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化三年

乾化三年,是指公元913年。

歷史紀年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

史料記載

蜀太子王元膺被殺
蜀太子元膺長嘴暴牙,目視不正,而警敏知書,善騎射。性猜忍偏急,蜀主王建命杜光庭薦儒者輔之,太子但與樂工群小嬉戲,人不敢諫。素與高祖嬖臣唐道襲不相葉,高祖為出道襲為興元節度使。不久道襲罷歸重典機要。前蜀永平三年、後梁乾化三年(913)七月初,二人終因爭權而刀兵相向。唐道襲告太子謀反,徵兵入宿衛,元膺遂與同黨攻道襲,殺之。高祖調兵討亂,誅元膺同黨,元膺亦為衛士所殺。七月初九,高祖下詔廢太子元膺為庶人。十月,改立幼子鄭王宗衍為太子。此為宗衍亡國張本。
後梁改元鳳歷
後梁乾化三年(913)正月二十,梁郢王朱友矽朝享太廟,二十一日祀天大赦,改元鳳歷。僅一月,被殺。
梁均王友貞誅友珪,即位
梁自郢王朱友珪弒父篡立,太祖之婿趙岩、外甥左龍虎統軍袁象先與均王朱友貞密謀誅郢王。鳳曆元年(913)二月十七日,袁象先率數千禁軍突入洛陽宮中。友珪聞變與妻張氏及馮廷諤趨北垣樓下,將逾城逃,自度不免。命廷諤先殺張氏,後殺己,廷諤亦自剄。十餘萬禁衛軍大掠洛陽,百司逃散,宰相、大臣多被殺被傷,混亂至午後方才平定。袁象先、趙岩攜傳國寶赴大梁(今河南開封),迎均王朱友貞。友貞於大梁即皇帝位,是為梁末帝。末帝復用乾化三年年號,廢郢王友珪為庶人,復博王友文官爵。梁末帝(888——923)乃梁太祖第三子,初名友貞,即位時年二十五歲,改名鍠,後又更名填。
吳攻吳越衣錦軍,朱至而敗
後梁乾化三年(913)三月,吳將李濤帥兵二萬自乾秋嶺(今安徽寧國東南)攻吳越衣錦軍(今浙江臨安)。吳越王錢鏐以子湖州刺史錢傳瓘拒吳軍於千秋嶺。四月,錢傳瓘伐千秋嶺之木斷吳軍之後,大敗吳軍,俘吳將李濤及三千士卒。五月,吳再次遣宣州副指揮使花虔會廣德鎮遇使渦信攻衣錦軍。六月,錢傳瓘攻拔廣德,花虔、渦信以歸。
高季昌進爵渤海王
後梁乾化三年(913)八月,梁封荊南節度使高季昌為渤海王。
梁侵吳淮壽,大敗
乾化三年(913)十一月,梁以王景仁為淮南西北行營招討使帥萬餘兵攻吳廬州(今安徽合肥),壽州(今安徽壽縣)。吳徐溫、朱瑾親帥諸將拒敵。十二月,兩軍遭遇於趙步(今安徽鳳台淮北岸),吳大軍未集,不勝而退。吳軍既集,與梁軍再戰於霍丘(今安徽霍縣),梁軍大敗。吳師懾於梁帥王景仁(景仁本吳之名將,降梁後,吳人仍畏之)之威未敢追擊。梁軍退師渡淮河之際,因可涉標記為吳霍州守將朱景移至深水處,敗軍望標而涉,溺死者大半,吳人聚梁屍為京觀(死人堆)於霍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