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徵
其一,禮儀具有普遍性。在任何國家,任何場合,任何人際交往中,體現個人(國家)的素質,所以人們都必須自覺地遵守禮儀。
其二,規範性。講究禮儀,必須採用標準化的表現形式才會獲得廣泛的認可。
其三,對象性。在面對各自不同的交往對象,或在不同領域內進行不同類型的人際交往時,往往需要講究不同類型的禮儀。
其四,可操作性。在具體運用禮儀時,"有所為"與"有所不為"都有各自具體的、明確的、可操作的方式與方法。
其五,有豐富性,每個國家都有都有不同的文化,所以有不同的禮儀。
禮儀原則
在社交場合中,如何運用社交禮儀,怎樣才能發揮禮儀應有的效應,怎樣創造最佳人際關係狀態,這同遵守禮儀原則密切相關。
真誠尊重的原則
蘇格拉底曾言:“不要靠饋贈來獲得一個朋友,你須貢獻你誠摯的愛,學習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可見在與人交往時,真誠尊重是禮儀的首要原則,只有真誠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誠尊重,方能創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係,真誠和尊重是相輔相成的。
真誠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待人真心實意的友善表現,真誠和尊重首先表現為對人不說謊、不虛偽、不騙人、不侮辱人,所謂“騙人一次,終身無友”;其次表現為對於他人的正確認識,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真誠的奉獻,才有豐碩的收穫,只有真誠尊重方能使雙方心心相印, 友誼地久天長。
當然真誠尊重是重要的,然而在社交場合中,真誠和尊重也表現為許多誤區,一種是在社交場合,一味地傾吐自己的所有真誠,甚至不管對象如何;一種是不管對方是否能接受,凡是自己不贊同的或不喜歡的一味的抵制排斥,甚至攻擊。如果在社交場合中,陷入這樣的誤區也是糟糕的。故在社交中,必須注意真誠和尊重的一些具體表現,在你傾吐衷言時,有必要看一下對方是否是自己真能傾吐肺腑之言的知音,如對方壓根兒不喜歡聽你的真誠的心聲,那你就徒勞了。另外,如對方的觀點或打扮等你不喜歡、不贊同,也不必針鋒相對地批評他,更不能嘲笑或攻擊,你可以委婉的提出或適度的有所表示或乾脆避開此問題。有人以為這是虛偽,非也,這是給人留有餘地,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表現,自然也是真誠在禮貌中的體現,就像在談判桌上,儘管對方是你的對手,也應彬彬有禮,顯示自己尊重他人的大將風度,這既是禮貌的表現,同時也是心理上戰勝對方的表現。要表現你的真誠和尊重,在社交場合,切記三點:給他人充分表現的機會,對他人表現出你最大的熱情,給對方永遠留有餘地。
平等適度的原則
在社交場上,禮儀行為總是表現為雙方的,你給對方施禮,自然對方也會相應的還禮於你,這種禮儀施行必須講究平等的原則,平等是人與人交往時建立情感的基礎,是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的訣竅。平等在交往中,表現為不要驕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視一切,目空無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職業、地位、權勢壓人,而是應該處處時時平等謙虛待人,唯有此,才能結交更多的朋友。
適度原則即交往應把握禮儀分寸,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情境而行使相應的禮儀,如在與人交往時,既要彬彬有禮,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熱情大方,又不能輕浮諂諛;要自尊卻不能自負;要坦誠但不能粗魯;要信人但不能輕信;要活潑但不能輕浮;要謙虛但不能拘謹;要老練持重,但又不能圓滑世故。
自信自律原則
自信的原則是社交場合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原則,唯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自信是社交場合中一份很可貴的心理素質。一個有充分自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強者不自慚,遇到艱難不氣餒,遇到侮辱敢於挺身反擊,遇到弱者會伸出援助之手;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就會處處碰壁,甚至落花流水。
