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 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1834年,完成對《高老頭》的著作,這也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出生於一個法國大革命後致富的資產階級家庭,由於他的父母婚後的生活並不美滿,所以在巴爾扎克還沒有滿月時便送給了乳母寄養,只有在禮拜天才能與家人團聚。巴爾扎克排行老大,其後還有弟妹三人。但因為長期在乳母家寄養,所以他的童年既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撫,也沒有得到多少歡樂。他曾在後來的回憶中說到:“這是任何人命運中所不曾遭受到的最可怕的童年。”

1816年11月,巴爾扎克考入大學法律系。法科學校畢業後,他拒絕了家庭為他選擇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職業,而立志當文學家。為了獲得獨立生活和從事創作的物質保障,他曾試筆並插足商業,從事出版印刷業,但都以破產告終。這一切都為他認識社會、描寫社會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斷追求和探索,對哲學、經濟學、歷史、自然科學、神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積累了極為廣博的知識。

巴爾扎克讀大學期間,父母為了讓他儘早熟悉未來職業,曾先後安排他在一位訴訟代理人和一位公證人的事務所見習。幾年的見習生活讓他受益匪淺,非但熟悉了民事訴訟程式,還從這個法律視窗窺見了巴黎社會的種種奧秘,看到了繁榮景象下的罪惡,為未來的創作積累大量素材。

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

1819年1月,巴爾扎克從法學院畢業,但也是同年,他拒絕了家人為他安排的公證人事務所的職位,而堅持要走毫無生活保障的文學道路。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的文學天賦,他幾乎足不出戶的奮戰一年,完成了處女作詩劇《克倫威爾》。然而結果卻令自己大失所望。劍橋大學的一位院士看過劇後表示:“這位作者隨便乾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學。”為了擺脫經濟上對父母的依賴,巴爾扎克曾以各種筆名為書商炮製和撰寫流行小說,以維持生計。當然,這些純粹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性作品不會給他帶來所期待的榮譽,後來他甚至否認這些作品出自他的手筆。隨後,為了給自己的嚴肅創作尋求穩定的經濟來源,他決定暫時棄文從商。

1822年正當巴爾扎克倍受冷遇,痛苦絕望的時刻,結識了貝爾尼夫人。貝爾尼夫人的母親曾是王后的侍女,對宮廷的生活,交際的秘密和婦女的命運十分熟悉。貝爾尼夫人比巴爾扎克大22歲,具有完美的嬌柔感,高雅的談吐,沁人肺腑的同情心,以及慈祥的母愛。這一切深深吸引著巴爾扎克,使巴爾扎克感受到從小沒有領略過的母愛般的溫情。她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巴爾扎克把她稱為他的母親、朋友、家屬、伴侶和顧問。  

從1825年開始,他先後嘗試過出版業,開辦過印刷廠、鑄字廠,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四年的商海沉浮,讓他嘗夠了破產、倒閉、清理、負債的苦楚。最後,母親出面替他還債。走投無路的巴爾扎克只好放棄,重新進入文學創作。生活中的一切挫折都在他的筆下轉化為成功的創作素材。這時巴爾扎克決定要在文學上取得轟轟烈烈的成就。他在書房裡放置了一座拿破崙塑像,在塑像的劍鞘上刻下字句:“他用劍未完成的事業,我要用筆完成!”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1829年,巴爾扎克完成長篇小說《朱安黨人》。歷史小說《朱安黨人》(1829)是巴爾扎克用真名發表的第一部作品,描述1800年法國布列塔尼在保皇黨煽動下發生的反對共和國政府的暴動。作者賦予英勇的共和國軍人以應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黨首領孟多蘭侯爵,表現出他當時對貴族的同情。為了寫這部小說,他曾細心研究有關暴動的歷史文獻,親自去布列塔尼調查山川形勢和農民生活,訪問暴動的目擊者和參加者,還從友人柏爾里公爵夫人那裡收集許多關於朱安黨人的掌故。從寫神怪小說過渡到寫歷史小說,是巴爾扎克走向批判現實主義的第一個重要步驟。他在《朱安黨人》中描寫的不是古代歷史,而是屬於當代社會生活範疇的重要事件。著重反映當代社會生活,正是巴爾扎克日後所寫的《人間喜劇》的一個特點。

