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1、三陰經中少陰經的代稱。《素問·大奇論》:“二陰急,為癇厥。”張景岳註:“二陰,少陰也。……脈急者為風寒,邪乘心腎,故為癇為厥。”
2、前陰(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後陰(肛門)的合稱。《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二陰。”《素問·五常政大論》:“腎主二陰。”
中醫套用
一、少陰經包括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
(一)手少陰心經自心中起始,出來屬於心繫(心臟周圍脈管等組織),向下貫穿膈肌,聯絡小腸。它的分支,從心繫向上,挾著食道上端兩旁,連繫目系(眼球與腦相連的組織);它外行的主幹,從心繫上肺,斜走出於腋下(極泉),沿上肢前邊,行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內側,下行肘節(少海),沿前臂尺側,到手掌後豌豆骨突起處(神門),進入掌中,沿小指橈側出其末端(少沖)。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咽乾,心痛,口渴,目黃,脅痛和上肢前邊內側本經脈過處厥冷,疼痛,掌中熱痛等。
(二) 足少陰腎經自足小趾的下邊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湧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著內踝後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陰交處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相會,然後行至腓腸肌內,淺出膕窩內側(陰谷),沿大腿內側後邊向上,穿過脊柱,屬於腎臟,聯絡膀胱。它直行的主幹,從腎臟出來,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氣管喉嚨,到舌根兩側。它的支脈,從肺臟出來,聯絡心,流注到胸中。脈氣由此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飢不欲食,面色發黑,喘息氣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驚恐;口舌乾燥,咽喉腫痛,心煩心痛,黃疸腸澼,脊柱、大腿內後廉痛,下肢肌肉萎縮,足底灼熱疼痛等。
二、前後二陰與臟腑經絡的病變。
前陰包括外生殖器及排尿器官,又稱“下陰”。前陰為腎所司,宗筋所聚,太陽、陽明經所會,陰戶通於胞宮並與沖任二脈密切相關,肝經環繞陰器。後陰即肛門,又稱“魄門”。肛門亦為腎所司,又脾主運化,升提內臟,大腸主傳導糟粕。前後二陰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係,通過望二陰的病變可以了解相關臟腑經絡的病變。
(一)望前陰
1、外陰腫脹:男性陰囊或女性陰戶腫脹,稱為“陰腫”。陰腫而不癢不痛者,可見於水腫病。睪丸腫痛稱為疝證,其中陰囊腫大而透明者,稱“水疝”;腫大而不透明,不堅硬者,往往是小腸墜入囊中,稱為“狐疝”。多由肝鬱、受寒、濕熱、氣虛或久立遠行所致。
2、外陰收縮
男性陰囊陰莖,或女性陰戶收縮,拘急疼痛,稱“陰縮”。多因陽氣虧虛,外感陰寒邪氣,寒凝肝脈所致。
3、外陰濕疹:男子陰囊,或女子大小陰唇起疹,瘙癢灼痛,濕潤或有滲液者,稱為“腎(陰)囊風”、女陰濕疹。多由肝經濕熱下注,風邪外襲所致;若日久皮膚粗糙變厚者,多為陰虛血燥之證。
4、陰戶有物突出:女子陰戶中有物突出如梨形,稱“陰挺”。多因產後勞傷,脾氣虧虛,升提無力,致胞宮下垂所致。
(二)望後陰
1、肛裂:肛門有裂口疼痛,便時出血者,為“肛裂”。為血熱腸燥,大便乾燥難排所致。
2、肛癰:肛門周圍局部紅腫疼痛,為“肛癰”。多由濕熱下注或外感邪毒所致。
3、痔瘡:肛內內外周圍有物突出,為“痔瘡”。為濕熱內結,血脈瘀阻所致。其生於肛門齒狀線以外者,稱“外痔”;生於肛門齒線以內者,稱“內痔”;內外皆有者,稱“混合痔“。”。
4、肛瘺:肛門周圍有瘺管,內通直腸,外流膿水,稱“肛瘺”。多因久痔不愈,潰後成瘺,或因肛周癰瘍日久,潰後不收斂所致。
5、脫肛:直腸脫出肛門外者,為“脫肛”。輕者便時脫出,便後回縮;重者咳嗽、勞累即出,久不回縮。皆因脾氣虛,中氣下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