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駿棗

交城駿棗是全國四大名棗之一。

概述

肉質細而鬆脆,味甜汁多,一九八七年上過國宴,一九九零年被選定為亞運會特供果品,一九九七年榮獲澳門首屆國際醫藥、營養、保健產品博覽會“國際最高金獎”,一九九七年中國第三屆農業博覽會和一九九九年中國國際農精品博覽會兩次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交城駿棗譽滿三晉,名揚九州,蜚聲海外。

栽培歷史

遠在兩千多年前,境內即有棗樹生長。《戰國策》記云:“北有棗栗之利,民不田
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矣。”交城地處北地,可知植棗之歷史悠久。漢唐時期,境內棗樹多生於平川及邊山一帶。1983年秋,瓦窯白家梁漢墓曾出土棗核、桃核數十枚,棗核為駿棗核,形狀大小大致與現代相同。成書於漢代的《神異經》亦記載:北方荒中有棗林......。與史實相符。唐宋時期,交城邊山、西社接岔一帶棗樹茂密成林;元代,境內大棗成為皇家貢品,《元一統志》記雲;交城縣,貢品為“棗綿”。明清時期,據縣誌圖載,城區南北一帶均植有棗樹,而且植株高大。民國時期,瓦窯駿棗首次參加法國巴黎萬國博覽展,走向世界。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泰民安,五十年代末。全縣棗樹約2.3萬株,僅城關邊山,即有棗樹1萬餘株,年產鮮棗40萬斤,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瓦窯村棗種先後進入原蘇聯及阿爾巴尼亞地區。七十年代初期,先後在北京、廣州、太原等地多次參加展覽,盛名遠播。七十年代中期,由於在農業方針上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忽視棗樹栽培,一些農村將田中棗樹砍去,致使棗樹數量大減。八十年代,農村實行土地承包制,棗樹隨責任田落實到戶,才受到有效保護。邊山家庭院落亦移植栽培,棗樹數量始逐漸回升。進入九十年代,交城縣委、政府大力推行棗樹矮密豐栽培技術,積極推進紅棗產業化的進程。到目前全縣擁有駿棗樹近2.5萬畝,其中矮密豐2萬餘畝,掛果面積1.7萬畝,年產鮮棗800多萬斤。
交城駿棗是全國四大名棗之一,一九八七年上過國宴,一九九零年被選定為亞運會特供果品,一九九七年榮獲澳門首屆國際醫藥、營養、保健產品博覽會“國際最高金獎”,一九九七年中國第三屆農業博覽會和一九九九年中國國際農精品博覽會兩次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交城駿棗譽滿三晉,名揚九州,蜚聲海外。

分布狀況

境內棗樹多分布於海撥750米至850米之間的地帶,區內多年均氣溫10度,多年均降水量475.6毫米,極端最高溫度38℃,極端最低溫度-20度,土壤以黃色壤土較多,粘土、沙土較少。城關區內棗樹集中分布於瓦窯、田家山、坡底、磁窯邊山4村,洪相區內棗樹以廣興、洪相、成村、安定較多;段村區內、義望區內亦有少量栽培;嶺底區內與西社區內分布集中於東西兩溝、接岔地帶。據統計,僅城關邊山4村株數占到全縣24%以上,品質以瓦窯、磁窯2村最佳。

主要特徵特性

樹勢強健,樹體高大,樹冠多呈圓頭型;盛年期樹最高達15米,冠徑10米左右,根系發達,抗寒抗旱,抗病性強,適應性廣,豐產性好。豐收年最高株產鮮棗160餘公斤;矮密豐棗園樹高2.5米左右,畝產可達500-1000公斤,樹皮粗糙,呈黑褐色;葉片呈長卵形,葉長一般為6─7厘米,最長10厘米;果實呈圓柱形,橫徑一般5─6厘米,單個均重22克,最大重量40余克,縱徑8厘米。果肉呈白色或淡綠色,肉質細而鬆脆,味甜汁多,生食、制乾、加工均可,品質優良。瓦窯駿棗“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享有“棗中王”之盛名。成熟期9月上中旬。
果實皮薄肉厚,質脆味甜,可食部分占96.5%,鮮棗含糖量28.7%,含酸量0.4543%,維生素C430.2毫克/百克;乾棗含糖量71.57%,含酸量1.58%,蛋白質3.2%左右,脂肪0.4%左右,維生素C16毫克/百克。此外,含有磷、鐵、鈣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元素和維生素P、維生素A、維生素B及環磷酸腺苷等物質。棗肉可提取食用香精,又可人藥,有補血益氣、安神養胃、健脾抗癌之功能。[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