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漢語成語]

人非草木[漢語成語]

人非草木,讀音rén fēi cǎo mù,漢語成語。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青草樹木。出自《水滸傳》。

解釋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青草樹木。同“人非木石”。

出處

1、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二回《 急先鋒東郭爭功 青面獸北京鬥武》:世傑自幼讀書,頗知經史,人非草木,豈不知泰山之恩,提攜之力,感激不盡!

2、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眾人道:‘上復觀察,小人們人非草木,豈不省的?’”

3、《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龐涓復問曰:‘然則兄長亦還憶故鄉墳墓否?’臏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於吾臨行,亦言:‘功名終在故土。 

4、《醒世恆言》卷十九.白玉娘忍苦成夫:“”萬里向蒙不殺之恩,收為廝養,委以腹心,人非草木,豈不知感。”

用法

作賓語、分句;常與“孰能無情”連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