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五音村因為村裡的五音石而得名。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螺陽鎮 五音行政村在我國東南部的沿海地區,該村離海洋最近距離僅有13千米。處於山地丘陵區域,周圍四面環山,自然環境優美,擁有特別的旅遊資源,但自古以來交通不便,在20世紀末才修建公路進村。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如春,適合人們生產生活。
民風淳樸,從古至今該村出過不少文人雅士。村中也有許多文物古蹟。生產方式主要以農業為主,但近些年來絕大多數中、青年都懷揣著夢想外出打工,投身到各行各業當中,為社會提供大量勞動力。男的主要從事建築業,也有的人經商,早些出去的人大多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在外面打拚出一番天地,成為大老闆大企業。反之又投身到家鄉建設中來。也有的移居到外面。女的主要從事服裝等輕工業。現在在村中隨處可見鞋服製造工廠。
在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近年來經濟、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沿革
五音村原始叫「康邊村」,以後以諧音「坑」字,稱之為「坑柄村 」。後又以「五音石」命名為「五音村」。距縣城十二華里,地處崧洋山麓。
崧洋山,別號崧山。是本縣東南沿海最高峰,北接九峰山,高大甲於邑境諸山,為一方巨鎮.歷史上譽稱為惠安七大名山之一,名文古今中外(九峰山也是惠安七大名山之一)。
《星洲惠安公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P212 縣誌三十四卷P146
崧洋山上,青山疊翠,群山競秀,滿山遍野,青松翠柏,樹木蔥綠,四季長青,奇花怪草,馨香宜人,山景如畫,勝跡殊多,風景秀麗,山明地秀,勝游之地。
本村就是明代泉州郡享有三峰盛名之一,康磐峰———康朗公的故鄉。
「康邊」、「坑柄」、「五音」,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地理優越,環境優美,地處惠安中部偏東。四面環山,村落平地,猶如盆地。土地面積一千零九十四畝其中水田兩百四十八畝,旱地八百四十六畝。總戶數,六百一十四戶,其中康姓兩百七十三戶,占中戶數的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中人口二千七百三十二人,其中男性一千三百四十三人;女性一千三百八十九人。其中康姓一千三百三十一人,占總中人口百分之四十八點七。陳、李、楊、曾、賀、黃、孫等七姓一千四百零一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點三。
康姓,世代相傳,第一代祖,原籍河南省光 州府固始縣人氏。宋朝時遷來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在坑柄村入贅李家,生育兩男;一承李家,一承康家。其餘諸姓、先後而居。數百年來,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四鄰謙讓、和睦相處、世代友好。
無音以前,屬於惠邑東門外前康鋪,螺城鎮公所管轄的。現在屬於螺陽鎮管轄的。五音行政村所轄下的村落:頂村、東間、堂廂、大厝、東山、橋頭、洋塘、等七個自然村。東鄰大坪、奎坑。西屆竿林、陳坑低、金山邊。南毗鄰前康、院東、後田。北連線尾透、劉厝。毗鄰村落,互相敬重,鄰里友好,和睦相處。
建國以來,五音村民,勤勞善良,聰明精敏,民情純樸。以農為主,以工為輔。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工人做工歷盡艱辛,收入微薄,彌補農業,生活艱辛。
建國以後,人民政府,關心民眾,搞好生產,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特別是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實行生產責任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百業俱興:農業、林業、畜牧業、交通、商業、教育、衛生、文物、旅遊事業等,相繼而上,欣欣向榮。
農業
建國以前,山地基本上屬於私人所有,林木砍伐者多,植樹造木者少。人為光山禿嶺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建國以後,人民政府,注重造林,發動民眾,造林種草,封山育林。無音人民,在五十年代,回響政府號召,男女老幼,登崧洋山,大張旗鼓,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組織林業專業隊伍,加強管理,崧洋山上,樹木茂密,遍山綠化,被上級組織定為「國防林」。
今昔對比,人民歌唱:
昔日荒山嶺禿禿,如今滿山果林場;
冬去春來花果香,嘗果用林懷恩人。
畜牧業
建國以後,農業發展,糧食增產,促進畜牧業發展。如今,農戶養豬達百分之九十。養豬專業戶也逐漸增多。本村山地多,飼養牛羊,條件優越,有發展商品牛羊的優勢。因此牛羊成群,六畜興旺。家家戶戶,還飼養雞鴨。有農戶還飼養鵝、兔,火雞等家畜。
五音山村,廣大農民,喜氣洋洋,放生高唱:
漫山遍野草青青,牛羊成群肥又壯。
農民歌唱喜盈盈,畜牧發展黨英明。
交通
五音過去,山路崎嶇,羊腸小道,交通不便。農民外出,念順口溜:「出門運輸靠肩挑,入門上山吃不消」。又在念著:「出門下坡心歡喜,入門上山漲心肝,一場大雨邦田岸,三日沒雨火燒山」。山鄉五里,婦女念著:「坑柄山,石頭路,一陣風,一粒雨,連行不會進步,稀粥湯艱苦度,不嫁坑柄缺糧戶」。由於交通不便,水利條件不差,糧食不過關,因此,男青年找對象都難啊!
