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澄泥硯
此硯為“乾隆仿漢石渠閣瓦硯”(宏源閣博物館藏)。歷史上的瓦硯主要有未央宮瓦硯、石渠閣瓦硯、銅雀台瓦硯等。古瓦硯流傳至清代已極為稀罕,流傳至今的數量極其稀少。當今國內一些大博物館,亦以能收藏到瓦硯為榮,甚至將其作為鎮館之寶。現在能夠收集到的祖國大陸、台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地的古今300餘種硯台圖錄、硯譜、硯著,瓦硯總數亦不及200方。未註明的仿漢瓦42方。上述仿製或者自製瓦硯的價值,並不亞於真正的漢代瓦硯。
澄泥硯
澄泥硯,與端硯、歙硯、洮硯、松花石硯並稱為中國五大名硯,為沉澱、過濾的細泥加工後燒制而成。唐人柳公權論硯,首重青、絳二州,不言端石,絳州硯即是澄泥硯。澄泥硯起於唐、而興於宋,只是唐代早期,並未被稱為“澄泥”,這是因為澄泥硯是用仔細淘洗過濾的細泥土,經燒制而成硯,而當時所尚以磚瓦為硯,因之往往以瓦或陶命名之,故而,韓愈在《瘞硯文》中記載:“土乎成質,陶乎成器,復其質,非生死類全,斯毀不忍棄,埋而識之仁且義,硯乎,硯乎,與瓦礫異。”可見,在唐代,人們雖知澄泥非一般瓦磚硯材,但卻不知如何去稱呼這類器物,其實就是後人所稱的“澄泥硯”。乾隆銘文
清代乾隆皇帝視虢州澄泥硯為國寶贊其“扶如石、銜如玉、呵可生津”。澄泥硯的產地,主要在絳州,現稱新絳縣,《文房四譜》記載:“時人稱山西絳縣人,善制澄泥硯,縫絹袋於汾水中,逾年而後,取則泥已實矣”。《絳州方誌》稱,“虢州澄泥硯,唐宋皆貢,澤若美玉,擊若鐘磬,堅而不燥,撫之如童膚,貯墨不耗,積墨不腐,作畫蟲不蛀。特殊的窯變工藝,使澄泥硯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