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五世[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亨利五世[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亨利五世》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1599年上演,1600年首次出版。 《亨利五世》以1414至1420年間英法兩國交戰並最終靖和的歷史事實為背景,主要描述了亨利五世在戰爭前夕召集群臣商議、剷除內奸,哈弗婁城前勸降,阿金庫爾大戰等內容,濃郁的戰爭氣氛籠罩全劇。 該劇表達了愛國主義思想。

內容簡介

在開場白中,致辭者請觀眾突破舞台的局限,想像演員所表演的喧亂情景。然後,觀眾聽到國王亨利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浪蕩習性,對傲慢的法國使臣(他帶來了法國王儲贈送的一袋網球)宣稱,他要奪回法國先人侵占的英國領土。致辭者描繪了準備從掃桑頓啟航的艦隊,告誡說三個貴族正在密謀反對亨利。享利逮捕了這三個貴族,艦隊啟航。在野豬頭酒店,快嘴桂嫂向尼姆、巴道夫、畢斯托爾和侍童羅賓談起了福斯塔夫的死訊。一行人決定當兵,去法國碰自己的運氣。致辭者宣布已包圍哈弗婁。觀眾看到了激烈的戰鬥,特別是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土的上尉(勇敢)和尼姆、巴道夫、畢斯托爾(不勇敢)參戰的情景。儘管亨利獲勝,但軍隊的戰鬥力減弱。隨著冬天臨近,他計畫返國。這時,法國派人勸降,於是他改變主意,宣布進軍卡菜。阿金庫爾戰役前夜,亨利喬裝探訪篝火周圍的士兵。他同普通士兵威廉斯發生爭執。威廉斯向亨利挑戰,要在戰役之後決一雌雄。與此同時,法國貴族以各人將俘獲多少英國人下賭注。戰鬥打響,英軍贏得了勝利。戰鬥中,侍童與其他看護輜重的孩子慘遭殺害。亨利解決了與威廉斯的爭執。繼致辭者的又一段簡短介紹後,觀眾了解了阿金庫爾戰役之後的情況。首先,普通士兵區分出勇敢者和情夫(弗魯愛林遇見自誇的畢斯托爾,強迫他吃韭菜,以抵消詆毀威爾斯之過)。其次,亨利構築了英法和平,並向凱薩琳公主求婚。在此之前,觀眾已看到她靦腆地向侍女打聽英格蘭之事。

創作背景

該劇取材於拉菲爾·霍林希德的《編年史》、愛德華·霍爾的《蘭開斯特和約克這兩個顯赫貴族世家的結合》( The Unionof the Two Noble and Illustrious Families of Lancaster and York)以及一些匿名的享利傳記,其中包括由一位曾參加阿金庫爾戰役的人寫的《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的功績》( Deeds ofKing Henry V of England)。

該劇約寫於1598—1599年,1599年曾上演過,1600年印成四開本,1602、1619年再版。

人物介紹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是一個理想化的封建君王。他不像他的父親亨利四世靠計謀篡奪王位,而是通過繼承權確立合法地位的,這樣就不存在道德上的先天不足,臣下也就難以藉口造反。在治國才能上,比之其父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平目處事機智果斷,戰時廝殺又奮勇當先,而且善於駕馭群臣,籠絡教會。在道德修養上,他也虔信上帝,胸襟開闊,寬厚待人。劇中,面對強敵他臨危不懼,沉著鎮定,深入軍營,激勵將士們為國爭光,靠了他的精神感召力才穩定了軍心,提高了戰鬥力。在大獲全勝後,他毫無居功自傲之心,反覆宣告這是上帝的眷顧和恩典。對冒犯他的臣下,他非但不挾怨報復,反而論功行賞,予以厚待。上至王公,下至庶民,都對他又敬又愛奉若天人。

作品鑑賞

思想主題

首先,作者強調亨利五世的對法戰爭是正義的,完全是由法國不承認亨利王的合法繼承權引起的。其次,特別描寫了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英軍上下臨危不懼,同仇敵愾,誓死效忠祖國,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正是在這種高度的榮譽感和愛國熱情的感召下,疲弱的英軍才得以一鼓作氣擊敗虛驕輕敵的法軍,取得阿金庫爾戰役大捷。最後,作品又借亨利王之日,宣稱這場戰爭的勝利應歸於上帝的庇護和恩典,實際上是再次點明了戰爭的正義性和合理性。

以今天的觀點看,這無疑是一場侵略戰爭,莎士比亞在情節處理上似乎有沙文主義之嫌,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類王位戰爭對人們來說是很難劃清正義與非正義界限的。尤其值得提出為作者辯解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他超越了狹隘的民族觀念,不僅同樣描寫了法國人的榮譽感和犧牲精神,而且從人道主義出發,對戰爭雙方處死俘虜、濫殺童孺的殘暴行為作了一定的揭露,充分顯示莎士比亞作為一個人文主義作家的歷史觀和博大胸懷。

藝術風格

從藝術風格看,這部作品同《亨利四世》有相似之點,即既有上層政治軍事鬥爭,也有下層軍士兵痞的爭吵調笑,既有刀光劍影、血流漂杵的悲壯場景,也有無賴出醜、公主學語等輕鬆活潑的氛圍和締盟聯姻的歡樂的喇叭聲,仍然體現出莎士比亞把歷史劇和喜劇風格交融糅合的特點。但是,和《亨利四世》相比,這部劇作更像是一部英雄史詩,莊嚴單純而缺乏前者的豐富生動。

作品評價

近代文學家梁實秋:亨利五世有眼光,有果斷,能敉平叛亂,故得民心,能得軍心,故能殺敵致果。他為人謙遜虔誠,有禮貌,有同情,兒乎完全符合文藝復興時代所謂“理想的君王”。莎氏的狹隘的愛國精神使他誇張了英國人沉著勇敢的美德,同時也誇張了法國人的浮躁狂妄的缺點。不過在劇情編排上莎氏還是相當公正的,例如劇情一開始便明白告訴觀眾對法作戰的動機並不怎樣光榮。

演出情況

在莎土比亞時代,《享利五世》十分受歡迎。然後,它幾乎消失了整整二百年,至19世紀重新出現在舞台,通常(如1859年査爾斯·基恩的演出)被當作一出宏大的愛國戲。20世紀的演員和導演,因厭惡其後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反這種愛國傳統,挖掘該劇的陰暗面和嘲諷面。隨後,1938年,艾弗·諾韋洛在倫敦進行了一次鼓吹沙文主義的演出。70年代,艾倫·霍華德在“四大歷史劇”中扮演亨利,還同時串演查理二世和哈爾親王。20世紀80年代,肯尼思·布拉納在舞台和銀幕上將亨利塑造成一個不斷探索的、飽受痛苦的神明式國王。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