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羅田縣轄鎮,全國重點鎮。位於縣境東北部。面積285.1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96萬人(2010年),常住人口30041人(六普)。轄34個行政村,4個鎮辦林場。鎮政府駐九資河,距縣城70千米。古蹟有以廣化寺、聖人堂、以紫薇大院為代表的明清古建築群等。
沿革
1949年屬僧塔寺區,1958年屬天堂公社……1987年設九資河鎮、大地坳鄉。1996年,九資河鎮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韓婆嶺、七里河、麒麟畈、九資河、河西畈、張家嘴、聖人堂、濫泥畈、花油畈、徐鳳沖、黃泥塘、王家鋪、爐子山、黃石河、馬岔河、七娘山、趙家坳、唐家畈、官基坪、邱家灣、羅家畈、中灣、葫蘆石、汪家畈24個行政村;大地坳鄉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五條路、大地坳、木瓜園、龔家鋪、余家坳、關家山、文家畈、廖家邊、鄭家坳、台子灣、平坦園11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大地坳鄉,併入九資河鎮。2004年,鎮政府駐九資河,人口37345人,面積285.1平方千米,轄韓婆嶺、七里河、麒麟畈、九資河、河西畈、張家咀、唐家畈、官基坪、邱家灣、羅家畈、中塆、葫蘆石、聖人堂、濫泥畈、花油畈、徐鳳沖、黃泥塘、王家鋪、爐子山、黃石河、馬岔河、七娘山、趙家坳、汪家畈、五條路、大地坳、木瓜園、龔家鋪、余家坳、關家山、文家畈、廖家邊、鄭家坳、苔子灣34個行政村。
行政規劃
區劃
九資河鎮鎮政府駐九資河,轄34個村委會:九資河村、韓婆嶺村、七里河村、麒麟畈村、河西畈村、張家嘴村、唐家畈村、官基坪村、邱家灣村、羅家畈村、中塆村、葫蘆石村、聖人堂村、濫泥畈村、花油畈村、徐鳳沖村、黃泥塘村、王家鋪村、爐子山村、黃石河村、馬岔河村、七娘山村、趙家坳村、汪家畈村、五條路村、大地坳村、木瓜園村、龔家鋪村、余家坳村、關家山村、文家畈村、廖家邊村、鄭家坳村、苔子灣村。
代碼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123103:~200 220七娘山村 ~201 220馬岔河村 ~202 220黃石河村 ~203 220爐子山村 ~204 220王家鋪村 ~205 220徐鳳沖村 ~206 220濫泥畈村 ~207 220黃泥塘村 ~208 220花油畈村 ~209 220河西畈村 ~210 122聖仁堂村 ~211 220張家咀村 ~212 122九資河村 ~213 122麒麟畈村 ~214 220七里河村 ~215 121韓婆嶺村 ~216 220汪家畈村 ~217 220葫蘆石村 ~218 220中垸村 ~219 220邱家垸村 ~220 220羅家畈村 ~221 220官基坪村 ~222 220趙家坳村 ~223 220唐家畈村 ~224 220台子垸村 ~225 220五條路村 ~226 220大地坳村 ~227 220龔家鋪村 ~228 220餘家坳村 ~229 220關家山村 ~230 220鄭家坳村 ~231 220廖家邊村 ~232 220文家畈村 ~233 220木瓜園村 ~500 220平坦園林場 ~501 220小寨 ~502 220三省垴
簡介
九資河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星羅棋布名山大川,似眾星拱月,九資河環圍其中。這裡曾經是春秋時期鳩茲國國都所在地。
鳩茲國(前475-前570)公元兩千六百多年前的“鳩茲”是一個小國,是夾在吳、楚兩大國之間疲於應付的偃姓小國。即今鄂東英山、羅田相鄰兩縣的北部,其都邑在九資河鎮。公元前570年的楚共王時,楚國令尹子重率兵攻伐吳國,順手吞併了鳩茲國,從此這裡成了楚國邊關上的一個小邑。相傳鳩與群舒都是皋陶的後裔,國都在今天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
“九資”即“鳩茲”的變音。至今當地尚有古鳩茲國留下的石刻。(此石刻不是兩千年多年前的石刻,而是後人方誌學家王葆心所刻,王葆心出生於清朝末年,這石刻既為其所題,則至今不足兩百年。此之所謂古,指鳩茲之古,而非題刻之古。石刻當年想必位於河岸較高處,如今卻有一半浸入水中,看來河床抬高了不少。
