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展歷程
黃盆窯國小始建於1921年,原來為私塾學校,建國後命名為黃盆窯國小並設輔導區,下轄五河城東所有國小和朱頂以東幾所國小,校址位於淮河岸邊黃盆窯村供銷社院內。1961年學校搬遷至淮河大堤北側200米處,即現在的雙窯輪窯廠,占地6000㎡,教室20間,辦公用房及其它用房合計18間,總建築面積800㎡,學校建有簡易體育運動場一個,籃球場一個,活動場地近4000㎡。當時開設10個教學班,學生數達400多人,教師14人(主要為民辦教師)。學生主要來源於現在的東卡、黃盆窯、雙窯、溝東四個自然村。
1968年— 1973年間學校擴招國中班學生數增至500多人,教師數增至20人。此時國小已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辦學。
1976年由於地方行政村的改變,黃盆窯國小再度搬遷至現在的城關鎮黃盆窯國小的位置,也再次開設國中班。此時學校占地4000多㎡。建築面積600多㎡,六個教學班(含國中1個班),學生370名,老師10名,至1979年增至八個教學班(含國中3個班)學生420多名,老師16名。1980年起,國中與國小分開管理,此時黃盆窯國小在校學生數260多人,教師8人,學生主要來源於黃盆窯村。此時學校占地2800多㎡,建築面積320多㎡。中國小合用簡易籃球場一個。
至1995年學校在黃盆窯村委的支持與幫助下,籌集資金近10萬元,重新建起了7間兩層磚混結構的教學樓,此時總建築面積約400㎡,學校開設了7個教學班,學生來源於黃盆窯村和東卡村高年級學生。學生數達400人,擁有教師12人。1998年我縣為了充分合理利用有效教育資源,開始進行了教育布局調整。將東卡村國小、雙窯村國小,一起合併到黃盆窯國小,以上兩村分設教學點,2003年10月學校爭取建設資金18萬元,新建了占地203㎡磚混結構的兩層教學樓。校園擴建,總占地面積達6300多㎡。2005年改建了原教學樓448㎡,校園總建築面積1184㎡。學生數達600多人,教師25人。
學校現狀
經過幾代人的奮鬥,黃盆窯國小現在校園總占地為6318㎡,建築面積1284㎡,擁有兩座聯體兩層教學樓一棟,教師臨時住房11間,教學辦公用房5間,留守兒童之家用房兩間。水泥籃球場一個。水泥地坪活動場所1000㎡,綠化總面積300多㎡。學區覆蓋原雙窯、黃盆窯、東卡三個自然村,現開設9個教學班,現有學生281名。學校有一支素質較好的教師隊伍。領導班子凝聚力強,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求真務實,有先進的辦學理念。中層幹部隊伍也越來越專業化。教師中具有國小高級教師職稱9人,其中本科學歷1人,大專學歷6人。教職工總數18人。
學校努力追求和諧校園,讓每個學生都盡情享受快樂的學習生活,教導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知識。努力踐行“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得好”的辦學理念。
近年來,學校依法辦學,先後獲得鎮中心校年度綜合評估“第一名”、鎮中心校教學質量檢測“第二名”、鎮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縣教學質量 “先進單位”等榮譽。
未來規劃
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培育“四有”新人的指示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追求和諧、享受快樂,讓每個學生都學得好”的辦學理念,進一步規範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追求教育質量,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通過未來三年的努力,徹底消除制約學校發展的不利因素,使該校能在較短時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為我縣基礎教育整體質量的提高做出應有貢獻。
辦學目標
(一)學校發展總體目標:以“依法辦學、規範管理、最佳化環境、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活校”為工作思路,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教師的共同追求,努力打造該校品牌,把學校辦成學生有特長,教師有專長、班級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新型學校。
(二)具體目標:
1、學校管理
(1)提高學校領導層管理層的總體素質。形成相對穩定,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的管理隊伍,進一步完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2)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形成成熟而健全的三級管理體系。即:校長——副校長——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
(3)實行工作量化管理,與績效工資掛鈎。在管理運行過程中不斷充實和最佳化管理體系,使之具體化、科學化。
2、辦學條件
(1)改造田徑場,鋪設塑膠操場。
(2)改擴建幼稚園。
(3)拆建原廁所,新建教師辦公用房、教學專用活動室等功能教室。
(4)搭建學生腳踏車防雨蓬。
(5)加速學校綠化建設,美化育人環境。
3、師資隊伍
(1)最佳化信息化環境建設,努力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特別重視班主任隊伍的建設,使他們不斷更新觀念,銳意進取,在做好班級管理的同時,積極參與學校環境衛生管理。
(2)培養一批鎮級學科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名優教師3-5名,達教師總人數的25%以上。
(3)大專學歷達100%以上,本科學歷達20%以上。
4、教育教學質量
