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蛾

乳蛾

乳蛾,中醫病名。以咽喉兩側喉核(即齶扁桃體)紅腫疼痛,形似乳頭,狀如蠶蛾為主要症狀的喉病。發生於一側的稱單乳蛾,雙側的稱雙乳蛾。乳蛾多由外感風熱,侵襲於肺,上逆搏結於喉核;或平素過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蘊熱,熱毒上攻喉核;或溫熱病後余邪未清,臟腑虛損,虛火上炎等引起。

基本信息

疾病介紹

乳蛾乳蛾
本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兒童及青年多見。多發於春秋兩季;病程遷延、反覆發作者,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本病可誘發喉癰及痹證、水腫、心悸、怔忡等全身疾病。

石蛾即乳蛾之一種,症狀略同乳蛾。多見於小兒,病情發展緩慢,且不易速愈,喉核發硬腫大,故名「石蛾」。本病類似於慢性扁桃體炎

乳蛾是指因外邪侵襲,邪毒積聚喉核,或臟腑虧損,咽喉失養,虛火上炎所致的咽部疼痛、咽乾不適、異物感,喉核紅赤腫起,表面有黃白膿點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咽部疾病。西醫學的扁桃體炎可參考本篇進行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起病急驟者,多為外邪侵襲,火熱邪毒搏結喉核而致。若病久體弱,臟腑虛損,咽喉失養,無力托毒,邪毒久滯喉核而發。

1、外邪侵襲,邪聚喉核、外邪(風熱或風寒)侵襲,壅遏肺氣,咽喉首當其衝,邪毒就聚喉核,喉核紅赤腫起發為本病。

2、邪熱傳里,毒聚喉核、素體蘊熱,外邪未解傳入於里,蘊積肺胃,加之過食辛辣、煎炒、醇酒厚味,致肺胃熱毒熾盛,上攻喉核發為本病。

3、肺腎陰虛,火灼喉核、病久未愈,邪毒滯留,熱盛傷津;陰液暗耗,損及肺腎,陰虛咽喉失養,無力托毒,陰虛虛火上炎,熏灼喉核發為本病。

4、脾胃虛弱,喉核失養、先天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飲食失調,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喉核失養,邪毒客於喉核,托毒無力,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驅,易虛易實,治不及時或治不徹底,則易反覆發作。

5、痰瘀互結,瘀阻喉核、乳蛾反覆發作,或日久不愈,病久則瘀阻脈絡,痰濁凝聚發為本病。若喉核肥大,觸之石硬。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乳蛾乳蛾
1、病史:常有受涼、疲勞、菸酒過度、外感或咽痛反覆發作史。

2、臨床症狀:發病急者,咽部劇烈疼痛,痛連耳竅,吞咽時加劇,伴見高熱、惡寒、頭身疼痛。病久不愈者,咽乾癢,哽哽不利,咽部異物感,或咽痛、發熱反覆發作。

3、局部檢查:喉核紅腫,連及喉關,喉核上可有黃白色膿點,甚者喉核表面膿點融合片如偽膜,不超出喉核,且易拭去,頜下有臖核。遷延日久可見喉關暗紅,喉核肥大或觸之石硬,表面凹凸不平,色暗紅,上有白星點,擠壓喉核,有白色腐物自喉核隱窩口溢出。

病證鑑別

喉痹與乳蛾均有咽喉紅腫疼痛。但喉痹主要病變在咽部,喉核紅腫不明顯,而乳蛾病主要變在喉核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1、風熱邪毒搏結咽喉,蒸灼喉核,氣血壅滯,故覺咽喉乾燥、灼熱、疼痛,喉核紅腫;邪聚喉核,咽喉開闔不利,故疼痛吞咽時加重;發熱、微惡風、頭痛、咳嗽、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在表之證。

2、外邪未解傳入於里,或素體蘊熱,蘊結肺胃,致肺胃熱毒熾盛,上攻喉核則見喉核紅腫,咽痛劇烈,連及耳根,吞咽困難;熱灼津液成痰,痰火鬱結,故痰涎多。腹脹,口臭、口渴引飲,便秘溲黃,舌質紅、苔黃厚、脈洪數為肺胃熱盛之象。

3、反覆發作,遷延日久,邪毒滯留,客於喉核;邪熱暗耗陰液,損及肺腎,陰虛咽喉失養,無力托毒,陰虛虛火上炎,熏灼喉核故見咽喉乾燥灼熱,異物感微痛、開合不利,午後症狀加重。午後唇赤顴紅、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多夢、耳鳴眼花、腰膝酸軟、舌質乾紅少苔、脈細數等均為陰虛火旺之證。

4、先天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飲食失調,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喉核失養,邪毒客於喉核,托毒無力,故咽部乾癢不適;咽乾不欲飲,口淡、納呆、咽癢,少氣懶言,四肢倦怠,形體消瘦,清陽不升,氣機不利故有異物梗阻感、咳嗽、脘腹痞悶、易噁心嘔吐等;小兒乃稚陰稚陽之軀,胃氣尚未充實,加之病久未愈,更損脾胃,脾胃中焦不健,更易反覆發作,且後天生化匱乏,故小兒可伴見鼾眠、吞咽不利、反覆發作、納呆、頭昏痛、發育遲緩等。神疲乏力、口淡不渴、痰白、大便溏清、舌淡苔白膩、脈緩弱為脾虛濕困之證。