九資河歷史上名人輩出,京劇余派三名俗之首的余三勝,從九資河鎮七娘山村走出大山後,隨徽班進京,將徽劇和漢劇融合為京劇,被清嘉靖帝封為戲狀元,成為京劇創始人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也曾以九資河為根據地,在兩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許多光輝的足跡。至今,九資河民風淳樸,文化獨特,京劇前身東腔戲、畈歌、舞龍獅、皮影戲、拳術等古國遺風仍隨處可見。由本土演員編排的原生態歌舞《大別山放歌》成功走上舞台,在景區常態化演出,成為羅田旅遊的一大風景。
歷史沿革
九資河鎮又稱鳩茲古鎮素有千年古鎮之稱,吏治達2400餘年。據近代著名方誌學家王葆心先生考證,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570)先人就在九資河鎮建立了鳩茲國,公元兩千六百多年前的“鳩茲”是一個小國,是夾在吳、楚兩大國之間疲於應付的偃姓小國。即今鄂東英山、羅田相鄰兩縣的北部,其都邑在九資河鎮。公元前570年的楚共王時,楚國令尹子重率兵攻伐吳國,順手吞併了鳩茲國,從此這裡成了楚國邊關上的一個小邑。相傳鳩與群舒都是皋陶的後裔,國都在今天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
元代末年(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徐壽輝在天堂寨建寨起義,對元朝統治早就不滿的徐壽輝,見時機已到,便與麻城鐵匠鄒普勝、江西宜春縣和尚彭瑩玉等人到一起,在鄂東一帶宣傳“天下大亂,彌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並於同年八月,在大別山主峰所在地的多雲山莊即天堂寨中發動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為首領。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為紅巾軍或紅軍,同時他們都信奉彌勒佛,燒香集眾,亦又稱“香軍”。
1646年,歸陷家鄉羅田大河岸葫蘆腦的原明河南監軍王鼎出山組織反清義軍,被永曆帝封為兵部尚書,總督風陽義軍。王以天堂寨為中心,指揮義軍轉戰鄂豫皖三省十餘州縣,達四、五年之久,使天堂寨聲名遠揚。
1752年,農民馬朝柱在天堂寨發動白蓮教教徒起義。
1859—1864年問,天堂寨更成為太平天國軍與清軍、民團爭奪的戰略要地.當時湖廣總督胡林翼論及此山說:“內可固鄂,外可圖皖,大力經營,守備完固,則平時有藜藿不採之威,臨時得高屋建瓴之勢,中樞獨運,妙利無窮”。進入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抗日游擊隊、新四軍、解放軍如高俊亭、張體學、劉敏、廖鵬諸部常出入天堂寨.靈活作戰。
1947年,舉世聞名的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天堂寨亦為其重要活動區域。
1948年劉鄧總部轉入九資河,3月,陳錫聯、閻紅顏等主持召開九資河會議,研究堅持大別山根據地的戰略部署。
因位處鄂皖要衝,山高地險,明代即在此設有巡檢司衙門,清代亦設有千總衙門。近代,工農革命軍,劉鄧大軍曾到過此地。
人口民族
人口37345人,以漢族為主。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九資河鎮境內現有23座大中小型水庫和數百口塘堰,水域面積達50平方公里;
林業資源
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5%,總積蓄量達18萬立方,素有林海之稱。
植物資源
境內生物物種繁多,達1487種,有不少珍稀品種,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基因庫”,天堂紅葉更被譽為“中國最美田園風光”。
地理環境
九資河鎮土地面積285.1平方千米。人均耕地0.8畝。多年來,歷屆九資河鎮黨委、政府均把生態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加以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菲然,境內無一工業污染企業,被譽為鄂東最後一塊淨土,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15萬個之多,堪稱天然氧吧。
經濟建設
綠化建設
九資河鎮經濟社會大發展。旅遊扶貧關聯度高,產業鏈條延伸長,貧困地區圍繞市場需求的變化,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帶動了貧困山區第三產業的興旺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拓展了民眾就業渠道,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九資河鎮充分發揮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挖掘“綠林起義”英雄好漢文化,先後引進廣東、武漢、澳門等地客商投資4100多萬元,開發綠林景區,興建旅遊賓館,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旅遊建設
