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人小志大 (1959)1958年春天,崇得縣第五國小五年級的兩伙孩子,隨著勤工儉學的開展,在農村的大躍進的影響下,打算種一小塊水稻豐產試驗田。但是,所有的荒地都被農業社開墾了,他們再也找不到一塊能種莊稼的土地。最後,兩伙小孩子都看上了老奶奶放鴨子的小水池,想要填池造田,並為這塊地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老奶奶要來干涉,被支部書記和老師說服,終於同意他們種這塊地。孩子們沒有牛和犁,就自己動手制了一張小木犁,用英江養的黃狗來耕田。黃狗拉不動犁,急躁的森陽怪英江沒有訓練好狗。英江為此生氣離去。通過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工作,他又回到了同學當中。
學校老師改進了教學內容和方法,把勞動實踐和書本知識結合起來。孩子們掀起了積肥的高潮,英江偷了老爺爺的羊糞,經過大家批評,他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天旱無雨,孩子們開動腦筋,各顯神通,創造澆水工具。他們在老師和英江爸爸的幫助下,終於靠集體的力量創造出了一件實用的灌溉工具。為了防止村里人養的雞來偷吃穀子,他們在田邊建起了籬笆,並派小朋友民利帶著大黃狗看守,還給沒有看好自己家雞的人貼了大字報。生產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使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大大提高,頑皮的英江也加入了少先隊,成為一個好學生。孩子們的水稻豐產試驗田獲得了大豐收,縣委書記向他們來祝賀,孩子們表示要做黨的好孩子。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教師 | 湯仲佑 |
田間廣播員 | 何建華 |
幕後花絮
《人小志大》遺憾的是,《桐鄉縣誌》上對此沒有記載。幸好,黃解寄於2009年記錄下了《人小志大》的創作與拍攝經過,給桐鄉留下了珍貴的史料。記者從網上查找得知,《人小志大》是浙江人在電影史上的處女作,在《浙江電影史》中有記載,它不僅被民間收藏家收藏,也作為經典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開館之際展出。
何建華告訴記者,拍攝《人小志大》時浙江電影製片廠剛剛成立,從導演、攝影、化妝、道具、照明到劇務、製片,都是“趕鴨子上架頭一回”。開拍沒幾天,攝製組就遇到了問題——鏡頭與鏡頭連線不起來。於是,攝製組通過省有關部門緊急向當時的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求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立即派出一支小分隊,有導演吳向之、導演助理張惠鈞、攝影師陳琳、美工徐克己、照明徐海良、道具陶夢覺等全套人員。這樣,兩個攝製組合二為一,迅速展開……影片到次年3月15日殺青,歷時4個多月。後經省、國家有關部門審查批准,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在全國發行放映。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人小志大》被批為一棵“又粗又長文藝黑線上的大毒草”,兩名編劇也跟著遭殃。“黃解寄胸前懸掛大黑板,被押送到梧桐、崇福、洲泉等地批鬥。”黃解寄的妻子章如珍說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眼眶濕潤了。當時在石門中學當教師的黃再鳴也受到牽連,被打成“資產階級文藝黑干將”……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人民給予《人小志大》正確評價和結論。1996年出版的《浙江省志叢書——浙江省電影志》對此都有記載。
創作經過
事情還得追溯到1957年春天,當時的崇德縣河山鄉河山村辦起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沈富強、沈英江、沈炳江、姚森揚等12名少年兒童,學著大人的樣也辦起一個小合作社——“平香社”。當年,年齡最大的沈富強只有15歲;年齡最小的沈文泉6歲。雖然羽毛未豐,但他們敢想敢做,摹仿大人搞起了水稻試驗田。沒有田地,他們就將小水池開墾成良田;沒錢買肥料,他們就去撿拾狗糞、削地邊草、下河浜摸水草來當肥料;沒有牛犁田,他們就訓練黃狗來耕田;天旱無雨時,他們像螞蟻搬家一樣一桶接一桶地硬是把河水灌溉到田裡;雞鴨來偷吃穀子時,他們編扎蘆葦籬笆築起“銅牆鐵壁”……他們不畏艱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幾個月後,這塊試驗田竟然喜獲晚稻大豐收,畝產量達到了671公斤,創造了當年河山鄉晚稻畝產的最高記錄,受到了縣委的表彰,“平香社”被命名為“少年先鋒社”。 在晚稻慶豐收大會上,嘉興地委和崇德縣委的領導被這群孩子們敢想敢做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縣委領導當即布置時任《崇德日報》副主編的黃解寄和時任團縣委副書記的郟漢桂到河山採訪,要求作重點宣傳報導。 1958年8月,省委領導得知訊息後也對此事跡很感興趣,要求儘快將此故事改編成電影劇本。於是,黃解寄和剛從寧波師專中文科畢業的黃再鳴、柳美蓮,剛從浙江省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的何建華3人,被抽調到河山收集素材。9月中旬,黃再鳴在完成劇本第一稿、第二稿後,因為學校開學而離開。 同時,嘉興地委宣傳部也派出鍾甫平(石門人)趕到河山編寫劇本。後來,兩個劇本合二為一,又幾經修改,於10月上旬完成創作,暫定名《人小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