滄州一片荒涼。令狐熙上任後,親自到各地安撫,將百姓都迎回滄州。接著,他鼓勵農耕、申明法紀,不出幾年,就將一個荒涼的滄州治理成了富庶的、百姓安居樂業的滄州。有一次,令狐熙要到某地公幹,當地的老百姓以為他要離任,都紛紛到路上攔道哭泣,要求他能留下。令狐熙表明真相後,大家才戀戀不捨的送他離開。等他公幹回來,百姓們都出境迎接,大家歡歡喜喜,就跟過年一樣。一名官員能得到百姓如此愛戴,真讓我們由衷感嘆呀!
由於政績突出,令狐熙被調到了中央。滄州老百姓都追思他的功德,專門為他立了一塊碑,以示永遠紀念。活著能夠讓百姓立碑的地方官,整箇中國歷史又能有幾個?!
汴州為官
在經過幾年的京官生涯後(曾做吏部尚書),他又被外派為汴州地方官(河南開封一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原因很無厘頭,至少在今天看來如此:皇帝楊堅看不慣那個地方的風氣。一個皇帝竟然看不慣老百姓的生活風氣,真的是讓人不可思議!
汴州地處中原的中心,是交通樞紐地帶,南來北往的客商和官吏都要經過這個地方。當地的老百姓頗有商業頭腦,藉助這樣一個地理優勢,大力發展工商業,完全拋棄了農業生產。當時的隋朝,除了邊境偶爾有幾場小規模的衝突之外,可謂太平盛世,這種政治上的穩定,也確實為商業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但凡經濟繁榮的地方,就少不了一樣副產品:色情業!汴州也不例外。當地官員對此習以為常,也沒當回事兒,說不定他們自己就經常去那裡消遣!
但楊堅看不下去了!
有一次,這位老兄路過此地,看到當地老百姓“棄農從商”、“不務正業”和發達的色情業後,非常氣憤,於是便命令狐熙前來整頓。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難道長安城沒有色情業?可以確信肯定有,而且其發達程度絕對不比汴州差。那為何專門整治汴州?
箇中原因也很好解釋:長安城是國家的首都,面積非常大,色情場所都在一些比較偏的角落裡或者離皇宮比較遠的地方,楊堅如此繁忙,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去見識這種風月場地。而汴州,地小人稠,妓院什麼的都在當街,一眼就能看個遍,所以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令狐熙來到汴州後,經過一番調查研究,制訂了一套釜底抽薪、標本兼治的策略。他堅決的取締了工商業,並規勸大家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由於這位老兄做事認真、措施得當,一段時間下來,汴州的工商業竟然就被他整垮了,大家只好乾起了老本行,乖乖的回家種地去了。工商業都垮了,妓院也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歷史規律,是應該遭到猛烈批判的。但是,凡事都應該放到具體的歷史語境中,當時的隋朝政府施行的是均田制,也就是以農業為本,這是符合社會發展實際的,而發展工商業顯然和均田制是相違背的。令狐熙的做法在當時來說,並沒有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隋朝經濟的繁榮,因為工商業的萌芽以及發展是要有強有力的經濟作為支撐的。
經過令狐熙一番整頓,汴州重新回歸了本業。而且這位老兄為官清正廉明,很快就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擁護。對於老百姓來說,從事什麼樣的產業不要緊,關鍵是要有一個真正關心他們的地方官。
牛人就是牛人,等到政績考核的時候,令狐熙全國第一,成了隋朝名副其實的狀元官!
嶺南為官
現在,這位狀元官將面對一塊真正難啃的硬骨頭:嶺南!考慮到這塊地方的特殊性,楊堅給予了令狐熙一項天大的權力:可以不待上奏,自行決斷緊急事務;可以朝廷之名直接任命省級以下官職。大家可看清楚了,這位老兄權力之大,已經堪比皇帝了。這樣的信任,古今罕有;明朝時期的沐氏有幸得到過這種殊遇!
