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大橋歷史
早在1924年,軍閥混戰,由於戰爭需要,當地軍閥曾在吉安上新碼頭至河東浮頭村 的贛江上架設了一座浮橋,這便是吉安贛江上最早的橋。然而這座浮橋搭建的當年就被拆除了。抗戰期間,當時的江西省政府遷至泰和。泰和縣成了江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員往來頻繁,僅靠永昌渡口難以承受。為適應戰時省會交通需要,偽省政府於1939年3月在泰和縣南門修建了一座木橋,該橋由木橋、跳板、浮橋三部分結合組成,木橋長400米,人來人往雖然較方便,但很危險,後被洪水沖毀,也沒有再修復。解放後,黨和政府在百廢待興、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1950年修復吉安至南昌、吉安至贛江等幹線公路,由於贛江的阻隔,吉安通南昌的客貨汽車須經吉水縣朱山橋汽車渡口才能到達目的地。由於那時的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朱山橋渡口渡輪馬力小、載重能力低,來往車輛往往不是因洪水中斷交通而誤事,就是由於枯水限制了輪渡航行而出現排成長龍等渡現象,貨主、司機、旅客叫苦不迭。建橋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民眾的一致呼聲。在上世紀60年代末,為發展交通運輸,改善吉安的交通條件,當時的地、市(原縣級吉安市,下同)政府在10年動亂時期,排除萬難,積極籌建吉安的贛江大橋。1969年3月27日,大橋終於在白鷺洲下游破土動工。參加建橋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民工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克服了文化大革命動亂的干擾和原材料的困難以及洪水等自然災害的衝擊,於1970年5月1日竣工通車,命名為“井岡山大橋”。井岡山大橋全長1090.26米,橋面寬9米,工程總投資782.2萬元(當年價),大橋兩端各設兩座四角崗樓,飾以紅旗、紅字浮雕,並書寫著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大字,34根紅纓槍的燈柱,再現了井岡山鬥爭的烽火歲月,甚為壯觀。井岡山大橋建成通車,打通吉安往北的通道,結束了吉安市贛江無橋的歷史,實現了從浮(木)橋到永久性橋樑的歷史跨越。
特殊意義
井岡山大橋是"文革"特定時期的特定歷史產物,正如當年井岡山大橋建橋指揮部印製的《簡介》所說:“英雄的井岡山兒女發揚自力更生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經過一年來的艱苦奮鬥,在巍巍井岡山下,滔滔贛江水上,架起了一座雄偉壯麗的井岡山大橋。這是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是毛澤東思想又一曲響徹雲霄的凱歌!是落實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偉大戰略方針的又一豐碩成果!”井岡山大橋飛架贛江南北,成為當時文革時期北通南昌、南通贛州的交通紐帶。在大橋兩瑞的橋頭堡上,寫有毛澤東詩詞《西江 月·井岡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大字,橋頭堡頂端高聳鋼槍紅旗,據《簡介》闡釋:“標誌著毛主席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偉大真理象光芒萬丈的燈塔,指引著全中國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為徹底埋葬帝、修、反,打出一個沒有帝國主義、沒有資本主義、沒有剝削制度的新世界而英勇奮鬥!”
大橋風範
井岡山大橋橋頭堡、欄桿和燈具設計為著名建築師蔡希熊大師,他儘可能把一些當年的政治語彙進一步形象化,溶入到大橋醒目之處。如橋上的紅纓槍燈和毛主席語錄牌、橋欄桿的三種花飾,內容為“十萬工農下吉安”、“井岡山紅旗飄萬代”、“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可惜語錄牌和橋欄桿花飾以及引橋部分的紅纓槍燈現已拆除。在我國現存的“文革”建築代表作中,井岡山大橋頗具特色,在建築語言上,它創造了一種帶波普意義的政治藝術符號。是中國建築史上罕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