從1829年寫《朱安黨人》起,巴爾扎克的創作開始進入成熟時期,即《人間喜劇》時期(1829-1848)。在三、四十年代,他除致力於文藝創作以外,還出入巴黎上流社會的沙龍,為幾種報刊撰稿,他接觸的生活面非常廣泛。

影視劇中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影視劇中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從這時期起,就在現實主義理論方面進行深入探索。他認為小說家必須面向現實生活,使自己成為當代社會的風俗史家;又認為小說家的任務不僅在於摹寫社會現象,還須闡明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慾念和事件背後的意義。在塑造人物的問題上,他強調特性,也強調共性;他說詩人的使命在創造典型,使典型個性化,個性典型化;又說典型人物應該把那些多少和他類似的人的性格特點集於一身。他還強調藝術必須為社會服務;認為藝術家不僅描寫罪惡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義;藝術家必須同時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1830年4月,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私人生活場景》兩卷出版了。然而,他深深地為法國文學創作者的處境擔憂。雖然法國於1791年頒布的《表演法令》和1793年頒布的《複製法令》確定了著作權的原則,但剽竊、抄襲、模仿他人作品的行為仍比比皆是,甚至他的作品也被他人抄襲。  

1831年,巴爾扎克加入保皇黨。但是他的政治態度和極端保皇黨人也不完全一致。他是黨內的自由派,在黨員中間不大受歡迎,他甚至公開批評保皇黨,說“這個政黨令人厭惡”,“這是一個失敗的政黨。”

巴爾扎克的簽名。 巴爾扎克的簽名。

1833年8月1日,巴爾扎克在致韓斯卡夫人的信中寫道,《歐洲文學》在描寫一位皇家衛隊的士兵在農家穀倉里講述拿破崙生活的片斷,是抄襲他在《鄉村醫生》中的一段重要章節。

於是,幾個月之後,巴爾扎克在《巴黎雜誌》上發表了一封致19世紀法國作家的公開信,再次談到上面的問題。他不僅描述了作家是怎樣成為受害者的過程,同時也呼籲他們團結起來進行鬥爭。他寫道,出路在於他們自身。在於承認他們的權利,在於對他們力量相互之間的認可。為了崇高的利益,他們要組織起來,像劇作家那樣成立一個協會(1777年,由法國最重要的戲劇家博馬舍倡議建立了保護戲劇作者權利協會)。  

1848年1月,巴爾扎克啟程回巴黎去準備他們的新家。9月底,他前往烏克蘭,只是他對維埃曹尼亞已不再激動,事實上德·韓斯迦夫人和女兒對他也漠不關心,而且更糟的是他這么多年高強度工作所損害的身體健康也來討債了。在這個漫長的冬季,他患了腦炎、慢性心臟病和支氣管炎,他的生命已經步入最後的衰竭期。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經過了漫長的追求與等待,德·韓斯迦夫人終於同意結婚了。1850年3月14日,德·韓斯迦夫人以憐憫之心愿意滿足巴爾扎克長達十幾年的願望。在烏克蘭的別爾基切夫市的聖·巴巴拉天主教堂,他們舉行了婚禮。除了新婚夫婦,只有兩位證婚人和一位神甫出席。一個多月後,他們啟程回法國。這次旅程對病入膏肓的巴爾扎克是災難性的。當他們終於回到巴爾扎克精心布置的愛巢時,他已經無法再踏上台階,死神的腳步已經越來越逼近了。在他最後的日子裡,維克多·雨果時常來看望他,巴爾扎克對老朋友抱怨說他無法完成《人間喜劇》了。

1850年8月18日夜11時30分,巴爾扎克帶著沒有完成《人間喜劇》的遺憾離開了人世。文壇上的一顆巨星就這樣隕落了,在他生命的盡頭,陪伴他的只有給了他一生痛苦也幫助了他一生的母親安妮·夏洛特。依照巴爾扎克的遺願,他的靈柩將被安放在拉雪茲公墓。

