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卻生前事超然返本真

“了卻生前事,超然返本真。|”這是周恩來總理對死亡的態度。非常理性,也非常超脫。他認為,死亡是人生的自然法則,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一個人應當不怕死。如果打起仗來,要死就死在戰場上,同敵人拼到底,中彈身亡,就是死得其所。如果沒有戰爭,就要努力進取,拚命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生死問題是人生最大的哲學問題,而這個哲學問題又集中在對死亡的看法上,對死亡的態度恰好是對生的態度的反證。懼怕死亡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患得患失,憂慮重重;而不怕死亡的人才能樂觀進取,力爭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無限的事業。
周恩來不害怕死亡,不企求生命的重複,他唯願有限的生命迸發出最大的光和熱。如果把周恩來的人生觀歸結為一點,那就是“盡心盡力”的原則,有義務有能力去做的,就一定去做,爭分搶秒地去做。盡心盡力了,就不枉為一生,就不會留下什麼遺憾。周恩來給世人的印象是,他像負重的“牛”,像一架不斷運轉的“機器”,將身體和精神之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正如他所崇拜的偶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給歷史留下的是一個盡職盡責、辛勤勞作的“宰相”形象。
1975年9月,距離逝世不到半年,周恩來接見了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書記、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團長伊利耶·維爾德茨。賓主寒暄之後,話題自然地轉到主人的健康上來,周恩來開玩笑著卻言辭令人辛酸地說:“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沒有什麼,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他還欣慰地說:“鄧小平同志將接替我主持國務院工作。鄧小平同志很有才能,你們可以充分相信,鄧小平同志將會繼續執行我黨的內外方針。”顯然,他覺得把“接力棒”傳給鄧小平,是他最後的“盡心盡力”,他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因而可以直面馬克思的請帖了。
許多同志和親友為周恩來不久於人世感到痛惜,而周恩來則以自然法則和異乎尋常的超脫來安慰他們。有次,他躺在病榻上同侄女周秉建通電話,周秉建對他的身體憂心忡忡,但周恩來卻說:“這有什麼著急的?共產黨員要唯物主義嘛!”周秉建後來說:“在那些無法與伯伯見面的日子裡,我在西花廳曾經和伯伯通過電話,伯伯還是那么坦然達觀,反倒做起我的工作來,要我正確地對待生與死。他說:共產黨員應該是唯物主義者,人總有那么一天,活了七十七,還不夠嗎?天有不測風雲嘛!對家人、親人也要這樣,要想得開呀!”
與眾不同的是,周恩來在囑咐自己的後事時,要求將自己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認為這也是為人民服務,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其精神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周恩來徹底回到了他的本真狀態,但他留下了一種精神,一種人格,一種永不消蝕的道德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