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簡介
范氏以范毓賓時代最盛。范毓賓曾祖父范明(字瓊標),明初自介休城遷居張原村。范毓賓祖父范永斗,明末時貿易張家口,進出遼東,是當時八家大商人之一。
清入關後,順治帝“知永斗名,即召見,將授以官,以未諳民X,力辭,詔賜張家口房地,隸內務府籍,仍互市塞上”。范氏每年要交納內務府皮張若干,從此走上了皇商之路。隨著清王朝在全國統治權的確立,范永斗在其子三拔協助下,挾內務府的權威,藉清王朝給予的特權和方便,經營範圍有了較大的擴充。一方面繼續經營邊疆貿易,另一方面深入國內市場進行綢布茶糧貿易。到范三拔年老患病歸鄉後,范氏商業就由其子所經營。范三拔生五子,長子毓馨、次子毓馥、三子毓賓,四子毓覃、五子毓奇。從康熙到乾隆初年,是范氏家族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發展最興盛的時期。范毓賓兄弟不僅經商有方,而且與清廷關係非同一般。他們曾在清王朝平定準噶爾叛亂中運送軍糧,立下了功績。據《清史稿》卷 317載:范毓奇,山西介休人,范氏故巨富,康熙中,師征準噶爾,輸米饋軍,率以百二十金致一石。六十年再出師,毓奇兄毓賓請以家財轉餉,受運值視官運三之一。雍正間,師出西北二路,怡親王允祥薦毓賓主餉,計谷多寡,程道路遠近,以次受值,凡石米自十一兩五錢至二十五兩有差,累年運米百餘萬石。世宗特賜太僕寺卿銜,章服同二品。寇犯北路,失米十三萬餘石,毓賓斥私財補運,凡白金百四十四萬。
范氏在康雍乾三朝,曾為清王朝大量輸送軍糧計百萬餘石,並出私財支援軍響,為清政府節省費用600餘萬兩。
范氏還是大銅商和大鹽商。康熙時,國內銅斤嚴重短缺,允準商人赴日本購買銅斤。當時稱辦理這種業務的人為“洋銅商”。范氏經內務府奏請,承擔了一部分販運洋銅的業務,而且在這一業務中占有相當比重,經常擁有洋銅船六七隻,成為洋銅商中的大戶,從中獲取了巨大利益。范氏在長蘆、河東鹽區資本相當可觀。范氏持長蘆鹽引10718道,按每引 200斤計,即2143600斤,其資本據乾隆二十年(1755)內務府統計,“所有鹽業查明後估銀百餘萬兩”。范氏還經營木材、馬、人參,乾隆二十一年(1756)曾在寧波與英商簽訂過玻璃貿易契約。以上充分說明範氏經營範圍很廣。
范氏財產無具體統計,僅從乾隆四十六年(1781)破產前的財產清單看,范氏當時在直隸、河南二十州縣遍設鹽店,在天津滄州有囤積鹽的倉庫,在蘇州有管理赴日船艘的船局,在北京有商店三座,在張家口有商店六座,在歸化城有商店四座,在河南彰德府水冶鎮有當鋪一座,在張家口置地106頃,分布各地的房產近1000間。以上尚不包括介休原籍財產。
范氏為清王朝效力,也得到了清王朝褒賞。以范氏毓字輩和清字輩計,有20人任官職,其中毓賓任太僕寺卿,毓奇任布政司參政,毓覃以武舉破例升為正定總兵官,後署廣東提督。此外,還有太僕寺少卿一人、員外郎二人、郎中一人、道員一人、知府一人、同知一人、縣丞二人(其中有些系捐納)。在科舉方面,進士二人、舉人三人、武舉一人、庠生等若干人,范永斗、范三拔等也以子孫而貴,被追贈為驃騎將軍、資政大夫、奉直大夫、儒林郎等,他們的妻子也追贈為夫人、宜人等。范氏不僅是皇商,而且有不少人獲得功名,任中央或地方官吏。范氏是上通朝廷、下連市廛、半商半官的豪門富商之家。
從清初到乾隆初的百年間,是范氏的昌盛時期。乾隆十年(1745)范氏家門傳到清字輩,開始下滑。乾隆十七年(1752)范氏困窘已顯露。范氏因官商而興,又因官商而衰。范氏之衰主要是欠官採過多。乾隆時經辦洋銅已無利可圖,范氏所營鹽業等因資金短絀等原因很不景氣。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廷因范氏“虧折日深,以至上年誤運誤課,拖欠官項累累”,“虧損至一百五六十萬兩之多”,便革除了范氏在內務府、戶部等衙門的官職,著令嚴加審訊范清濟兄弟,並查封家產。至此,皇商范氏終於結束了其顯赫一時的官商歷史。
因范氏是被抄家,又是乾隆時衰落,時間久遠,故原籍遺蹟已不復存在。據介體縣誌辦調查,范氏原籍張原村當年有范家街,長近百米,其西段有一院落,有“小金鑾殿”之說,可想當時建築之氣派,惜現已蕩然無存。范氏宗詞,在張原村東南角,其建築已毀,只有一些瓦礫殘垣。范氏墳瑩現只保存有總兵(范硫奇)墳,存石雕、雙華表,徑約尺五,高達二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