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踩堂舞

仡佬族踩堂舞

仡佬族踩堂舞是遵義縣仡佬族傳統喪葬儀式中帶有祭祀性質的舞蹈。主要分布於遵義縣平正仡佬族鄉及貴州境內仡佬族聚居地區,以平正仡佬族鄉仡佬族踩堂舞較為完整。平正仡佬族鄉始建於1956年12月,是我國建制最早的仡佬族鄉,鄉境地貌以大婁山山脈南北延伸的支脈為骨架,與峽谷、糟古、盆地等自然組合成高度不同、形態各異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奶子山以東,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梯形台地。從老虎窩向南,經山木埡、山王廟至倒坐坪,為盤水河所切,形成境內最大盆地乾溪河壩。鄉境內裸露岩山多,森林覆蓋率僅為18.45%,自然條件較差,農業生態條件較為惡劣。

基本信息

仡佬族踩堂舞 是遵義縣仡佬族傳統喪葬儀式中帶有祭祀性質的舞蹈。這種舞蹈,古代是在逝者的墳前進行,近代以後,改在靈堂進行。踩堂舞由3~4人為前導,分別吹奏蘆笙、舉搖鈴、搖司刀、打錢桿,眾人(無論男女)手拉手隨後而行。人們邊唱邊跳,邊以足蹉地,口中不時發出“呵嗬、呵嗬”的呼喊。另有幾位女子,或舉火把,或提酒壺,或端酒碗、酒杯,在佇列旁向舞蹈者敬酒。踩堂舞有四瓣花、柳穿魚、梅花陣等複雜佇列的變化。貴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蹈起源

踩堂舞的仡佬語名稱叫“比夷枚 ”。最早起源於仡佬族祭祀始祖。傳說遠古時候,平正仡佬族始祖住在深山老林,一次出山不小心被摔下深谷不幸身亡,家裡人等了多日不見其回家,遂分頭四處尋找,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終在懸崖下找到了屍身,但有老鴰、成簍簍的蟲子螞蟻爭相咬食,兒孫們氣得暴跳如雷,揮臂跺腳,趕的趕,踩的踩,但攆跑了雀鳥,蟲蟲又湧來,攆來踩去,讓人精疲力竭。幸好有個咪嚕(仡佬語:姑娘)想了個辦法,砍來竹竿打起眼吹,踩的跟著踩,既保護了遺體,大家又得到了快樂。隨後又將幾支竹子綑紮起來,吹響聲音更大,效果更好,這就成了仡佬族的蘆笙,也就是踩堂舞最原始的舞蹈音樂。再後來,平正的仡佬族將踩堂舞活動用在“打牛齋祭”活動中。“打嘎”是祭祀儀程十二壇中將要結束的一壇,活動地點選在山坡空地,先由補袱(道士、巫師)用仡佬語念誦悼詞,接著由姑親持斧將牛擊倒,此時開始跳起踩堂舞。舞蹈人數不等,吹五管笙,跳的仍是踩踏蛇蟲螞蟻的姿勢,不時“啊—唷,啊—唷”的齊聲吆喝,或進或退反覆進行。舞蹈中由婦女一人端盛滿米酒的茶盤,一人提米酒桶添酒,一人打著火把照明,名為送晌午,送餐者給舞蹈者喝米酒,也有互相逗趣嬉笑的情景。

舞蹈現狀

仡佬族踩堂舞主要用於祭祀活動的傳統舞蹈,從最早的祭祀先祖到現在用於各種娛樂,它已成為仡佬族一種特殊的生活習俗。它既是仡佬族對祖先的懷念,對神靈的崇拜,又有他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望,對美好、富裕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其舞蹈動作多用蹉、提、踩、踏、跳、旋等。每當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後,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後在遺體前跳踩堂舞,以此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因在靈堂前跳舞,靈堂又通常設在堂屋中,故名為踩堂舞。踩堂舞的舞者主要為男性,三、四人為一組,一人吹蘆笙,一人打錢桿,一人搖鈴、一人舞絲刀,邊舞邊唱輓歌。舞蹈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過程主要靠隊形的變化來完成。隊形變化有“四瓣花”、“柳穿魚”、“梅花陣”等。

當踩堂舞用於祭神儀式時,他的舞蹈顯得粗獷、狂熱、古樸,而一旦移植於婚嫁與情愛場合,它的氣氛又熱烈歡快、優美抒情。它是仡佬族傳統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寓含仡佬人的信仰、價值取向。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快速發展並長期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目前在遵義縣只有平正仡佬族鄉還保留有踩堂舞舞蹈,但也只有少數人能跳了,面臨失傳的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