建國以後,五十年代,農業合作化,建機耕路,使用獨輪車。七十年代,擴建板車路。八十年代,在上級領導關心下,撥款支持,修建公路。無音人民,興建公路,千年夙願,終於實現。
五音公路,橫貫東西,東至崧洋山麓,這裡既是文物聖地,又是引人嚮往的風景點。(欲建旅遊區)西至竿林,交通較為方便。腳踏車、兩輪摩托、三輪摩托、拖拉機、汽車等。大小車輛,日夜賓士,笛聲隆隆,震動山谷,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熙熙攘攘。
五音山村,公路通車,男女老幼,拍手稱慶,歡慶鼓舞,放聲歌唱:
人民政府好領導,關心民眾的疾苦,
五音山村辦公路,點燈光著數百戶,
人民生活大提高,男子青年娶有某。
商業
過去,人們民生活痛苦,坑柄全村,僅開一間小店鋪。
建國以後,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無垠村財。開辦一間代銷店。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民眾需求,購買力強,七個自然村,先後辦了二十三間小店鋪。營業種類:分為建材、化學肥料、印煤塊、大米、飼料、煙、茶、酒,小百貨等。還開辦了服裝廠、鞋廠、屠宰業等。民眾日常生活中套用的東西,都能滿足需求。
教育
五音山村,地處偏僻,屬小山區,交通不便,教育落後,興辦教育,起步較慢,一九零三年,康子周先
生再自家辦私塾館。教師一人,學生來自頂村、東間、堂廂、大厝、東山、橋頭、洋塘等七個自然村。
一九一八年,李煥文、李心田兩位先生在「康朗家廟」辦學,隸屬惠安第四區私立崧山國民學校。學生六十多人。學生分布七個自然村。
一九二八年,康俊德、康立德,兩位先生在大厝辦學,兩間教師,俊德先生任校長,學生八十多人,其中女生四人。校名為崧山國小。
康俊德、康立德先生,合編校歌:崧山蔥蔥,蟹谷秀氣鍾,地靈人傑自古揚,創辦我學校,為祖國爭光,寸陰莫錯過,午夜無怠荒,願我學生努力用功,將來成就自然高尚。
一九三一年,康長江、鄭金印、康偉德等先生,在崧山國小任教。康長江任校長,學生九十多人,三個班級,兼辦婦女夜校,組織學生軍樂隊。
一九四一年,陳好金、林耀宗兩位先生,在坑柄村辦國民國小。學生七十多人,陳好金先生任校長。
一九四七年康炎興、李再成等先生在大厝宮辦學,康炎興先生任校長,學生八十多人。
一九四九年春,康榮法、黃培元兩位在崧山國小任教。康榮法任校長,兩個班級(複式班)學生八十多人。學生來自七個自然村。其實,教師義教,學生供膳。
當時村校,只辦初小,高年級生要背鄉離井,到惠邑內、明德、螺峰、時化等國小求學,路途遙遠,來回不變,經濟困難,失學者多。
建國以後,人民政府,重視教育,撥款興學。爭取「三胞」,慷慨解囊,樂育英才。先後興建,五音國小,樓房一座:有教室十二間,會議室一間,教師寢室十間。廚房一間,禮堂一個如今教師十五人。學生三百二十二人。其中男生一百六十八人,女生一百五十四人,幼稚園兩班,幼兒一百零七人。其中男幼兒五十七人,女幼兒五十人。教師兩人。
學校煥然一新,學生的精神面貌喜人。
朝陽初照運動場,健兒個個操練忙。
紅領巾們進課堂,書聲琅琅鬧蔥蔥。
衛生
建國以前,坑柄山村,缺醫少藥。居住擁擠,忽視衛生,時發疾病,有的求神拜佛,祈求神明保佑;有的經濟困難,沒法醫治。鼠疫、天花、霍亂等疾病蔓延,導致死亡率甚高。
建國以後,人民政府,關心人民的身體健康,經常做好醫療衛生保健工作。採取「以防為主」的方針,定期或不定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同時,做好防疫注射工作,防疫疾病的發生。村有接生員、醫療室等。
人民生活
建國以前,人民生活,非常痛苦,衣不蔽體,食不飽腹。交通不便,居住簡陋。軍閥混戰,盜匪搶劫,加上當時,反動政府,抓丁派款,民不聊生。