(1)面向全體學生,堅持 “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得好”的辦學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特別關注學業成績後30%的分布及成因,有針對、有計畫地幫助和促進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斷進步。
(2)各年級的合格率、優秀率均應不低於全鎮平均水平。
(3)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每位學生的特長都有明顯的發展。
(4)培養“三會”新人。即會做人、會學習 、會知識
5、教育科研
加快推進高效課堂課改工作,積極探索創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6、德育工作
(1)在 “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德育檔案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拓展學校德育新思路。
(2)繼續加強小學生行為規範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等為重點的小學生生命教育;
7、校園文化
(1)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氣息。為學生搭建鍛鍊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待塑膠操場鋪設後,打造一條文化長廊(位於操場東南面),做到綠化、美化、合理化。
(2)推進“一訓三風”建設。
校 訓:學會做人、 學會學習 、學會知識
校 風:團結、奮進、求實、創新
教 風:敬業、愛生、進取、奉獻
學 風:樂學、善學、嚴謹、博學
(3)鞏固提高縣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成果,力爭創建縣特色品牌學校。
辦學策略
1、規範發展階段(2012.1——2013.12),學校管理科學化、規範校園文化,創建教育信息化和德育工作特色化。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1)學校管理科學化。以辦學理念和校訓為指導,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初步實現“學生像學生,教師像教師,學校像學校”的建設目標。
(2)規範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建設。為適應學校近期發展,依照達標建設標準,重新規劃設計校園規劃圖,全面最佳化校園環境。
(3)加大力度投入學校信息化建設。逐年添置圖書,重視校園現代化信息設備的建設,提升教育裝備水平。
(4)積極做好學校基礎設施。爭取上級的堅持,籌措資金,美化、綠化校園環境,爭取在明年暑期進行教學輔助設施的達標建設,拆建廁所,新建水泥路及水泥地坪700M
(5)注重校本培訓工作。校本教研工作在步入常態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該校教科研特點。教師的教科研意識和能力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中青年教師初步形成有自己教學特色,培養出鎮級名優教師2-3名,教育教學質量努力保持縣級先進水平。
2、重建設階段(2013.1—2013.12)———狠抓“學校基本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強化素質教育”四大工程建設,促進學校快速發展。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1)繼續推進學校基本建設。在上級的堅持和規劃部門的許可下,新建教師辦公用房、教學專用活動室等功能教室。新建標準化運動場。打造一條文化長廊(位於操場東南面)。
(2)加強師風師德建設和教師的信息素養的提高及領導班子建設。組織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活動,培養創新人才的新型現代化師資隊伍。領導要深入課堂,並與教研組掛鈎,積極參與活動,以提高教師、領導的業務水平。
(3)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蓬勃向上、和諧發展”校園文化精神氛圍。
(4)不斷最佳化信息化環境建設,為師生獲取信息打開了廣闊、便捷的通道。實現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行政管理等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化。
(5)強化學校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日常行為規範建設,加強安全和法制教育,健全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的德育網路,並努力創建“市德育特色學校”。
3、個性發展階段(2014.1——2014.12),挖掘教育資源,加強訓練,形成辦學特色。重點完成以下工作:
(1)校園環境建設形成該校特色。築造一條文化長廊,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校園文化品位,校訓、辦學理念深入人心,學校成為學生成長里程中最值得留戀的地方。
(2)德育工作形成該校特色。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和體驗教育為依託,以課隊資源整合為最佳化途徑,挖掘各種教育資源,組織訓練,銘記校訓,形成辦學特色。
保障措施
(一) 制度保障
1、繼續完善校舍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評價管理、信息化設備管理、食堂管理等各項制度,促進各項工作始終處於“科學化、規範化、高效化”的工作狀態。
2、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在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與對外交流方面充分體現民主精神,繼續實行教代會、校務公開制等各項制度。
(二)組織保障
