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仁風樓
仁風樓(Inphung Pavilion)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慈江道之道府江界市的“忠誠洞”(Chungsong-dong)之將子江河畔的懸崖上。它被始建於公元1472年,在公元1680年時重修,原是“江界城”的西北部的一個點將台,風光如畫,有朝鮮關西八景之一的美譽。“仁風樓”的正面共5棟,建築面積約為171平方公呎,全長約18.75公呎;側面有3棟,闊度約8.9米公呎,採用雙檐及歇山式屋頂的設計。後側是有一根柱子的4間房舍,方便軍隊教頭上下樓。樓亭前為兩層,后座為單層,地板下由高24根,各高1.18公呎的柱子支撐。地板上面外側有15根圓柱。四角上的圓柱比其他圓柱稍高一點,同時向里較傾斜。棟樑和椽子上被雕刻有各種美麗的圖案。近年它的鄰近地段被劃為“遊園地”,供觀光客休閒遊覽。
中國仁風樓
仁風樓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城西郊街道黃泥墩,是140多年前太平天國康王汪海洋在嘉應州(今梅州)最後的大本營。文史專家認為,仁風樓是舊時戰地遺存的活標本,對研究太平天國歷史、清朝末年歷史、客家地區戰爭史具有重要意義。仁風樓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其名出自《後漢書·章帝紀》:“功烈光於四海,仁風行於千載”。當地梁氏先人從嘉應州松源堡遷來,後在此擇地歷時五年建成仁風樓,共擁有八廳四橫共100多個房間,並有門樓1座、圍牆1堵、水井2口,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雖歷經300多年風雨,仁風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多位梁氏後人仍在此居住。仁風樓主體建築坐西南向東北,是一堂四橫堂橫屋。外門樓坐東南向西北,二道門依次為方形門和拱券門,坐東南向西北。堂屋為懸山頂,橫屋為硬山頂、走馬樓結構。整體為灰瓦面、三合土夯築、土木結構建築。堂屋內有宋湘親書楹聯:“克儉克勤保世滋大、是巽是訓進德無疆”,中間掛“思訓堂”匾額。仁風樓周圍大屋鱗次櫛比,屋屋相通,有很大的迴旋活動餘地、四通八達的巷道,攻守進退兩便。與周邊客家大屋不同的是,仁風樓寬大的大殿前面專門建設了一個近20平方米、在客家古建築中罕見的拜月亭,精緻的磚石浮雕和走廊大殿的木雕飾互為呼應,屹立於大殿前寬大的露天門坪就像一個點將台。據居住在此的梁伯介紹,1865年(清同治四年)12月8日(農曆十月廿一),康王率太平軍各部攻下嘉應州城後,選擇將大本營設在仁風樓,或許與這個點將台式的拜月亭有莫大的關係。
據梅江區文史工作者考證,仁風樓是清朝末年太平軍在嘉應州的大本營,太平軍將領在這裡指揮餘眾與清廷抗擊,時間持續60多天。據記載,1866年1月28日(農曆十二月十二),康王率太平軍精銳出梅城北郊佛子高、黃竹洋猛攻清軍,正當康王身先士卒率眾追擊潰退清軍時,由於叛徒指認,清軍集中火槍火炮轟擊,康王中炮落馬,被其部下急用大旗裹住抬回,於當晚在仁風樓不治身亡。
據史料記載,康王死後,強敵四圍,太平天國偕王譚體元和剩下的太平軍數萬人陷入絕境。1866年2月7日夜(農曆十二月廿二)偕王譚體元與胡永祥等率太平軍悄悄撤離仁風樓從西南門出城,開啟西南門渡梅江浮橋,漸次撤出梅城,但由於地形不熟,由小密誤走黃沙嶂而導致全軍覆沒。史料記載,晚清左宗棠在奏摺中稱,太平天國“興於嘉應,滅於嘉應”。太平天國餘部在嘉應州(今梅州市範圍)戰事,實乃太平天國運動結束的最後一役。嘉應州地處粵東北,閩粵贛三省之邊的山區,為客家人聚居之地,當年太平天國餘部最後輾轉來此,據有此地,蓋欲憑藉此地緣(地區)、人緣(客家人)之故,以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