自信但不能自負,自以為了不起、一貫自信的人,往往就會走向自負的極端,凡事自以為是,不尊重他人,甚至強人所難。那么如何剔除人際交往中自負的劣根性呢?自律原則正是正確處理好自信與自負的又一原則。自律乃自我約束的原則。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在心中樹立起一種內心的道德信念和行為修養準則,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嚴以律己,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擺正自信的天平,既不必前怕虎後怕狼的缺少信心,又不能凡事自以為是而自負高傲。
信用寬容的原則
信用即就講究信譽的原則。孔子曾有言:“民無信不立,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強調的正是守信用的原則。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在社交場合,尤其講究一是要守時,與人約定時間的約會,會見、會談、會議等,決不應拖延遲到。二是要守約,即與人簽定的協定、約定和口頭答應他人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所謂 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場合,如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許諾他人,許諾做不到,反落了個不守信的惡名,從此會永遠失信於人。
寬容的原則即與人為善的原則。在社交場合,寬容是一種較高的境界,《 大英百科全書》對“寬容”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寬容即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寬容是人類一種偉大思想,在人際交往中,寬容的思想是創造和諧人際關係的法寶。寬容他人、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千萬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甚至咄咄逼人。總而言之,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一切,是你爭取朋友的最好方法。
禮儀慣例
俗話說:“禮輕情義重”。在必要時候送一些禮物給對方,是公關活動的一項內容。
饋贈要注意時間,要把握好時間和機會,最好能在傳統的饋贈時間。傳統的饋贈時間有以下幾個:
第一,傳統的節日或重大紀念日。我國的傳統節日如 春節、元宵節、中秋節、元旦等。重大的紀念日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
第二,廠慶、校慶等。在這樣的日子饋贈禮物給對方,能表達自己的一份祝福。
第三,老人的誕辰或孩子的生日。
第四,一些富有意義的活動。如:職工大會、聯歡會、表彰會等。
饋贈要注意禮物的選擇。選擇禮物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或場合。如給孩子可送些糖果或玩具等,給老人可送些壽糕或保健用品等;給病人可以送些食品、花束等;廠慶、酒會、招待會可送些花籃、花束等;逢新年、聖誕節,可送年曆、煙、酒、糖、茶等;而到外地出差或從外地歸來,則可適時地送些當地的土特產,如 北京的果脯、新疆的葡萄乾、沿海的海產品等。
饋贈時要注意方式,饋贈的禮品要用禮品紙包裝。禮物一般應當面贈送,但像祝賀節日、贈送年禮等,可派人送上門或郵寄。
當代流行的花語。送花已漸漸地成為一種時尚,與此相聯繫,在國際上也形成了公認的花語,即各種花所代表的含義。如:玫瑰代表愛情,紫羅蘭表示誠實、樸素,白菊代表真實, 白桑表示智慧,松柏表示堅強偉大,竹子表示虛心正直,橄欖表示和平,百合花表示 高潔,康乃馨象徵母親,牡丹花象徵富貴,菟絲花表示戰勝困難,萬年青表示友情長存等等。所以,送花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送不同的花束。如探望病人時,多用紅罌粟和野百合花組成花束,表示祝他早日康復;勉勵別人時,常用鳥不宿、紅丁香、菟絲子組成花束,表示願君成功;送別親友時,常用松枝、胭脂花組成花束,表示友情長存。
商務往來中的交際禮儀