人物成就

巴爾扎克的夫人 巴爾扎克的夫人
巴爾扎克的手稿。 巴爾扎克的手稿。

巴爾扎克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國小說一直未能完全擺脫故事的格局,題材內容和藝術表現力都有一定局限。巴爾扎克拓展了小說的藝術空間,幾乎無限度擴大了文學的題材,讓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仿佛與文學的詩情畫意格格不入的東西都能得以描繪。他借鑑了其他文學題材的特點,把戲劇、史詩、繪畫、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入小說創作中,在西方文學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豐富了小說的藝術技巧。批評家泰納稱讚他道:“真正使他成為哲學家,而且超乎一切偉大藝術之上的,是把他的所有作品,連合成一部作品,部部作品都是互相連線,同一個人物重複出現,而彼此關聯……從來沒有藝術家聚積了這么多的光輝於其所要描寫的人物,而且從來也沒有這樣的完美……巴爾札克之所以真正偉大,就在他握住了現實,而且握住了全體,他的偉大的系統,又把他的繪畫有力地統一起來,忠實而且有趣。”

巴爾扎克對現實主義文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對典型人物形象和社會風俗的細緻刻畫,並表達人物性格在社會環境中的變化和發展。他以“編年史的方式”描寫逐年描繪上升中的資產階級對貴族社會日甚一日的衝擊。他所創造的人物高老頭、葛朗台、高布賽克、拉斯蒂涅、呂西安、貝姨、伏托冷等等幾乎已經成為文學史不同類型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樣板形象,對以後的現實主義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人物雖然都很典型,卻並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樣僵化,而是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個人作品

作品一覽
主要側重 作品名稱(寫作時間)
風俗研究 私人生活場景 《婦女研究》(1830年) 《錢袋》(1832年) 《高老頭》(1834年)
《家庭的和睦》(1830年)《貓打球商店》(1830年)《夏倍上校》(1832年)
《三十歲的女人》(1831年~1834年)《入世之初》(1842年)《邦斯舅舅》(1847年)
《貝姨》(1846年)《被拋棄的女人》《無神論者的彌撒》(1836年)
《禁治產》(1839年)《結婚契約》(1835年)《續婦女研究》(1831年)
《兩個新嫁娘》(1842年)
外省生活場景 《歐也妮·葛朗台》(1833年) 《幽谷百合》(1835年) 《幻滅》(1837年~1843年)
《古物陳列室》(1838年)《於絮爾·彌羅埃》(1841年)《獨身者故事》
《比哀蘭特》《巴黎人在外省》《大名鼎鼎的戈迪薩爾》
《老處女》
巴黎生活場景 《費拉居斯》(1833年) 《德·朗熱公爵夫人》 《金目少女》(1834年)
《薩拉金》《紐沁根銀行》(1838年)《塞沙·皮羅多興衰記》(1837年)
《法基諾·加奈》《卡迪央王妃的秘密》《娼妓的奢華與窮困》(1838年)
《這些姑娘是怎樣的愛的》《伏脫冷最後的化身》《流浪的王子》
《実業家》《不自知的喜劇演員》《小有產者》
《現代史內幕》 《十三人故事》
政治生活場景 《恐怖時代的一挿話》 《茲·馬爾卡》(1840年) 《一樁無頭公案》(1841年)
《阿爾西的議員》(1847年)
軍隊生活場景 《舒昂黨的人們》(1829年) 《阿爾西的議員》(1847年)
鄉村生活場景 《鄉村醫生》(1833年) 《村裡的神棍》(1839年) 《農民》(1844年)
《谷間的百合》
哲理研究 《驢皮記》(1831年) 《紅房子旅館》(1831年) 《長壽藥水》(1830年)
《對於絕對的探索》(1834年) 《無人知道的傑作》(1832年) 《改邪歸正的梅莫特》(1835年)
《劊子手》 《徴募兵》 《海濱的悲劇》
《戈爾涅里烏斯老闆》 《加爾文主義的殉教者》 《路行瑞爾的自白》
《兩個理想》 《流亡者》 《路易·朗貝爾》
《塞拉菲達》
分析研究《婚姻生理學》(1828年)《夫唱婦隨》