建國以後,人民政府關心人民,為民服務,發展農業,糧食增產,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地盡其利,人盡其才,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昌隆,人民幸福,生活富裕。五音村民,男女老幼,衣衫華麗,式樣新穎,穿戴大方,古往今來,無可比擬。食有餘糧,細糧為主,粗糧為輔,講究營養,改變過去,一日三餐,吃地瓜老習慣。現在本村百分之九十的村民,新建住宅,搬入新居。舊屋少人住。出門舊路少人行,有事出門,不是乘坐直行車、機車,就是乘坐汽車,步行的人很少。
七十年代,五音山上,裝上電燈,戶戶照明,村民喜氣洋洋,歡聲歌唱:
天上布滿點點星,五音山村裝電燈,
家家戶戶亮晶晶,男女老幼喜盈盈。
天上星星亮晶晶,五音電燈通夜明,
人民心向北京城,千歌萬曲唱黨聽。
改革開放門路多,經濟發展有前途,
百業興旺似花朵,人民生活大提高。
山川
(歷史隸屬村落):
山
崧洋山,別號崧山,惠安七大名山之一。隸屬坑柄村、即五音村。
頂村:金山頭、白鴿山、滕邊山、後山、吟山、孩兒山、牛吊山、山仔頭、金崎頭。
東間村:墩子頭山、後山、鵝蚣山。
大厝村:虎林山、堪仔頭山、蛇山、埕邊山、倒塔山、獅球山。
東山村:杏坑村、永裕山。
橋頭村:龜山、金墓山。
洋塘村:塗樓村、洋塘山、豐霧山、八卦山、竹仔林山。
水
(建國以後,興修水利,新建井、壩)
頂村:竿竹路、騰邊山、金山前、後坑頭、雙關仔等大井。后里、樟宅、金山前等大壩。
東間村:大宅潭、山仔頭等大井。塔邊壩。
大厝村:山園大井兩個、門口大井一個。山園壩、門口壩。
東山村:青草埔、查某墓等大井。永裕仔、東坑村、北門後、猛虎腳、江坑內等大壩。
橋頭村:大壩內大井。門口大壩。
洋塘村:東伴、東仔頭等大井。邦溝、橋仔溝、新潭等大壩。
五音勝跡
五音村,歷史悠久,地靈人傑,環境優美,天工奇景,世上罕有,勝跡殊多,風景秀麗,山明水秀,花草茂盛,四季長青,勝游之地,條件優越,有利開發,有識之士,根據條件,民眾需求,適應天時,地利人和,發揮優勢,因勢利導,在各級黨政的親切關懷和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鼎立支持,五音勝跡獲批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欲建旅遊區,供人遊覽,特此編輯。
康朗家廟
「康朗家廟」在螺陽鄉五音村,廟三進式,總面積四百多平方米。歷經清民國修葺。現存建築,近年重修,保存明清建築風格。
康朗<1508--1574>字用晦、號磐峰,明嘉靖乙末進士。歷官僉都御史、副都御史。安撫河南、陝西、江西。巡撫湖、廣、貴州。兼督撫鄂、黔、蜀。為官剛直廉潔,有政績。任刑部主事和浙江僉事時,不畏權勢,按律治罪權臣郭勛、富豪王金箔。人稱「鐵漢康夫子,直聲震朝石」。其後,盛御史薦朗,謂其:「嚴正如包孝肅,忠誠如司馬君實」。著作詩文五十六卷。明萬曆帝敕封康朗家廟。
螺陽五音乙丑年「中秋文藝聚會詠」 螺陽中學 陳天福
五音勝地載史詩,輩出英才名不虛。
康朗廟中瞻仰處,自慚無敢再為辭。
游「康朗公廟」即興 退休教師 劉文輝
崧洋山頭柏青青,仿古尋蹤正秋深,燕子巢邊玉磐響,似聞晦翁讀書聲。
不肖權臣爭公卿,企讓廉潔易「羨金」,百年風範今猶在,好叫兒孫勤研耕。
與祭康磐峰公廟 杜印陶 原惠安圖書館創始人,已去世 摘自《惠安古蹟新詠》
古廟重新曰,衣冠與祭同,撫回思夏雨,決獄仰秋風。
嚴正包龍圖,忠誠司馬光,瓣香心一祝,再起豎豐功。
五音石塔