九資河鎮先後有1300多人參與旅遊開發,增收230多萬元;有300多人直接在旅遊企業就業,人平年收入過8000元;有120人參與經營旅遊產品,42戶辦起了旅遊“農家樂”。九資河鎮農民每年可從配套旅遊產業中增收350萬元,人平增加純收入150元。
九資河鎮是一個集“老區、山區、庫區”於一體的貧困鄉鎮。九資河鎮走旅遊扶貧開發的路子,使昔日窮山僻壤變成了鄂東旅遊經濟重鎮。2007年,九資河鎮共接待遊客10萬人次,實現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2000多萬元。九資河鎮人均從旅遊扶貧中獲得收入已超過7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有65%的貧困戶靠旅遊扶貧開始走上致富之路,旅遊業已成為九資河鎮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交通建設
2008年5月8日上午,蔡德坤、羅剛、朱華清、胡祖建、張志偉、王國強、柳國慶、劉細波等羅田縣四大家領導帶領交通、旅遊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專程來到九資河鎮河西畈村,為河西畈大橋現場選址。
羅田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由九資河人大代表團提出的“關於修建河西畈大橋”的議案。該縣人大常委會在今年三月組織專題會議進行督辦。根據有關部門及專家勘察設計,新建的河西畈大橋橋長110米,寬9米,在原河西畈漫水橋上側建設。工程將在今年雨季過後動工建設,工期一年。羅田縣委書記蔡德坤、縣委副書記、縣長羅剛在今年上午的大橋選址督辦會上強調,修建河西畈大橋,既是落實人大代表議案,解決民眾行路難問題的需要,也是推進大別山生態旅遊發展的需要。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以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設計新穎、長遠受益的要求,迅速開展河西畈大橋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雨季一過,立即動工興建,力爭明年雨季前建成。
基礎建設
九資河鎮基礎設施大改善。為了加快旅遊扶貧的步伐,各地把改善硬環境作為先導工程來抓,加強了當地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夯實了民眾自我發展、自我脫貧的基礎。羅田縣先後投入600多萬元財政扶貧資金新修旅遊公路180公里,鋪設油路85公里,架設橋樑5座,改善了景區交通條件,提高了通達能力;投資1800多萬元加強了景區通訊設施建設,提高了通訊覆蓋面;投入1200多萬元資金對九畹溪、四溪等重點景區實施了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封禁和坡耕地退耕還林,從而使景區的山更青、水更綠;投入73萬元對影響景區生態環境和景區開發的112戶農戶實施了搬遷,投入28萬元扶持280戶實施“五改三建”開展生態家園建設,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景區農戶髒亂差問題,提升了景區整體形象,而且為農戶依託景區開展旅遊服務創造了良好環境。
文化教育
九資河鎮中國小目錄
七娘山村國小 | 馬岔河村國小 | 黃石河村國小 | 爐子山村國小 |
王家鋪村國小 | 徐鳳沖村國小 | 亂泥畈村國小 | 黃泥塘村國小 |
花油畈村國小 | 河西畈村國小 | 聖仁堂村國小 | 張家咀村國小 |
九資河村國小 | 麒麟畈村國小 | 七里河村國小 | 韓婆嶺村國小 |
汪家畈村國小 | 葫蘆石村國小 | 中垸村國小 | 邱家垸村國小 |
羅家畈村國小 | 官基坪村國小 | 趙家坳村國小 | 唐家畈村國小 |
台子垸村國小 | 五條路村國小 | 大地坳村國小 | 龔家鋪村國小 |
余家坳村國小 | 關家山村國小 | 鄭家坳村國小 | 廖家邊村國小 |
文家畈村國小 | 木瓜園村國小 | 九資河鎮初級中學 |
旅遊景點
羅田天堂湖國家濕地公園