作品風格

塑造形象

中短篇小說集封面 中短篇小說集封面

從當代風俗史家的角度出發,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交替的歷史時期,《人間喜劇》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這個時期的特徵,是金錢逐漸代替了貴族頭銜。1830年革命以後,金錢統治的威力尤為強大。資產階級以撈錢為生活目標,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來達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詐和暴力進行掠奪。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繪了從拿破崙帝國、復辟王朝到七月王朝這一歷史時期法國社會的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的活動場所,使作品成為一個由兩千多個人物構成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從中可以看出封建主義必然為資本主義所代替的規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弊病。  

英雄人物

巴爾扎克也是拿破崙的熱烈崇拜者。拿破崙的形象在《人間喜劇》中得到多次反映,如在《鄉村醫生》(1833)、《一樁神秘案件》(1841)、《三十歲的女人》(1831-1842)、《夏倍上校》等作品裡。同時,作者也著力描寫了和拿破崙相聯繫的帝國時代軍官的形象。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讚賞的心情描述共和主義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作者筆下,《幻滅》中的米希爾·克雷斯蒂安是一個具有丹東和聖鞠斯特氣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歐洲聯邦制,對歐洲貴族階級威脅很大。1831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時,他和一個普通士兵一樣,在戰鬥中英勇地死去。他的犧牲引起所有認識他的人們的深切哀悼,人們經常懷念他。又如《農民》(1844)中的尼茲龍,是一個農民出身的共和主義老戰士,“堅強得像鋼鐵,純潔得像黃金。”他放棄他在大革命中應得的財產,甘願過貧苦的生活,曾把獨子送到前方去參加保衛祖國的戰爭。因為他憎恨有錢的人,他特別受到農民的愛戴。  

折射社會

作品封面 作品封面

日益得勢的資本主義侵入農村後所產生的變化,在《農民》中得到深刻的反映。《農民》描寫的是貴族大莊園土地所有制和資產階級小土地所有制的衝突,而農民處在這兩種社會力量中間,就像“蟲子夾在錘子和鐵砧之間一樣”。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高利貸商人高貝丹和里谷戰勝了代表貴族大地主利益的蒙戈奈將軍,但是被高利貸商人和富農吸引到這場殘酷鬥爭中來的農民卻毫無所得,他們只不過陷入一種新的奴役,遇到了更狠毒的主人。巴爾扎克在這裡描寫了資產階級革命後農村在地主和資產階級雙重剝削下的貧困狀況、農民對剝削者的強烈憎恨,以及農民由當時的經濟地位所決定的對高利貸商人的依賴關係。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同情的態度描寫了勞動民眾的貧苦生活。在敘述里昂紡織工人起義時,他指出這次起義的正義性和社會原因:“定貨停止的時候,工人因飢餓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時候,他幾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任何一個苦役犯也比他們幸福。”(《紐沁根銀行》)

傅雷翻譯巴爾扎克作品集 傅雷翻譯巴爾扎克作品集

巴爾扎克力圖在《人間喜劇》中概括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全貌,把小說寫成一部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風俗史,但是其中沒有包括“工人生活場景”;三、四十年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在《人間喜劇》中只是得到零星的、間接的反映。巴爾扎克寫了農民的貧困生活和悲慘命運,但他對農民暴動始終採取否定態度,把農民反抗貴族的鬥爭說成是殘忍的、野蠻的報復行為(《農民》)。他讚揚共和主義英雄,歌頌拿破崙的功績,但他對封建貴族的同情也是顯而易見的。他這種複雜的政治態度和思想傾向,正是他那自由化的貴族保皇黨立場的反映,這裡既有封建主義因素,又有資本主義因素。