五音石塔朗家廟東側水溝邊。相傳泉州府黎太爺到康朗府邸拜訪,有意破壞康朗宗祠(後改為家廟)的「燕子穴」和「金龜石」兩穴。(金龜塞水口,紗帽九十九。意思是:時代士官,層出不窮)。 在明朝嘉靖年間,康朗公受黎太爺之騙,僱傭工人,打「金龜石」造五音石塔。此塔四方形,高約五米,寬二米左右,四周用條石砌成,塔頂橫放五條六尺長左右青石板。(這些石板是從金龜石打來的)
當你上五音石塔時時候,只要拿幾條小石頭,打在這「五音石」上,就會發出,官、商、角、徵、羽,五種不同的發音。因此命名為「五音石塔」。 一年四季遊覽的人,絡繹不絕,人們敲玩「五音石」,聲音響亮,若是配音,叮叮噹噹,非常動聽,世上罕有,有仙樂之稱。遊客玩之,愛不釋手,讚不絕口。
五音人民對「五音石」塔懷有深厚感情,為了紀念它,因此,建國前,以「石塔」命名為「五音保」。建國後,建立鄉政權,命名為「無音鄉」,後改為「五音大隊」現為「五音村」。學校也改為「五音國小」。「文化大革命」,這歷史悠久的寶塔也遭受破壞,被人視為四舊。從此,人們再也聽不到優美動聽的五音石聲了!令人感到痛心,惋惜。
七八年以後,撥亂反正,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以及僑胞的資助和民眾的積極搶修,籌建會同志的努力,終於在一九八四春節前夕,把「五音石塔」重修建好,供人遊覽,敲玩欣賞!
詠「五音石」 新亭尾國小 陳紫晨
五音石上五音鳴,飛出山川笑語聲;最是中秋風景好,吟詩作畫總關情。
獻給螺陽鄉(無音)中秋文藝聚會 縣誌辦 陳紀章
秀水靈山傳五音,宮商角徵羽成吟。都堂留得琵琶在,一曲鄉思彈到今。
吟五音石 中秋聚會即興 工農國小 莊世良
補天女媧留彩石,日精月華潤五音。聲入編鐘銀河盪,韻和瑤琴龍宮歆。
嫦娥舒袖蹁躚舞,八仙斜蹲踏歌吟。妙曲亦懂秋月意,世人豈無相思心?
崧洋石洞
崧山山,北接九峰山,乃咱縣東南沿海之最高者。有一個洞,洞口僅容一人,側入其中,廓然,可容二三百人。洞口石罅,有老藤直垂三丈余,入者縋以下,不枯亦也不萌。宋元之際,民常避亂於此。
詠崧洋洞老藤 杜印陶
(一)不枯也不萌,入洞自支撐,此物人間少,崧洋口特坐。
(二)何處老藤擎,不枯也不萌,引人來入勝,壅墮兩無驚。
(三)易行縋何補,多年終塞戶,不枯也不萌,洞口真千古。
(四)有花皆驟傾,有草盡爭榮,安得三餘丈,不枯也不萌。
康朗書齋
崧洋別業,在邑南九峰之陽,大中丞康朗書齋也。崧洋山在諸山中,別號巨鎮。中丞兄弟之侄,就山築室讀書。初甚陋,宦後,乃辟而大之。傳聞中丞未及第時,襄惠公讀禮家居,嘗到崧洋山曰:「此山磐迂迴環,當出明賢」。及至中丞書齋,齋頭對聯:「庭戶舞雲煙,咫尺天衢萬里,山中飛紅紫,分明春色一家」。襄惠公見之,遂心大折,然,細研聯句,似與中丞文翰有殊,或多事者為之也。 曠地無過五畝闊,看山不盡一亭,低,則書齋大概也。
《族譜》記載:康朗書齋還有一對聯:「懶築坦牆,恐天地笑人迂拘,大開門戶,放山川入我胸懷」。
康朗書齋,距離他家裡兩華里多,可惜書齋早已倒塌。如今,只剩牆基遺址和旗桿石。
詠崧洋別業 杜即陶
一雙蟹眼碧天橫,中作中丞別業成。百里風雲飛咫尺,千秋詩史響聲明。
峰猶卓立春能笑,石不愚頑叩亦鳴。我崧洋空對宇,後生何日踵先生。
詠康朗書齋 《惠安古蹟新詠》 五音 康立德
旭日東升照書軒,遍地紅花各爭艷,對窗靜坐談經典,立志成才為明賢。
飛爐古地
在縣治南,十二餘里的崧洋山,山上有宮仔一間,傳宮內香爐飛入康家,而康郎生。後磐峰歿。爐仍飛去。不知所之,至今宮仔石楮鐫字猶存。
詠飛爐古地 五音 康榮法
攀登崧山遊覽來,秋高氣爽心懷開,飛爐高地今尚在,傳奇古蹟留萬代。
磐峰石磐
崧洋山,是惠安縣東南沿海的最高峰。山峰上,有一片大石頭磐,石磐後面,(中間)有一間宮仔,叫「飛爐古地」。石磐天生兩個眼,曰「蟹眼」。宮仔兩側兩塊大石頭對峙,(數百萬斤)曰:「蟹谷」,勝景傳奇。康朗,字用晦,號磐峰,就是以崧洋山,山峰大石磐而號的。
明代泉郡享有三峰盛名之稱,蓋張岳號淨峰,康朗號磐峰,黃光升號葵峰。
