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8.54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4.1 ℃,年
降水量996毫米,適合種植水稻、苞谷、烤菸、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065畝,人均耕地0.96畝,林地3473.55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4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65畝(其中:田1970畝,地1095 畝),人均耕地0.9
7 畝,主要種植水稻、苞谷、烤菸、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3473.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水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89.55畝,其中養殖面積55畝;荒山荒地1100 畝,其他面積4785.8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434戶通自來水,有434戶通電,有26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3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
的100%、100%、61.06%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0戶(分別占總數的92.17%和87.56%)。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0輛,拖拉機6輛,機車3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建有小水窖1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8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2 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2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60萬
元,占總收入的91.57%;畜牧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5.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62頭,肉牛21頭,肉羊165頭);漁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1.25%;其他收入40萬元,占總收入的 2.08%。農民人均純收入234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占勞動力的2.1%),在省內務工37人,到省外務工5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
內、省內。2007年農產品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90%。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53戶,共有鄉村人口3197人,其中男性1606人,女性1591人。其中農業人口3183人,勞動力175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1人,占人口總數的3.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74人,參合率93.43%。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14戶,占農戶總數的28.42%。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543平方米,擁有教師17 人,在校學生3
99人,距離小街鎮第二中學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9人,其中小學生366人,中學生33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財務。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
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7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75.1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08.1萬元,有固定資產378.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4.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財務。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1人,其中男黨員71人、女黨員20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 鎮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鎮黨委評為計畫生育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五條、積足矣、阿革勺等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49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
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64.2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醫療衛生基礎差,衛生員技術薄弱,民眾看病就醫困難。2.集體經濟薄弱,新農村建設需要各級加大投入。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2.最佳化產業發展,引導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