巴爾扎克著重描敘了物質環境,如住宅、住宅的周圍、城市、街道以及室內裝潢和日常生活用具等。對什麼樣的人就安排什麼樣的環境。浪漫派作家通過大自然描寫來抒發人物的內心感受,巴爾扎克則藉助於物質環境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但有時也不免失之煩瑣),這是巴爾扎克一個獨創的手法。他把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的作品暴露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膿瘡潰瘍,指出資產階級如何仇視人類感情和才能的正常發展,使人們陷於良心泯滅、道德墮落的境地。一部《人間喜劇》事實上就是一部對資產階級社會的控訴書。  

人物模式

莎士比亞悲劇影響

巴爾扎克描寫的情慾人物與莎士比亞的激情人物相似。他們都擅長描繪各種激情。在莎士比亞筆下,他的著名典型具有偏執狂式的激情,哈姆雷特的復仇心理,麥克白的野心,奧瑟羅的嫉妒,李爾王的父愛,伊阿古的陰險,苔絲狄蒙娜的溫順,麥克白夫人的兇殘,理查三世的殘暴,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專情,安東尼的貪色,等等,這些激情在人物身上超過和壓倒了其它感情,造成種種損害和痛苦,他們是人性原發感情的爆發,具有強大的原始力量,把人物引向毀滅自己或損害別人的悲劇結局,讀來撼人心魄。

莫里哀喜劇人物影響

莫里哀筆下的人物,都是單一性格,作者採取了喜劇的誇張手法來刻畫人物身上某種單一的吝嗇、虛偽、盲從、虛榮等情慾,以此表現社會的眾生相和醜惡面。用莫里哀自己的話說就是,暴露本世紀人的缺點,莫里哀所寫的人物沒有一個不會在街上遇到。巴爾扎克深受其影響。

但丁《神曲· 地獄篇》影響

但丁《神曲》描寫了人類的種種情慾泛濫給人類帶來的苦難,人類因經受不了情慾的誘惑而遭受苦難,在痛苦與迷惘中掙扎,在地獄與煉獄裡遭受懲罰和經受考驗。帶給人類災難的是人類自身性格的弱點和人類的種種欲望。 巴爾扎克說過:“但丁的天堂,這種理想的崇高表現,這種永恆的蔚藍色彩,在心靈中並不存在,向生活的各種事物去索取它,這種欲望任何時候都是違反自然的。”巴爾扎克否定了人間有但丁的“天堂”,而認為“地獄”的存在才是自然的。

人物再現手法

人物再現手法是巴爾扎克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

人物再現有多種形式:一是小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覆出現,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現過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說中反映他們的不同經歷,最後構成這個人物的完整形象。這是一種主要的再現手法;二是通過小說人物的敘述,說明小說所發生的事在社會上屢見不鮮,而這些事例都散見於其他小說之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來;三是並列出同一階層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說人物的性格作一對比,而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說中出現的。

個性典型

巴爾扎克強調藝術家要創造偉大的典型,通過典型去反映現實,人物要典型化,典型要個性化。

關於如何塑造典型,巴爾扎克指出:“為了塑造一個人物,往往必須掌握幾個類似的人物”;文學採用的也是繪圖的方法,它為了塑造一個美麗的形象,就取這個模特兒的手,取另一個模特兒的腳,取這個的胸,取那個的肩”(《“古物陳列室”、“岡巴拉”初版序言》),對這種“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作法,使作家筆下的人物從肖像到性格都具有鮮明、突出的特點,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巴爾扎克象素描家一樣,只需寥寥數筆就能把人物的外形特徵勾畫得惟妙惟肖,而且與其內在性格相得益彰。在《高老頭》中,重要人物如伏脫冷,次要人物如伏蓋太太,都是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在性格塑造上,他既注意把握人物的本質特徵,又賦予人物鮮明的個性,使形象栩栩如生,面目各異。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就是既有共同點,又絕不會被混淆的人物。大女兒由於混入了貴族圈,因而高傲、跋扈,二女兒由於還被排擠在上流社會之外,又遭到情人的遺棄、丈夫的虐待,因而陰鬱、傷感。同樣敲詐父親的錢財,前者是毫奪,後者是巧取。作為藝術形象,都是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典型。