1、抓好班子隊伍建設。重視班子建設,最佳化領導群體,實行科學管理,明確崗位職責,接受民眾監督,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信任度,以領導的實際行動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從而使學校管理工作步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
2、各處、組既分工又合作。做到目標明確、職權清晰、責任到人。
(三)資源保障
1、師資保障。
①繼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開展以“敬業、愛生、奉獻”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樹立堅定的事業心和崇高的責任感,強化教師的進取意識,讓教職員工人人愛教、從教、會教、教好;強化教師的法律意識,人人知法、守法,爭當依法執教的模範。
②積極開展各種培訓活動。通過校本培訓、函授培訓、外派學習、對外交流等方式,促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人才觀。
③開展教師基本功訓練。組織教師進行三筆字、聽評課、朗讀等項目教學基本功訓練和競賽活動,促使教師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④開展落實“六個一”活動。即每學期讀一本教育教學書刊,摘一本理論札記,上一堂公開課,整理一個優秀教案,撰寫一篇教學論文,參加一個(校級小)課題研究。
⑤加強教研組建設。規範教研組活動的常規要求,拓寬教研組活動的內容。
⑥完善教師全員聘任制和績效工資考核制,鼓勵名優教師繼續上進。
2、後勤保障。加強後勤制度與機構建設,為教師有效使用教學設施、設備,推進教育改革創造條件。
3、經費保障。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尤其在每年年初都要預算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科研、教師培訓、課程改革、學生實踐活動等方面作傾斜。
(四)常規工作保障
1、德育工作常規
德育工作重點抓為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工作、培養三會新人,即“會做人 、會學習 、會知識”。抓好班主任工作隊伍的建設,形成優良的教風、學風和班風。繼續按照“養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教育”三個實施序列,實施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要載體的系列活動。逐步使德育走出校園,走向家庭,走向社會。
2、安全工作常規
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認真落實學校安全目標責任制、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制和責任追究制,落實防火、防盜及逃生等各項預防措施。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杜絕校舍安全事故、飲食飲水安全事故、校內及學校組織活動中重大安全傷害事故的發生。
3、教學工作常規
教學常規管理以貫徹落實縣國小教學常規檢查量化評估標準,充分發揮教研組成員的積極性,採用定期檢查和隨機檢查、學校檢查和組內自查自評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規範教學常規。
4、學生學習常規
學習常規管理以繼續採用每堂評價和期中、期末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力促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五)“質量立校”保障
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得好”的教學理念,努力深化校本教研活動。深入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各教研組要立足學校自身的特點,結合教改工作,開展好集智式備課、課例式研究、反思式評課等校本教研活動,努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繼續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向40分鐘要質量
(六)育人環境保障
1、改善辦學條件,爭取上級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拓展學校建築面積,改造田徑場,擬建新教師辦公和教學功能室及廁所。
2、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文化長廊,凸現學校辦學特色,建立宣傳陣地,充分發揮校園文化與校園環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隱性課程功能。
3、搞好三化(淨化、綠化、美化)建設,擴大綠化面積,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教與學的環境。
(七)評估保障
1、形成三級規劃體系,制定詳實的年度工作目標和計畫。為落實規劃的實施,學校、各部門、各年級、各班級應制定相應的工作計畫。
2、建立評估體系。根據學校發展規劃的內容,制定相應的評估體系,每年度要根據需要及時調整、修繕規劃。
3、逐步建立以“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課堂評價”為基本內容的三維評價體系。
學生評價:要繼續完善“學生成長記錄袋”,繼續實施等級評估。
教師評價:制訂、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注重個體與集體相結合,形成學校、社會、家長互動式評價體系。
課堂評價: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評價課堂的核心,真正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得好”的辦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