在現代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中,商務往來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和學習一些商務往來中的禮儀知識。但是,商務活動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的範圍也十分寬廣,商務活動中的禮儀知識是非常多的,並且各個國家也還有各自的特殊禮儀要求。因此,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一一講到,這裡只就一般性的、最常用的、國際通行的一些禮儀知識做些簡要的介紹。
第一,在初次商務活動中,必須深入了解對方。這裡所說的商務往來,不是指一般的商業零售活動,而是指商務活動中的批發商與銷售商、商場、商店和商業公司與生產企業或公司間的買賣活動。了解對方的方式很多,如交談、詢問、調查、查找有關資料、實地考察、通過有關部門查詢等。通過這些方式,掌握對方目前的經營狀況、信譽程度、地理位置、交通狀況、發展潛力、發展規則等。對商家來說,還要特別注意了解廠家的產品質量、花色品種、成本情況以及數量等。有人認為,商務活動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什麼禮儀可講。這種認識是浮淺的,是因為對禮儀缺乏認識。事實上,大宗的商務活動,錢與貨的易位不是同時進行的,中間還有一個很大的 時間差,即使是錢與貨的易位同時進行,商品買賣實質上是人們行為的交換,是當事人的行為交換,是勞動的交換,所以必須體現出人們相互間的各種關係來,這樣就必須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平等、互惠互利,這本質上就是禮儀的要求。
第二,商務洽談中,必須按章辦事,千萬不可感情用事。有些人認為是認識的人、了解的人、或是老同事、老部下、老上級、老朋友、老相識,鄰居、鄉親或者是經過熟悉人介紹、引薦來的,就有求必應,滿口承諾,不好意思拒絕,也不好意思提出一些條件,更不好意思提出簽訂契約之類的事情。這些都是感情用事的表現。商務洽談中所涉及到的一切實質內容,必須從商業活動的實際出發,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不能遷就,不能簡單從事,更不能圖省事而簡化手續。洽談之前要做好準備,有關的資料要預備齊全,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必須反覆思考成熟,細節問題也不能忽略。在商務活動中,不要崇洋媚外,也不能輕信漂亮的言詞,一切以事實為根據按規律進行。
第三,商務進行過程中,必須按約辦事,信守承諾。如果遇到重大突發事件,必須更改契約時,要事前與對方協商,取得對方的同意,最好要有書面材料或文字為據。信譽是商務活動的核心,也是商務往來中禮儀修養的關鍵點。無信譽的商務活動只能是一槌子買賣,而且僅這一槌子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失敗。要樹立信譽高於一切的觀念,寧可賠本,也要堅守信譽,只要信譽在,這次虧了本,下次就有可能賺回來,或許還會賺得更多。如果失去了信譽,在短時間裡是無法再重新樹立起來的。所以,商務活動中的信譽比賺錢更重要。
第四,商務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進行商務談判時,按照事前約定的時間,必須準時到達洽談地點。這可是分秒必爭的事,千萬不能馬虎。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就是由於耽誤了幾分鐘時間,一大筆生意就被別人搶走了。在商務進行過程中,時間觀念必須恪守不移,什麼時間發貨,什麼時間付款,必須按照契約規定嚴格遵守,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萬一出現特殊情況,貨或款要拖延幾天,就要主動要求按照契約規定接受罰款處理或賠償。
第五,文明經商是商務活動中的又一個重要問題。當然,文明經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包括的內容很寬,這裡主要指狹義而言,即舉止文雅,行為文明,語言得體。前幾年報端曾經披露過這樣一條訊息,說某一家鄉鎮企業的廠長與外商洽談一筆生意,本來生意已經基本上談妥了,但是,由於這位廠長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當著外商的面隨便吐了一口痰,外商立即要求終止談判,好端端的一筆生意最終因為一口痰而告吹。我們中國人的隨地吐痰,隨地丟棄廢物的習慣很不好,有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形象,應該在商務活動中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克服和改正。