5、久病入絡之氣血不暢,氣滯血瘀,咽喉失於榮養,故咽乾澀不利、刺痛脹痛、喉關暗紅;病程日久,余邪滯留成痰,與瘀血搏結於喉核則表現為痰涎黏稠量多,不易咯出,喉核腫痛反覆發作,或喉核肥大,觸之石硬。舌質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

治療原則

本病以“清、消、補”為治療之大法。發病急驟者,多為實證、熱證,宜疏風清熱,利咽消腫;瀉熱解毒,利咽消腫。病程遷延或反覆發作者,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宜滋養肺腎,清利咽喉;健脾和胃,祛濕利咽;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證治分類

內治
(一)外邪聚喉核

症狀:咽喉乾燥、灼熱、疼痛,吞咽時加劇。可兼見頭痛,發熱,微惡風,咳嗽,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利咽消腫。

方藥:疏風清熱湯加減。

常用藥:荊芥、防風、金銀花、連翹、黃芩、赤芍、玄參、浙貝母、天花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甘草。

(二)邪熱傳里,毒聚喉核

症狀:咽痛劇烈,痛連耳竅、耳根,吞咽困難,呼吸不利,面赤氣粗,口氣熱臭噴人。高熱神煩,口渴引飲,咳嗽痰黃稠,腹脹,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厚,脈洪大而數。

治法:瀉熱解毒,利咽消腫。

方藥:清咽利膈湯加減。

常用藥:荊芥、防風、薄荷、金銀花、連翹、梔子、黃芩、黃連、桔梗、牛蒡子、玄參、甘草。

(三)肺腎陰虛,火灼喉核

症狀:咽部乾燥灼熱,異物感、疼痛不盛,開合不利,午後症狀加重。或可兼見唇赤顴紅,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多夢,耳鳴眼花,腰膝酸軟。舌質乾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肺腎,清利咽喉。

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

常用藥:百合生地、熟地、麥冬、玄參、當歸芍藥貝母桔梗、甘草。

(四)肺胃虛弱,喉核失養

症狀:咽部不適,異物感,咽乾不欲飲、口淡、納呆、咽癢,咳嗽痰白。可兼見脘腹痞悶,噁心吐嘔,少氣懶言,四肢倦怠,形體消瘦,大便溏清,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小兒可伴見鼾眠、吞咽不利、納呆、反覆發作頭昏痛、發育遲緩等。

治法:健脾和胃,祛濕利咽。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

(五)痰瘀互結,瘀阻喉核

症狀:咽乾不適,咽部異物感,吞咽不利,或咽部刺痛,痰涎黏稠量多,不易咯出,喉核腫痛反覆發作,遷延不愈。舌質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方藥:會厭逐瘀湯合二陳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當歸、赤芍、生地、柴胡、枳殼、桔梗、甘草、玄參、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外治
1、含漱:用金銀花、甘草、桔梗適量,或荊芥、菊花適量煎水含漱,每日數次。

2、吹藥:可選用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中藥粉劑吹入患處,每日數次。

3、含服:可用清熱解毒利咽中藥含片或丸劑含服。

4、霧化吸入:用清熱解毒利咽的中草藥煎水,霧化吸入,每日1-2次。

5、烙法:喉核肥大或反覆發作者,可用烙治法。急性發作時禁烙,必要時行手術摘除。

6、啄治法:用三棱針或扁桃體手術彎刀,在扁桃體上做雀啄樣動作,每側4-5下,伴少量出血,以吐2-3口血為度。2-3日1次,5次為1療程,一般不超過3個療程。

針灸療法

1、體針
實熱證,選合谷、內庭、曲池,配天突、少澤、魚際,每次2-4穴,瀉法,每日1-2次。虛證,選太溪、魚際、三陰交、足三里,平補平瀉,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

2、耳針
實熱證,取扁桃體、咽喉、肺、胃、腎上腺,強刺激,留針10-20分鐘,每日1次;或取扁桃體穴埋針,每日按壓數次以加強刺激。虛證,取咽喉、腎上腺、皮質下、脾、腎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每日以中強度按壓2-3次,以加強刺激。

3、刺血法
喉核紅腫疼痛、高熱者,可點刺扁桃體、耳尖等耳穴或耳背靜脈放血,亦可點刺少商或商陽放血,每穴放血數滴,每日1次,以瀉熱消腫。

4、穴位注射
實熱證者,選脾俞、肩井內五分、曲池、天突、曲池、孔最等,每次取一側的1-3穴,每穴注射柴胡注射液或魚腥草注射液2毫升。

其他療法

擒拿:實熱證而見咽痛劇烈、吞咽困難、湯水難下者,可用擒拿法以瀉熱消腫止痛,以利吞咽。

併發症

乳蛾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可成為病灶,引發局部及全身多種併發症。局部併發症有耳脹、喉痹、喉癰等,全身併發症有低熱、痹證、心悸怔忡、水腫等。

預防詳情

1、重視體育鍛鍊,增強抗病能力,可以預防或減少乳蛾發作。

2、飲食有節,少食辛辣炙煿,以免脾胃蘊熱;按時作息,不妄勞作,以免虛火內生。

3、乳蛾急發者應徹底治癒,以免遷延日久,纏綿難愈。

4、注意口腔衛生,及時治療鄰近組織疾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