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人大附中超常教育實驗始於1985年,被列為市區“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研究課題。在二十一年的超常教育實踐中,我校堅持“尊重個性、挖掘潛力”的基本原則,強調發現、鑑別與培養相結合的方針,採取正常學制下充實拓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特長的發揮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取得了顯著成果。
要求
1、具有良好的智力、創造力和非智力個性品質、全面發展的國小應屆畢業生。
2、在學科類、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或在琴棋書畫、演講、表演等方面超常發展的出類拔萃的國小應屆畢業生(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第一條只是套話,沒什麼可說的。第二條是具體的條件,但是在我看來卻是很不科學的,這恐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小六年級畢業生的學習負擔。
韓寒曾經說過“全面發展等於全面平庸”。雖然這句話我並不是十分贊同,但是它在某些場合也是很有道理的。雖然我們也可以舉出很多成功人士,他們的確全面發展,很多很多方面都出類拔萃,但是更多的人卻是不那么全面發展的,各方面的能力總有長短之分,人的一生能把自己的最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也足夠了,畢竟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如此籠統地一個“超常兒童實驗班”本身就是錯誤的,把分別在學科類、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或在琴棋書畫、演講、表演等方面超常發展的出類拔萃的國小應屆畢業生都放在一個班級裡面,那該怎么教呢?數學老師是否要照顧到藝術、體育類特長生的基礎不好而放慢進度,而體育課的老師是不是也都要求所有學生在12分鐘內跑完3000米?這還是什麼實驗班啊。雖說現在在美國和中國的大學校園裡,也都招收藝術和體育類的特長生,但是都是有特殊政策的,招收比例也很有限,決不是大雜燴。
另一方面,人大附中的特長班也不是一兩個,而是十幾個,幾乎是附中的全部。那哪還有什麼特長之分啊。而且附中的老師也不是人人都是專家,能教什麼“特長班”吧?
當然,人大附中的老師領導們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因此其實所謂的特長班其實就是以數學成績為主,然後不能漏掉那一小部分特別好的藝術體育特長生,以便保持學校“素質教育”的名頭和學校在藝術體育方面的榮譽。
那就不必藏著掖著的,每年招生的時候舉行數學考試,再結合華校的成績和面試的結果確定招收名單就行了,現在還非要看英語、語文等一些其他的成績。使得那些數學方面有特長的學生還非要去學英語、語文班,非要搞得和外語、語文特長生一樣好才行似的。其實大可不必,語文、英語只要比較好就行了,這樣的追求“全面發展”苦不堪言的是家長和學生。
誠然,可能這也是有關部門的政策決定的,從國中開始就分出專門的數學特長班好像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成為“教育不公平”的典型反面教材。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只要特長班的面不那么廣就好了,一個人大附中,全都是特長班,大家看著都有機會,於是人人都奮發圖強,狂學數學、英語、語文、藝術等等,也不管究竟興趣在什麼地方。現在全市的特長班應該去掉一大半,也要經過對於師資力量和教學環境的嚴格審批才能批准這樣的特長班,決不能粗製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