來到嶺南後,令狐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整頓吏治。朝廷派來的官吏大多都是受過教育的人,所以對當地百姓存有很大的偏見,認為他們是“蠻夷之人”,言辭據之間多有不敬。令狐熙嚴厲譴責了這種思想,並給大家上了一堂又一堂政治教育課,要求大家以誠待人、以誠服人。各級官員在這位做事嚴厲的長官要求下,慢慢轉變了自己的觀念,並逐漸開始和當地老百姓融為一體。
令狐熙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安撫各地百姓。由於長期以來和隋朝官吏有過節,當地百姓都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怨隙。令狐熙廣布恩信,親自到各地慰問,切實解決老百姓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讚許和擁戴。大家都互相傳頌這位新任長官的恩德:“以前的長官都是以軍隊殺伐來威脅,令狐長官卻親身前來勸導,我輩豈可違乎?”於是紛紛率部前來歸順。
這兩件事情做完後,令狐熙又開始著手做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建立健全縣鄉一級基層政權。他敏銳的認識到,嶺南地區之所以會如此動亂,其根源便是基層政權的缺失。
看到這一點後,令狐熙便立刻在各地修建城邑,並派遣有能力的官吏去管理這些城邑。不僅如此,他還要求這些官吏在當地興辦學校,要求不論漢人還是土著居民,全部一視同仁。什麼樣的征服是最有效的?文化,只要讓這個地方接受中原地區的文化,才真正算是擁有了這個地方。令狐熙竟然能夠領會到如此高深的東西,真的是不簡單呀。由他來治理嶺南,楊堅真的是選對了人!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這個人叫做寧猛力。這位老兄是當地的豪強大族,有非常強的實力,據說跟陳後主是同一天生的,而且相貌不凡。這個傢伙對自己的相貌也是非常滿意,經常吹吹牛皮、顯擺顯擺。而他對於隋朝官吏也很是不屑,經常欺凌欺凌;可這小子擁兵一方,隋朝官吏也拿他沒辦法。令狐熙來到後,他“外甥打燈籠”——照舅(照舊),儘管令狐熙多次派人表明自己的真心誠意。
不過,這可難不倒這位最牛地方官。經過一番細心觀察,令狐熙終於找到了突破口:寧猛力是個孝子,而他母親卻恰恰生病了。於是,令狐熙趕緊派人給他母親去送藥,而且反覆幾次。中原地區的藥物還是非常管用的,寧母吃過幾次後,完全康復。寧猛力感動的一塌糊塗,親自到令狐府上道謝,承諾堅決擁護中央統治、與分裂分子不共戴天。
經過令狐熙將近四年的治理,嶺南地區的形勢大大好轉。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令狐熙再怎么盡心竭力,也有管不到的地方、也有管不到的人;所以,這個地方的叛亂還是時有發生。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讓令狐熙一直這么治理下去,我相信,嶺南的形勢一定會徹底扭轉過來,一定會完全歸順隋朝中央。可惜,歷史沒有給這位能臣充足的時間。
由於長期的來回奔波和高強度的工作量,令狐熙漸漸感到體力不支,於是向楊堅提出了辭職請求,言辭懇切感人,現摘錄如下:
“臣忝寄嶺表,四載於此,犬馬之年,六十有一。才輕任重,愧懼兼深,常顧收拙避嫌。然所管暇曠,綏撫尤難,雖未能頓革夷風,頗亦漸識皇化。但臣筋力精神,轉就衰竭……豈可猶當重任?!”
以60多歲的高齡,來管理最難管理的嶺南地區,依然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這就是令狐熙,一個真真正正的幹事能臣。
可楊堅卻沒有同意,仍然讓他繼續幹這份苦差事。
令狐熙依然忠誠,但楊堅卻沒有將這份信任進行到底。後來,有人誣陷令狐熙受賄,楊堅竟然相信了,並派人將這位老人押解回京。
令狐熙一生清正廉明,哪裡受過這種污衊,結果憂憤成疾而死。楊堅還是不死心,竟然抄沒了這位忠臣的家產。
廉明的人永遠是廉明的,哪怕一時受到了玷污。後來,整件事情查明,楊堅才發覺自己冤枉了一位好官、一位忠臣。為了彌補自己的失誤,他特意封賞了令狐熙的四個兒子,其中一個叫做令狐德棻。
寧猛力在令狐熙病逝後,也得重病而死。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有生之年都老老實實、沒有再進行任何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