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潭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因內有泉池五龍潭而得名。南鄰趵突泉,北連大明湖,是濟南四大泉群之一。景區面積 7.8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 8000平方米,以潭、池、溪、港等景觀構成 。
據《水經注》記載,北魏時稱“淨池”,為大明湖之一隅,池邊建有“客亭”,唐代稱“歷下亭”,唐天寶四年,詩人杜甫與李邑在此宴飲,即席寫下“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詩句。宋代稱“四望湖”,元代時水面縮小。元代在潭邊建廟,內塑五方龍神,自此便改稱為五龍潭。
1985年,重新規劃,進行擴建。1986年3 月動 工,1987年9月27日建成。將五龍潭泉群周圍天鏡泉、回馬泉、古溫泉、月牙泉等 26個泉池連於一體,面積5.44 萬平方米。2010年年初,完成五龍潭北區擴建工程,建秦瓊祠堂,重修賢清榭。12月,環城河實現全線通航,形成泉水遊覽景觀帶,通過遊船畫舫將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泉群71泉以及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連線在一起。
五龍潭景區內,散布著多個古泉,構成濟南四泉群之一的五龍潭泉群。景區內主要有五龍潭、東蜜脂泉、官家池、月牙泉、玉泉、回馬泉、古溫泉、感應泉等20餘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