蟹眼石空
崧洋飛爐古地宮仔門口,大石頭磐(磐峰石磐),天生蟹眼兩個,用七八尺長的竹竿插下去,還不到低,不管是春、夏、秋、冬都有水。傳說:「蟹眼石洞」水有味道,石洞深度與東海連線著。當要下雨,「蟹眼」高山,(崧洋山)會發出預兆,遐邇村農民至今還說:在每年村、夏季節,看崧洋山,(蟹眼山)若蓋霧,是象徵要下雨。
禱雨處石
「崧洋山飛爐古地」宮仔門口,有兩個「蟹谷」天生兩塊大石頭對峙,又一樣大,高有兩丈左右,(數萬斤)左「蟹谷」鐫字「禱雨處」三個大字。在舊社會科學不發達,每逢旱災的時候,各地的農民就到那裡「乞雨」,據說:到「蟹眼石空」乞到「蟹」是有雨,乞到「蝦」是沒雨的。乞雨,如今當地農民念著:黃天呀!乞雨穿白衫白褲。三伐跪一步,田園做草埔,蕃茹曬落褲,孩子餓腸銳肚,大人真無步,到處都叫苦,乞求天公落雨。(方言)
猛虎展翅
崧洋山上的西南方,一隻猛虎,威武勇猛,名曰:虎將,自稱山中之王。但是強有強中手,卻被對面的雄獅制
服。
文房四寶
崧洋山右側,有一塊大石頭高兩丈左右,是硯台,硯台上面有一塊墨。左邊一塊大岩石,形似毛筆。還有一塊大石頭,四方平面如紙,名曰:「文房四寶」。據說,此山,地靈人傑。才能天生「文房四寶」實景。
由於,崧洋山,山明地秀,因此,人才輩出。
八仙圍棋
文房四寶的東側,有一片大石頭磐,天生八個石空,每個石空距離不遠。據說:呂洞賓,李鐵拐等八個仙,到此石頭磐聚會下棋,因此,名曰:「八仙圍棋」。
震動風石
崧洋山西南面,在休憩站石後面,有一塊數丈高的大岩石,大石被風吹動,石頭石頭縫裡會發出轟轟的聲音。人們參觀,親歷其景,稱他為:「震動風石」。
休憩站石
據傳,宋朝趙匡胤的父親避亂,挑兩個兒子,登崧洋山,精疲力盡,非常疲憊,放下擔子。躺在石頭上休息,怨嘆世亂,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盼望來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睡夢中,囈語:「一擔兩天子,豈無太平日。」他醒後,非常高興!把兩個兒子撫養長大,後來匡胤與其弟,都當上了皇帝。後人,把此石磐,(在路旁)稱為休憩站石。
旅遊信息
修復文物,建旅遊區
五音山村,歷史悠久,地靈人傑,條件優越,勝跡殊多,風景秀麗,有待開發。
近十年來,在各級黨和政府與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以離休幹部康榮法、康汪生、退休工人康金興、康仲華、康土興、村幹部康成枝、康金山等先生為主組織「五音文物古蹟籌建會」。領導成員十一人,同心協力,修護文物。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日,惠安縣人民政府公布:「康朗家廟」以及「五音石塔」十二景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實為二十四景)。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三十日,仙遊縣人民政府公布:「康朗古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九零年六月二十八日,惠安縣文化局下文「惠安縣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規劃(草稿)五音風景點、自然景觀十八處,欲建旅遊區。
建旅遊區,是無音人民的一件大好事,應該依靠各級政府關心支持,撥款援助,發動民眾,捐獻資金,爭取「三胞」投資,三者結合,捐募資金,發揮優勢,建五音旅遊區,利在人民,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