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曲藝的一種,由蓮花落髮展而成,用鑼、鼓、鐃等伴奏,也作十不閒兒。
“什不閒”或稱“十不閒”,也叫“天平”,“詩賦弦”。在明末清初流傳相當普遍,清康熙年間,《百戲竹枝詞.十不閒》中寫道:“鳳陽婦人歌也,沒一桁,若移架然,上鐃、鼓、鑼各一,歌畢,互擊慰藉為節,名打什不閒”。這種表演形式在京東一帶在各種花會表演中處於前列,據《京塵雜錄》卷四記述:“內城無戲園,但設茶社,名曰雜耍班,唱清音小曲,打八角鼓什不閒,以為笑樂”。可見這種表演形式在民間廣泛流傳有深厚的基礎。所謂的“什不閒”或“十不閒”是因為表演時器樂架上的鼓、鑔、鐃等均由藝人操縱,演奏起來手腳齊動全不得閒,故而得名。演出時需用一個“什不閒架子”,此架子構成什不閒這一演出形式的特徵。架子上掛有鞭、撣、拂塵、門鑼等,架子後面有鑼鼓打擊樂,演員一般為五至八人,(有“緊七慢八六個人抓瞎”的說法),這種演出形式人多曲活還有打擊樂伴奏,十分熱烈火爆,很受觀眾歡迎。不論是唱堂會還是在雜耍園子演出,都把它作為開場的第一個節目演出已成為慣例。“天平”一稱的由來,一說因其所唱曲為“太平調”,內容又是唱天下太平,另一種說法是因伴奏架子形似天平稱而得名。又因演唱者思路靈敏,能出口成章,歌詞合轍押韻,且演唱合弦,而被稱為“詩賦弦”。據說“什不閒”是由“蓮花落”發展而成,在佟晶心《北平的百戲》寫道:“什不閒兒系蓮花落,又名“京落子”。起源於乞丐要錢的小曲”。蓮花落原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說唱形式,《清稗類鈔》上說道:“乞丐截三寸竹為兩,以繩貫其兩端,指捩之作聲,歌而和之,作乞憐及頌禱語,亦有演故事者,名之蓮花落”。而“什不閒”的表演形式已有了較大發展,逐漸演變為合演、合唱,唱詞也不再是作乞憐及頌禱語,而是演唱完整的劇目——《鋸大缸》等曲目。各角色均為戲曲人物扮相,在表演時也很注意手、眼、身、法、步的運用,動作皆同戲曲。在《都市叢談》中還記著一些“什不閒”所演劇目的名稱:“如:《七里長亭餞別》、《王小二趕腳》、《赴善會》、《老媽上京》等”。表演中更為多樣的,更具有較強的舞蹈性。什不閒、蓮花落是明、清以來在北京十分盛行的兩種表演形式,清嘉慶年間(1796——1821),什不閒與蓮花落合流,成為一種新的、綜合性的民間表演藝術,並發展成為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曲種——“什不閒.蓮花落”。
“什不閒蓮花落”在清末時還十分盛行,尤其與蓮花落合併成為一個綜合曲種後,當時的蓮花落藝人“抓髻趙”、“徐狗子”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演員。抓髻趙還進宮為慈禧太后演出過,慈禧聽後稱其所唱為“太平歌詞”,因此什不閒蓮花落又一度被稱俗稱為“太平歌詞”。當時最享名首推趙星垣即(抓髻趙),以及關金鳳、孫寶才(大狗熊)等。40年代以後,因當時舊中國社會動亂,加之蓮花落的演唱無絲弦伴奏,演出形式較為簡單,故專職演什不閒蓮花落的演員日益減少以致後繼無人。作為曲藝曲種的什不閒蓮花落已基本趨於消亡。現在所看到的什不閒演出,則另屬於“花會檔子”之“走唱”的演出形式,而非曲藝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