電話中的現代交際禮儀知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的信息量猛增,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電話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充分利用這個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對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應該人人學會熟練地使用電話,有禮貌地、文明地通過電話與各方面的人士取得聯繫,這就需要了解一般性打電話的禮儀知識和規矩。
第一,給某人打電話時,要事前做好準備,想好要說的事情。比如要談一筆生意,從何處說起,用什麼方式交談,說到什麼程度,還要估計對方的情況,考慮好應變的方法等,這樣才能用儘可能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目的,而不浪費對方的時間。
第二,在電話里說話和平時說話沒有什麼不同,就一般的電話設施來說,雖然打電話雙方只能聽到聲音,而看不見形象,但是雙方都能感覺得到,所以,打電話時,也要面帶笑容,語氣要溫和、緩慢,口齒要清楚,語言要簡潔,第一句話要說“您好”,緊接著進入正題。如果是代表單位或公司打電話,就要說明白領導的意圖和目的,或者廠長、經理、主任、書記有什麼具體要求、希望。最後要把重要內容確認一下,或者必要時錄下音來,然後再結束通話。
第三,持電話時要輕,一般情況下要等對方先放下電話機後,你再輕輕掛斷電話。特別是與長輩、領導、女士通話後,一定要等他們掛斷電話後,你再輕輕放下話筒。
第四,接電話時,要用溫柔的語調先說“您好”,再問是哪位?找誰?或某單位?如果被找的人正巧不在,就說明情況,問一下有什麼重要事情,要不要傳達或留一字條等。
第五,一般情況下,電話鈴響三遍後立即接通,且在鈴響的間隙拿起話筒。如果電話鈴響了好幾遍之後接通時,就要先說“久等了”、“對不起”之類的抱歉話。如果在接電話的過程中,有緊急事情插入時,要向對方說:“對不起!稍等”,然後可以用手按住話筒,以免傳到對方。電話不清楚時,不要大聲吼叫,要把說話的速度放慢,口齒再清晰些。有些人打電話時,出現聽不清楚或者有雜音時,就用手使勁拍打電話機,這個做法和習慣不好,如果電話機有毛病時,可以立即修理,等故障排除以後再打。通話結束時都要說“再見”、“謝謝”之類的禮貌語。
餐桌上的交際禮儀
第一,入座的禮儀。我們把座位分為上座和下坐,下座在門旁,而上座在其對面。上座通常坐長者或貴賓,身份、地位較低者坐在靠近下座的位子。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裡,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現在商海如潮湧,很多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成的,所以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第九,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
總之,和客人、長輩等眾人一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鬆、愉快、氣氛和諧。我國古代就有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這裡說的進餐禮儀就是指吃相,要使吃相優雅,既符合禮儀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國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男女交往的禮儀和藝術
男女異性間的交往,首要問題是要有一個正常的心態。和比自己年紀大些的異性交往,就如同是自己的師長、兄長、大姐;同自己年紀相當的異性交往,就如同是自己的同學、同事、戰友、兄弟、姊妹;和比自己年紀小些的異性交往,就如同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不論是與什麼樣的異性交往都要大方、自然、有禮貌和有分寸的熱情。有些人與異性交往就表現出拘謹的樣子,有些人與異性交往則表現出冷淡的樣子,有些人與異性交往表現得過於熱情,這些都是不恰當的,既不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習慣,也不符合現代國際間通行的禮儀要求。應該怎么做?下面分兩個方面簡單加以敘述。
