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珀塞爾](/img/0/c7a/nBnauM3X4cTNzADM1ITN2czM0MTMwEDM0IDMwADMwAjMxAzLyU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珀塞爾的戲劇音樂是同英國民族歌劇的產生聯繫在一起的。當時英國沒有自己的歌劇,而宮廷一味崇尚外國音樂,對本國的歌劇事業不予支持。在這樣的條件下,珀塞爾共寫了49部戲劇音樂作品,綜合了英國戲劇、詩歌、假面劇、民間歌曲和舞蹈、器樂曲等多種形式。其中有的接近歌劇體裁,如《女預言家》(1690)、《亞瑟王》(1691),《小仙后》(1692)、《印度女王》(1695)等;有的只是帶有序曲、獨唱、合唱和舞曲的話劇,完整的歌劇作品只有一部《狄多與埃涅阿斯》(1689)。它由N.塔特根據古羅馬詩人維爾吉的史詩《埃涅阿斯紀》第4卷編成歌劇腳本,音樂樸素而富於表情,特別是採用了英國民歌曲調,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他以自己的獨特風格,綜合了17世紀英國音樂的成就,並接受了義大利、法國音樂的影響,成為W.伯德以後英國音樂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