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檐角上最外面的小像叫仙人,又稱真人或冥王。據說這位仙人是齊閔王的化身,民間有“日曬閔王,走投無路”的說法,說東周列國時的齊閔王,被燕將樂毅所敗,倉皇出逃,四處碰壁,走投無路,後來被飛來的一個鳳凰所救。在屋檐的頂端安置這個“仙人騎鳳”,大概還有絕處逢生、逢凶化吉的象徵意義。
走獸
檐角上,垂獸和仙人之間的小獸統稱“走獸”。它們各個昂首蹲踞,各有名稱,也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太和殿的走獸,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
角脊上的仙人走獸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高等級古建築中,在屋頂垂脊、戧脊的在早期建築形象中,屋頂角脊上是沒有仙人走獸的。漢代的畫像磚所示建築中,角脊往往用疊瓦脊裝飾。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中所示北朝時期的建築中,屋脊上尚無後來的鴟尾與仙人走獸,而是以飛鳥圖案。至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角脊上亦無仙人走獸,西安大雁塔西側一層門楣上所刻佛殿脊部也沒有。那么,仙人走獸形式的出現與頻繁使用是從何時開始的?其最初形態為何?
宋《營造法式》中記錄有嬪伽,作為角脊端部的構件出現。嬪伽是梵語“迦陵頻伽”的簡稱,意譯為妙音鳥或美音鳥,佛經中稱:“山谷曠野,多有迦陵頻伽,出妙聲音,若天若人。”在宋代建築屋角角脊端部,常作人首鳥身站立狀,而西夏王陵遺址中出土頗多。在宋畫中,我們常常看到嬪伽之後沒有蹲獸。若有,則蹲獸的數量常常是二、四、六、八枚這樣的雙數,並尤以四枚蹲獸為多;只有“不廈兩頭造”的懸山屋頂因戧脊短,可用一枚嬪伽或一枚蹲獸。在宋畫《滕王閣》、《黃鶴樓圖》中,戧脊端部的嬪伽之後均跟蹲獸四枚。宋代的這種嬪伽之後蹲獸數量用雙數的做法與後來清式走獸用一、三、五、七、九的單數正相反。
此後的元代建築中,嬪伽與蹲獸的使用仍然如宋代一樣,在數量、尺寸的選擇上與建築物的性質、規模相參照來確定。在山西芮城永樂宮一組元代道教建築中,軸線上的四座大殿——無極門,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上,無極門脊角無獸,而最隆重的三清殿在脊角嬪伽(或稱仙人)之後有四個小獸。明顯可以判斷出對不同等級與重要性的建築,元代的處理仍沿用宋《營造法式》方式。
仙人走獸的出現與轉型明初即已開始。明代初期,嬪伽形象就已被另一種形象取代了。在明代第一個皇帝朱元璋陵寢——南京明孝陵明樓、孝陵殿出土的琉璃殘件中看到,殿閣角脊部之嬪伽已改為了“仙官馭鳳”,仙官雙手捧笏,側身於鳳背。在稍後的明永樂時修建的武當山道觀之金頂金殿上,角脊端部也不是嬪伽,而是“仙官馭鳳”,嬪伽所蘊含的佛教含義此時已改為道教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