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研究

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研究

《于鬯四傳訓詁研究》對於鬯《春秋》四傳《校書》的訓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從解釋字詞、分析句讀、探討語法、說明修辭、發凡起例、考訂典制、補明史實、校勘文本共八個方面考察了于氏的訓詁內容;分析了于氏“利用對文,推求詞義”、“根據異文,比照詁義”、“聯繫字音,因聲求義”、“扣緊原文,語境求義”、“遍檢典籍,集例見義”等訓詁方法。《于鬯四傳訓詁研究》還通過實例分析,展現了于氏訓詁成果對古籍整理及辭書編纂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後世對於氏成果的利用情況。餘論則對中華書局本《香草校書》相關內容之句讀問題進行了探討,可作將來於鬯著作進一步整理之參考。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于鬯四傳訓詁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熊焰,女,湖南益陽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在高校從事古漢語教學和研究二十餘年。先後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學術研究》、《辭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參編教材及學術著作多部。主持省級以上項目多項。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于鬯與《香草校書》介紹
二、《春秋》四傳與于氏校
二、研究現狀及選題意義
第一章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內容考察
第一節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之主要內容
一、解釋字詞
二、分析句讀
三、探討語法
四、說明修辭
五、發凡起例
六、考訂典制
七、補明史實
八、校勘文本
第二節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所用之術語
一、揭示虛詞的術語
二、校勘文本的術語
三、標明句讀的術語
四、說明字音的術語
五、標識聲訓的術語
六、表明意向的術語
第二章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方法分析
第一節利用對文,推求詞義
第二節根據異文,比照詁義
第三節聯繫字音,因聲求義
第四節扣緊原文,語境求義
第五節遍檢典籍,集例見義
第六節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第三章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特色概述
第一節讀書精審,察幽入微,常能發人之所未發
第二節重視前賢時說,是是非非,當仁不讓於師
第三節較多關注考明史實與解釋詞的所指義
一、訓詁關注點重在考明史實
一、釋詞重視解釋詞的所指義
第四節熟悉名物典章制度,重視其於訓詁中之作用
第五節同條之中,往往正誤同存,瑕瑜並見
第六節好立新說,往往求之過深,反為穿鑿
第四章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成果利用淺說
第一節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成果在辭書編纂中的利用
一、已為辭書採用之成果
二、可補辭書不足之成果
第二節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成果在古籍整理中的利用
一、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成果對舊注之補正
一、于鬯《春秋》四傳《校書》訓詁成果在後世之利用
餘論中華書局本《香草校書》中《春秋》四傳《校書》句讀及字詞指誤
一、中華書局本《香草校書》中《春秋》四傳《校書》句讀指誤
一、中華書局本《香草校書》中《春秋》四傳《校書》字詞指誤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于鬯著述一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