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1962年春夏之交,在全國各大小電影院、俱樂部里,幾乎同時懸掛上了剛剛評選出來的“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的大幅照片,立即掀起了一股更為龐大的“追星”鏇風,由衷喜愛這些明星的廣大觀眾,前往電影院觀看電影之前,都會不由自主地徜徉在他(她)們的巨幅照片前。1961年7月1日是建黨紀念日,周總理同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電影故事片創作會議”與會代表游香山。在香山的最後一天,有關評選中國電影界自己的明星一事,再次被周總理慎重地提起。由此,身為文化部副部長、主抓電影的夏衍倍受鼓舞,帶領他的一班精兵強將,迅速行動起來。隨後,四大電影製片廠紛紛把候選名單送到周總理的手中進行審核。周總理對這“二十二大明星”逐一挑選,主要突出新中國影壇的老、中、青演員隊伍,並結合當年度轟動一時的影片的主演,
最後確定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于洋、謝芳;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
上海戲劇學院實驗話劇團的祝希娟等22人,他們被定名為“新中國人民演員”,俗稱“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時代意義
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曾經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他們的照片曾經是一代人相冊中的珍藏;他們出演的影片,濃縮了新中國電影從誕生到成長的歷程……《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聶耳》、《黨的女兒》、《紅色娘子軍》、《革命家庭》、《鐵道游擊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虎膽英雄》、《野火春風斗古城》……,“二十二大電影明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一個社會的見證,是一組集體榮譽的群雕,也是新中國影壇可歌可泣的銀幕畫廊高聳的豐碑。 此批“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照片(53x38cm)就是當時懸掛於電影院休息廳的原大照片,據稱印製了753947張,短短8個月即賣出了714638張。但由於“文革”和當年懸掛後不易保存的原因,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私人手中集藏有全份“二十二大明星”大圖片者極少,即便是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中國電影博物館也缺存,足見存世量極罕。2005年7月,著名演員祝希娟從美國趕回北京中央電視台做客,主持人拿不出當年“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原大照片中祝希娟的那幅,發動編導人員在北京、上海徵集,持有者可作特邀嘉賓。笑容燦爛的“祝希娟明星照”最後竟是一位北京“老追星族”兼收藏家奉獻出來的。
影星評價
按照今天的影評標準,二十二大影星的確有共同點:都有一部立得住的作品;都長得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當年既有“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之說。“二十二大明星”中,男演員10名,女演員12名,祝希娟是最幸運的新星,未畢業就因為成功地飾演了《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而一舉成名,比起趙丹、白楊這些三十年代即成名的老明星,可謂“一影定終生”。金迪在《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的表演確實好,加上李亞林的出色發揮,典型的一對農村青年絕配。“二十二大明星”老照片中“人、影雙絕”的佳作當歸女明星田華,您只要細看她的左眼角內,分明噙著淚花,所謂“一顰一笑皆成戲”。“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照,最難收藏到的是——孫道臨,這不僅因為趙丹之後“影帝”非他莫屬,而是孫道臨今天都活躍在舞台上,只要出示“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原大原色孫道臨老照片請他簽字,那照片瞬間將“價值連城”。 “二十二大電影明星”是否有“遺珠之憾?”當然有。這裡有一個共同遺憾,即都是當年一線演員,大紅、當紅。如果我來選一票,還會加上:馮喆、陶金、舒適、黃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