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社小米

什社鄉特產,歷史悠久,營養豐富,色澤黃亮,已初步形成規劃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目前,在建1.5萬畝優質特產谷生產基地。

小米產地

什社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西峰城東南40華里,什社鄉盛產小米,馳名全國。
什社小米是慶陽主要穀物中品質最好的代表品種,中心產區在西峰區什社鄉,位於董志塬中東部。在慶陽六千多年種穀史上,穀子以其生長成熟周期短、抗旱耐瘠、適宜旱作等特點,在境內有廣泛種植。近穀子在董志原的的栽培,有數千年的歷史。穀子,古稱“禾”。《說文》說:“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成熟,得時之中,故謂之禾。”或稱稷,後概指穀類作物。其實脫皮稱粟,即今天小米也。
什社鄉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的傾斜走向,春季受北風影響小,光照充足,地溫升高快,且土地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特別適合穀子生長。什社穀子產量不高,但品質極優。

營養價值

什社小米以其金珠般的黃亮色澤、圓潤飽滿的顆粒給人以美的視覺,人見人愛。更重要的是其營養價值高於其他地方小米。據國家穀物檢測中心和甘肅省農科院分析測定,什社小米的各項營養指標為:蛋白質14%~16%、脂肪3%~4.6%,可溶性澱粉37%,胡蘿蔔素0.12%、VB0.99%,還含有1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
什社小米熬成的稀飯色澤橙黃,雪花般綻開的米粒懸浮均勻而粘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於上,聞一下香氣沁人肺腑,喝一口香甜無比。如果下些紅小豆,燜成小米稀飯,再就著農家醃製的鹹韭菜吃,口感更佳,餘味無窮,極易消化,老少皆宜,且具藥膳效能

歷史過程

什社小米久負盛名。相傳自明嘉靖以後什社小米一直為宮中貢品,被皇親國戚喜食而樂道,使什社小米海內聞名。隨著時代的進步,食用科學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小米的藥理作用尤為看重,又使什社小米的食用價值得到了升華。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科主任、營養學專家齊國力教授認為,小米具有滋陰除濕、健脾開胃、鎮靜安眠、養肝生血等功效,特別是老年人晚睡前喝一碗小米粥,既易於消化,又能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保證來日精力充沛。
在小米生產早期,勤勞智慧的勞動民眾,在生活實踐中對小米、特別是什社小米營養價值和藥理作用雖不能作出科學的分析,但已有實踐體驗和總結。未知承傳何時何代,但凡“坐月子”的產婦,婆婆們都要儘可能用會社小米熬成米粥,焙些乾鏌,讓媳婦吃喝。人們認為,小米粥既易於消化,又有豐富的營養,因而產婦乳汁產生快、質量高,能使嬰兒健壯肯長。另外,小米粥還能使產婦養肝補血,身體恢復快。這樣一來,什社小米以其出類拔萃的食用價值成為小米中絕無僅有的佳品,也成為什社人招待和饋贈親朋好友的必備禮品。
革命戰爭年代,什社人民支前,曾將最好的小米送上前線,慰勞人民子弟兵,好多中央首長當時也吃過什社小米。解放後,耿飆、張才千等來慶陽視察,臨走也不忘帶上什社小米。
早在20世紀70年代,什社鄉在有關科研部門協助下,著手穀子的進一步改良和大面積推廣。在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又大抓產業結構調整,把什社小米的生產加工逐步推向了產業化和商品化。什社穀子的種植規模逐步擴大,新優品種迅速推廣,農戶種植收入不斷增加。如今的什社小米以更加優良的質量和精美包裝、周到的服務出現在區內外商品市場,並成為人們競相搶購的走俏商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