歷史評價

社會評價

電影《巴爾扎克》 電影《巴爾扎克》

1883年,法國文學家協會為紀念巴爾扎克對法國文學所作出的豐功偉績,也為感謝他為保護文學創作者的權利和為促成建立文學家協會所作出的積極努力,決定出資為他雕刻一尊紀念像。第一位雕刻家未能完成任務於1891年謝世。後來羅丹被選定繼承這一重任。在長達7年的工作中,羅丹多次改變自己的構思,最後決定了一種他認為最能表現巴爾扎克特點的神態:翹首天空,髮絲散亂,身體被寬大的睡袍裹住略向後傾。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濃厚浪漫情調的偉大作家,一邊因奢華的生活而負債累累,一邊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創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學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層出不窮,而作品更被譽為“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在他逝世時,文學大師雨果曾站在法國巴黎的濛濛細雨中,面對成千上萬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評價道:“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巴爾扎克以自己的創作在世界文學史上樹立起不朽的豐碑。  

作家評價

巴爾扎克全集書冊 巴爾扎克全集書冊

戈蒂耶是第一個站出來熱情地讚揚巴爾扎克的天才。此後喬治·桑、波德萊爾、福樓拜、左拉對他讚譽有加。

人道主義鬥士法朗士對文體非常苛求,他深情地說:“他是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的洞察入微的歷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於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從舊制度向新制度的過度”,特彆強調:“從塑造形象和深度來說,沒有人能比得上巴爾扎克。”

後來的作家莫洛業說:“巴爾扎克不僅僅是十九世紀的優秀作家,他堪稱最偉大的小說家,這在今天幾乎是一致的看法。”

莫里亞克指出:“《人間喜劇》是神書,是巴爾扎克人物之林的條條大道。”

左拉:“幾乎常常是青銅的,大理石的,既做的很多,又很堅固。”

泰納《巴爾扎克論》:“金錢問題是他最得意的題目……他的系統化的能力和對人類處的明目張胆的偏愛創作了金錢和買賣的史詩。”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雕像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雕像

巴爾扎克的創作為小說開闢了一個新天地,使小說獲得了空前的表現力。 他藝術氣魄宏偉,生氣勃勃,和顯示生活一樣豐富多彩,卻比現實更加集中、凝練和強烈。

勃蘭兌說:“巴爾扎克雖是個拙劣的文體家,卻是一個最上流的作家。”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給予巴爾扎克以很高的評價。馬克思認為巴爾扎克是一位“對現實關係具有深刻理解”的著名作家,恩格斯寫道:“不錯,巴爾扎克在政治上是一個正統派;他的偉大的作品是對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的輓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滅亡的那個階級方面。但是,儘管如此,當他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貴族男女行動的時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諷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經常毫不掩飾地加以讚賞的人物,卻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對頭,聖瑪麗修道院的共和黨英雄們,這些人在那時(1830-1836)的確是代表人民民眾的。這樣,巴爾扎克就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從而把他們描寫成不配有更好命運的人;他在當時唯一能找來未來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這樣的人,——這一切我認為是現實主義的最偉大勝利之一,是老巴爾扎克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恩格斯認為他的輝煌巨著《人間喜劇》是“現實主義的最偉大的勝利”,“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在表現手法上“除了細節真實外,還更真實地再現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我從這裡(《人間喜劇》),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的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上學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裡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巴爾扎克作品的深刻性由此可見。

在葬禮的儀式上,他的朋友維克多·雨果為這位天才獻上了悼詞:“……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非常充實,他的作品比數不清的日子還要豐富。悲哉!這位力量驚人、從不疲倦的工作者,這位哲學家,這位思想家,這位作家,這位天才,在我們中間經歷了所有偉人都不能避免的那種充滿風暴和鬥爭的生活。今天,他在平和寧靜之中安息了。現在,他超脫了一切爭吵和仇視。在同一天,他進入了墳墓,但也進入了榮譽境界,他將繼續在飄浮於我們頭頂的雲層上面,在我們祖國的眾星中間閃耀光芒……”

巴爾扎克在政治上是一個正統派,他的偉大的作品都在注意要滅亡的那個階級方面,但是儘管如此,當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貴族男女行動的時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諷刺是空前辛辣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