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花戲樓

亳州花戲樓

花戲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花戲樓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戲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關羽的廟祠,也是明清時山西、陝西的藥商在亳州經營藥材的聯絡之地,因此稱"山陝會館","大關帝廟"。關帝廟主殿建於清順治十二年(1656),戲樓增建於清康熙十五年(1676),乾隆年間又增添了許多彩繪和雕刻,它以精湛的雕刻藝術、絢麗的彩繪而馳名中外;整個建築面積3163平方米,分戲樓、鐘樓、鼓樓、座樓和關帝大殿等幾個部分。會館之所以稱為花戲樓,是因為院中花戲樓色彩絢麗、美輪美奐。

基本信息

簡介

亳州花戲樓亳州花戲樓
花戲樓本名山陝會館,其實是山陝兩地的藥商在亳州聚會的場所。明清之際,晉商富甲天下,以藥聞名的亳州自然少不了晉商的足跡。有趣的是,山陝兩地崇敬關羽,所建會館也被用來作為祭祀關帝的家廟,而亳州則是三國故地,曹操的家鄉。花戲樓,樓如其名,真箇是花團錦簇,戲文滿台。其正面門樓上的磚雕,背後戲台上的木雕、彩繪,無一不精美到極至。深處其間,但見一座富麗堂皇的戲台,鏤刻著繁複的花卉,奇異的瑞獸,滿布著荒漫久遠的傳說故事,三百多年的悠長歲月,對於亳州人來說它更代表著一段遠去的歲月,一段繁華的背影,一段遺失的記憶。

位置

花戲樓,一稱大關帝廟,山陝會館。在安徽亳州城北關隅鹹寧街,南依城廓,北臨渦水。因戲樓遍布戲文,彩繪鮮麗,俗稱花戲樓。

歷史

順治十三年(1656)集資重修大關帝廟,康熙十五年(1676)建立歌台,即戲樓。花戲樓大殿為主體建築,戲樓輔襯。大殿高10米,後為正殿,殿中供奉關羽木雕像,兩側立關平、周倉像,毀於侵華日軍。戲樓舞台呈凸字形。台正中書“演古風今”四個金字,台前懸木對聯一副,右書“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左書“兩般面貌做盡忠姦情”。戲樓東側為鐘樓,西側為鼓樓,兩樓中間是前門,系仿木結構三層牌坊式水磨磚面建築,一幅幅精美磚雕鑲嵌其間。大殿前置鐵鼎側立鐵鶴一對,足蹬神龜,高3米,重500餘公斤,鑄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花戲樓以其表現數十齣戲文、掌故的磚雕、木雕、彩繪聞名於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事

亳州花戲樓亳州花戲樓
花戲樓本名山陝會館,其實是山陝兩地的藥商在亳州聚會的場所。明清之際,晉商富甲天下,以藥聞名的亳州自然少不了晉商的足跡。有趣的是,山陝兩地崇敬關羽,所建會館也被用來作為祭祀關帝的家廟,而亳州則是三國故地,曹操的家鄉。千年未解的恩怨,在一座戲台上繼續著,而生活富足的藥商,也在故鄉與異地、夢想與現實、信仰與欲望的衝突中尋求著一種奇妙的平衡。
亳州花戲樓亳州花戲樓
最初來到亳州的這群藥商有著怎樣的遭際,已經無從考證,總之,經歷了商場的生死搏殺,嘗盡了人生的酸苦冷暖,看透了世間的變幻無常,他們成功了。雖然在過去,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但是憑藉手中優厚的資本,他們同樣也能交接官場,混跡士林,周鏇於上流社會。日子可以不疾不徐的輕緩,世事可以不卑不亢地周鏇,也許就在一場盛大的午宴之上,觥籌交錯之時,或者在攜眷夜遊,靜思以往之際,某位藥商突然心有所感,想起了當初離鄉時親人淒婉的歌聲和眼含的淚光,不覺萌發了一個念頭:要修一座會館,一則祭祀神靈,二則娛樂親朋,三則也為那些同樣背井離鄉來到異地的同鄉們提供一個安身之所。於是,他召集同伴,宣布了自己的想法。結果一拍即合,大家紛紛慷概解囊。若干年後,一座接納寒士的會館和一座美輪美奐的戲樓,從夢想變成現實,落戶亳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