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傳統體育

仡佬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仡佬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仡佬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仡佬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仡佬族概況

仡佬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其餘分布在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人口為579357人。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分黔北、黔中、黔西和黔西南方言。與漢、苗、彝、壯、布依等民族雜居者,多能操這些相鄰民族的語言。仡佬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漢字。

仡佬族歷史

仡佬族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濮人。殷商時期,在我國的西南、中南等地,就有濮人活動。據史學家研究,這部分濮人與越人關係較密切。春秋時,今西南地區的濮人建立了“牂牁國”。戰國時,牂牁國衰亡,在其北部建立起夜郎國。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漢文史籍中又出現了“濮”與“僚”的並稱“濮僚”或“僚”之稱。唐宋時,仡佬族先民逐漸向單一民族共同體方向發展,史書中出現了“獦獠”“犵獠”“狤獠”“犵獠”等稱呼,元明清時期又有“禿喇”“老佬”“革僚”等稱呼,這些都是“仡佬族”這一稱呼的同音異寫,並一直保存到近現代。

仡佬族傳統體育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東部,這一環境為仡佬族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多彩多樣的節日,各有特色的民歌,樸素優美的音樂舞蹈等等,展示著豐厚的仡佬族民風民俗。仡佬族的傳統體育體育文化,與其獨特的地域特徵和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主要有打篾雞蛋球、搶花炮、高台舞獅、打花龍、牛筋舞和踩堂舞等 。

代表性體育項目

打篾雞蛋球

打篾雞蛋球,又稱“打篾蛋球”“打竹秀球”,仡佬族在山間和田野舉行的一種集體體育競技活動。

打篾雞蛋球,在貴州懷仁已流傳有二百多年歷史,現在廣西隆林一帶的仡佬族中也盛行這一活動。

在貴州懷仁仡佬族民間盛行的打篾雞蛋球,其球由竹篾編織而成。小的如雞蛋般,大的如足球,其外塗彩色。有實心和空心兩種,空心球內裝銅錢或石粒;實心球內塞稻草、棉花、布團,一般重量不超過250克。這一競技活動的場地簡便,中間劃一線為河界,參加者分兩隊比賽,人數一般每隊4~8人。比賽分兩種方式,一種可以採用推、拍、扣、托等方法擊球,也可以用腳踢。打不過“河”或球碰身體為輸。球落本方界內,對方可過“河”占領落點地盤;另一方法為優勝者開球,球發出後,曠野上的人們朝落球點奔去。搶到球者發球,發球次數多的為勝,並可得到獎勵。

在廣西隆林仡佬族民間,篾蛋球選用細篾編織成小球,體積與鴨蛋大,球內塞滿乾稻草。比賽場地選擇在20~30平方米的草坪或平地上進行。比賽時分兩隊,每隊3~5人,各人可用手、膝、腳打或踢球。打法有拍、托撩、蓋、扣、頂、正踢、勾踢、左右腳側踢等。可任意選用自打或打向對方,但大腿以上任何部位不得碰球,否則即判輸一分。最後在規定時間內以各隊的積分多少判勝負。

搶花炮

搶花炮,是仡佬族的一項集體比賽項目,主要在仡佬族聚居區流行。

仡佬族的搶花炮,有每方10名男子組成的兩隊上場比賽。比賽中所用的“花炮”,為一直徑為5厘米、重40~50克的金屬圈,上面纏有一紅布(或紅線)。比賽的場地,為邊線長60米,端線寬50米的長方形空地。場地的中心為發炮點,兩端線中部靠外各設一個6×4米的炮台,兩方炮台上各內置一花籃。

比賽開始後,一方隊員搶到花炮,即快速進入對方炮台,將花炮投入花籃者,即可得一分。仡佬族搶花炮比賽以在規定時間內積分多者為勝。

打花龍

打花龍,是流行於貴州遵義、懷仁地區仡佬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

仡佬族的打花龍用花龍,為竹篾編織成的空心小球,球內填充有銅錢或碎瓷片。打花龍比賽一般在花龍坡進行。屆時,男女老幼聚集一起,以兩人為一組,互相拋打。因花龍內銅錢、磁片發出撞擊聲,故比賽過程引人入勝,饒有趣味。

牛筋舞

牛筋舞,是流行於廣西隆林縣仡佬族民間的一種民俗性的健身舞。

在廣西隆林縣的仡佬族民間,有著這樣一種風俗,即每當老人大病初癒後,其家人都要為其跳牛筋舞祝賀,以祈望老人健康長壽。這類舞蹈具有很強的家族特點,因為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大侄女婿,而陪跳者則是其女性親屬。鑒於這一特點,當地仡佬族的各家各戶,幾乎都會跳這一類舞蹈。可以說,牛筋舞已經逐漸演變為一類全民性的健身舞蹈。

踩堂舞

踩堂舞,又叫踩台舞,是仡佬族民間流行的一種民俗性舞蹈。

踩堂舞原是仡佬族民間在喪葬儀式中跳的舞蹈,每當有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後,其家人便把死者停放在堂屋中,然後在遺體前跳踩堂舞,以此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這類舞蹈由來已久,現已逐漸演變為一種較為普及的地方性健身舞蹈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