羅田天堂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總面積1114.97公頃,庫容量1.63億立方米。地處東經115°39′22″北緯31°6′31″,由天堂水庫為主體,包含水庫兩邊部分山體組成。2012年3月12日,羅田正式接到國家林業局批覆,該縣天堂湖被批准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天堂湖濕地公園是薄刀峰森林公園、九資河鳩鶿古鎮、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遊金三角”的中心,屬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大風景區之一。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羅田縣天堂湖濕地公園被批准為國家級濕地公園,並同意適時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此前,天堂湖已被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天堂湖濕地公園是薄刀峰森林公園、九資河鳩鶿古鎮、天堂寨森林公園“生態旅遊金三角”的中心,屬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大風景區之一。天堂湖濕地公園以天堂水庫為主體,包含水庫兩邊部分山體,總面積1114.97公頃。園區中有國家I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5種。此外公園內還有眾多浮游植物、浮游和底棲動物。天堂水庫庫叉眾多,是多種鳥類棲息的樂園。湖區及其周邊還孕育了豐富的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神話傳說等鄉土氣息濃郁的特色文化資源。
新屋垸
新屋垸古建築群位於位於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官基坪村總面積。0.5平方公里,山莊內有120人口30來戶人家,建垸歷史上溯到清朝前期,至今已有近兩百多年的歷史,古建築上的雕樑畫棟至今仍不失典雅之氣,古戲樓樑上的木雕龍更是栩栩如生。
因該垸四周遍種紫薇,又名紫薇山莊,又因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故名三省垴。山莊東西長48米,南北寬168米,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由大院、戲樓,三大單元的九十九間房屋和32口天井組成。其中每個單元,進門之後都有戲樓,接著是廳堂,分上、下殿,供看戲、會客和供奉祖先之用,中間就是廚房、書房、閨房、神房(供奉家神)、客廳、水井,足不出戶;後邊就是花園、馬房。
聖人堂紅葉
春來山花爛漫,夏至飛瀑流泉,秋日紅葉似火,冬季銀裝素裹。聖人堂春、夏、秋、冬皆是景,是一處旅遊觀光、休閒、避暑的人間勝地,所以常年遊客不斷,前幾天婦女節,就有幾撥客人前來觀光。聖人堂村人編的旅遊歌:春到這裡暖融融,上山觀賞映山紅;夏到這裡樂哈哈,峽谷漂流濺水花;秋到這裡心頭悅,情侶雙雙觀紅葉;冬到這裡吃吊鍋,邊喝米酒邊唱歌。但聖人堂村最美、最有特色的數秋景。
當地人有在田間地頭栽種烏桕樹的良好傳統。這裡獨特的地理環境,使烏桕樹具有葉紅嬌艷、葉片圓潤、樹形優美、葉紅期長等特點。記者在村莊四周田畈漫步看到,百年老烏桕一排排布滿田埂。遺憾的是時值早春,烏桕樹木還沒到長出新葉的季節。村民介紹,他們從祖輩就有心栽種烏桕,一是烏桕籽可出油,二是烏桕冠大葉密,夏季勞作時可以在樹陰下歇息。
神奇的是,進入深秋後,這裡的烏桕樹葉由綠變紅,比楓山紅葉還火紅。這時候,紅葉遍布田間,層層遞進,蔚為壯觀,加上有大別山森林背景的襯托,這裡的田園風光被一些省城來的攝影家譽為中國最美。去年秋,到聖人堂觀賞紅葉的遊客過萬名,其中有不少是攝影愛好者。
天堂寨
天堂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是大別山第二高峰,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先生題字。位於安徽省金寨縣與湖北省羅田縣交界的地區,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國、花的海洋”的美稱。
天堂寨所處的大別山,是中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長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頂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巍巍群山盡收眼底。海拔1729米的天堂頂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稱“瑤池”。