女士的禮儀修養
第一,女士要莊重、沉穩,切不可輕浮、隨便。這是有教養、有知識的女性共有的特點,也是禮儀修養的要求。不管與什麼樣的男士交往,這一點是絕對需要的。有些女性見到男士後,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的樣子,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女士與男士交往分寸感要強。這裡所說的分寸感就是指要掌握一定的度,以合適為好,不要太熱情,也不要太冷淡。即使是熟悉的人,或者關係親密的人,但在公共場合交往時,也不要表現出親密無間的樣子,更不要給別人以親昵的感覺,以免給別人造成錯覺,留下難以挽回的不良印象。
第三,女士得到男士的照顧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明察秋毫,弄明白男士是出於禮儀還是有其他什麼用意,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恰當處理。
第四,女士要自尊自愛,要光明正大,自強不息,工作中不要挑肥揀瘦,拈輕怕重,隨便把 重活推給男士,使男士產生反感。女士也不要輕易給男士增添麻煩或造成額外的負擔,也不要隨便接受男士的邀請或約會,一般不要隨便與男士一起進餐,更不要讓男士掏錢請客,俗話說,好吃難消化,謹防出現不良後果。
第五,要公私分明,在辦公室里,在工作時間就專心致志地辦理公務,私人的事不要在工作時處理,特別是與男士有私事商量不要在公眾面前進行。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培養事業心和責任感,與可信賴的男士多交往,在交往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第六,青年女性,或大中專女學生與異性交往要保持自己的年齡特徵,即純樸、自然、大方、活潑的本性,切忌弄虛作假和裝腔作勢。有些女青年喜歡把自己打扮得艷麗出眾,與異性交往就表現出矯揉造作,賣弄風情的樣子,正直的男性是很討厭這種做法的。有的女學生把自己打扮成貴婦人的樣子,與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稱,給人以老練油滑的感覺,是不可取的。
男士的禮儀修養
第一,男性一定要正直、正派,使人感到你是一位一身充滿正氣的人,這樣就會自然、大方地和女士交往,如果是照顧女士就必須從禮儀出發。當然具體做法還要根據當時當地的客觀情況恰當處理,我國與外國不同, 美國和阿拉伯國家也很不一樣。就國內來說,大城市與小城市不同, 城市與農村就更不相同了。因此,在原則上,要把國際通行的禮儀要求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結合起來,在具體實施上要區別對待,例如進出門,要把女士讓在前面,上下車為女士打開車門,在使用體力的情況下把輕活讓給女士等,都要根據當時的環境而恰當處理。
第二,男士要把信譽放在第一位,說話算數,辦事負責,工作認真,與女士交往要謙虛、和氣、有禮貌、有責任感,這樣就會取得女士的信任。清朝的李子潛編寫的《弟子規》一書中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不僅說話必須講信用,而且任何時候都不得有詐與妄的行為。交待事情必須說得清清楚楚,便於女士理解和幫忙。
第三,大度是男性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從大處著眼,目光遠大,胸懷大志,不計較小是小非,寬厚待人,這樣就很能贏得周圍人們的好感,更會獲得女性的讚賞和親近。
第四,男性要剛柔相濟,根據具體情況和環境,該剛則剛,該柔則柔,大事清楚,小事糊塗,尤其與女性交往和接觸,必須善於體察其實際情況和需要,以禮相待,給與必要的關心、照顧。
約會中的交際禮儀
第一,不論是什麼性質的約會都要事先商定好,把約會的時間和地點確定下來,最後在約會前夕再互通電話確認一下時間和地點,並且問明白行走路線。
第二,如果是對方提出的約會要求,目的和內容不清楚時,就要問一下有什麼事,要不要事先準備些什麼東西。如果是自己主動提出來的約會要求,就要向對方說明白約會的用意,請對方事先做些什麼準備,帶些什麼東西,使約會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其效果必然是較好的。如果對方有拒絕之意,就不要勉強,為難對方,可以有禮貌地問問以後什麼時候方便再進行約會,並表示歉意。
第三,赴約時,必須準時到達約會地點,最好能提前幾分鐘,如果有什麼特殊情況遲到了,就要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請對方諒解。
第四,赴約時,必須服飾整潔合體,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如季節、早晚、約會場所、約會對象等進行簡單的化妝和修飾,如果是男士,就需要刮鬍子,理理髮,剪剪指甲,擦擦皮鞋之類;如果是女性的話,除了把頭髮理好之外,還需要適當抹些口紅、擦些粉之類。
總之,依據約會的具體情況,事先做好準備,把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位置,使約會在有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不僅使約會雙方都能在良好的氣氛中進行,而且使約會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
書信交往中的交際禮儀
第一,要按照書信規格寫信,即抬頭要頂格寫尊稱,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問候語,下面一段才是正文,正文寫完後,要寫上期望或祝賀的話語,最後才是寫信人的落款和時間。有些人寫信易忘記寫時間,這是不應該疏忽的。如果信寫完以後又想起了什麼事需要寫在信里去的話,就在信的最後加一個附言,把要補充的話寫上去。外文書信與中文書信的內容要求是完全一樣的,格式上有所不同。如果要用外文寫信,就要根據該國文字的常規要求和書信規格進行書寫,不要隨心所欲。
第二,一般書信內容要求把想要說的事情說清楚,把要想說的話都寫上就可以了,只要收信人能讀懂你寫的全部意思就算達到了目的。如果是商務往來和其他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在內容的敘述上就要講究一些,把重要的因素必須全部包括在內容中,不得遺漏。例如商業往來方面的業務信函,就要說明商品名稱、牌號、規格、數量、質量、價格、起運時間、出廠時間、契約簽定情況或規定,交付款項的時間、地點、方式,運輸過程中的保護、保險、到貨時間、提取方式,萬一發生意外之後如何賠償等。並且商務和其他經濟業務方面的往來信函要留下底稿,收到來函要妥善保存,以便將來查詢,萬一出現什麼問題就有可靠的證據。
第三,如果是傳達信息、聯絡感情等方面的書信,要做到及時、準確,感情表露要恰當,遣詞造句要和緩,字要書寫工整,不要出現錯別字,以及造成收信人的誤解和不悅。
第四,寫信時禁忌用紅筆或鉛筆,私人的書信最好不用列印的字,如果是公函可以列印,但是末尾的簽字必須用手親筆書寫。信不能開著口子發出去,如果是請人代信的話,就要開著口子當面交給代信人,以示信任。如果別人讓你代信時,就要當面把開口信封好,以表示謹慎、認真。
第五,信寫完以後,一定要檢查一下,至少閱讀一遍,看看有無遺漏、錯別字等,如果有,就要糾正過來。遺漏的意思和話寫在附語裡,附語寫多少都無關緊要。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即在同時寫幾封信時,就要把信封和信紙(內容)一定弄正確,不要張冠李戴,把給老王的信寄給老張,而把老張的信又寄給老王,一錯就必然是兩個同時錯,在現實生活里經常出現這樣的馬虎事,關鍵還是沒有足夠的警惕,注意不夠所致。
第六,關於信封的書寫,傳統禮儀中收信人的名字後面要寫“同志”,因為這不僅是給郵遞員看的。但是在現實生活里,人們不大願意接受,尤其是給領導、長輩寫信時,名字後面寫“同志”二字感到難下筆。主張從禮儀的原則出發,應該靈活機動,不必強求一律。
與鄰里相處和往來的禮儀
第一,從思想上要重視與鄰里和睦相處與友好往來。不論生活在哪裡,總是離不開鄰里相處,常言道: 遠親不如近鄰。鄰居相處一般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做到和睦共處。由於鄰里靠近,免不了你來他往,這就需要以禮相待,以禮相交,相互關照,相互謙讓,和善相處。
第二,鄰里之間每次相遇都要親切地打招呼,相互尊重生活習慣,防止互相干擾。特別是有上夜班的人,或者有什麼特殊情況時,就需要保持安靜、相互照應。鄰居家的一草一木、小動物、小孩子等都要如同自己家的一樣愛護。離家外出時要招呼一聲,請鄰居幫忙照看一下家庭,回來時可以買點紀念品作為禮物送上。
第三,借東西要及時歸還,如有損壞要說明情況,最好不借貴重的東西。鄰里有事要相互幫忙,如送病人去醫院,搬運較重的東西,農村裡的蓋新房、婚喪嫁娶等,都要相互幫助,應酬、祝賀,多說些祝福和安慰的話。經常幫助鄰居幹些瑣碎的雜活,像幫鄰居把牲口趕到泉上去飲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