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境內千米以上的高峰25座,天堂寨最高峰為大別山主峰之一,系江淮分水嶺,常年平均降雨量1350mm,濕度85%,年均氣溫12.6度,水質為地表一級衛生飲用水。其間,雄關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龍潭飛瀑,奇松怪石頗多,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氣勢雄偉壯觀。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羅田縣北部九資河鎮境內,高山區公園分設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台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峰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大別山田園風光遊覽區天堂湖水上樂團等五個景區公園常年降雨量1350mm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1996年10月被中國林業部正式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青苔關
青苔關歷史悠久,地勢險要,且位居鄂皖交界處,故向為吳頭楚尾的重要鎖鑰。關上古城,俗稱“老城”。據載,其城牆高10米、寬3米,樓高20米,並以此為中心向左右各延伸500餘米至兩邊懸崖險峰,並輔之建有岐嶺關、瓮門關,形成其倚仗互援之勢。
青苔關始建於南宋,南宋嘉定十二年以後,金人為患,元人南侵之際,在此設關守備。明末清初,義軍首領侯應龍、張福寰曾率部與清軍戰於青苔關、十八盤等地。清鹹豐九年(1859年),鄂巡撫胡林翼飭令於此建多雲鄉青苔關尚義卡:門樓1座,石牆290餘丈,營房1所。至今古蹟大部分尚存。光緒年間,張正金、李晉侯等反對洋教,曾組織兩千餘人的聯軍,在青苔關一帶堅持反帝鬥爭,並留下了不少動人事跡。
史載,陸遜追曹、傅高立寨、王鼎抗清、太平軍、劉鄧大軍均在這裡克敵攻堅、欲血奮戰,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三省垴
三省垴位於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西北邊境,山南面是湖北羅田縣,西北面為河南金寨(1949年金寨屬於河南安徽共管),東北面安徽霍山縣,故名三省垴,主峰1540米。三省垴有著萬畝森林資源,植物品種繁多,枝繁葉茂、溪水潺潺,有著許多頻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如中華大鯢(娃娃魚)、野生楠木林。這裡生態良好,空氣中富含氧離子,適宜療養、養生;境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最炎熱的夏天也不用電扇、空調,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筆架山
(1)龍盤山莊
龍盤山莊在岐嶺關東面千餘米處,面積不大,景色秀美,素有“山似青羅帶,水如玉瑤池,古林幽且深,處處有奇觀”之說。山莊四周千株古松,萬桿修竹,面積達150多畝。這裡向以林密,樹粗、山高聞名而引來了遠近遊人。北京、南京林學院專家曾親臨考察鑑定:此處大權圾300多年歷史,是鄂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天然古松林。龍盤山莊本來是高山盆地,而盆地中心又有一水面約4畝的池塘,恰似“盆中盆”。這一盆地由綠樹、碧水、藍天組成了一幅天然風景畫,每當旭日東升或晚霞夕照之際,輕雲薄霧,繚繞飄浮,置身其中,如入仙境,令人陶醉。
(2)陷馬丘
陷馬丘位於龍盤山莊,相傳三國吳將追魏兵過岐嶺關,魏將曹休兵馬逃至龍盤山莊,時值烈日炎炎,曹休的座騎下田飲水,忽然暴風驟雨從天而降,人馬均陷沒不見。人們說是“天不絕曹”曹休人馬被天神救雲了。“陷馬丘”至今猶在。
(3)船形石
船形石是從龍盤山莊流下的小河中一個象船形的巨石,長7米,寬2米,高出河床3米。船身及周圍無土,無雜草,而船石中心天然獨立一高約8米多的古松,其枝葉多向西傾斜,風起時,如航船揚帆疾駛。目前小河水時流時斷,景區擬在船形石下游築一蓄水石壩,好教石船終年“揚帆遠行”以壯形色。
(4)桃園
桃園位於景區東部,面積約5000餘畝,地形奇特,風景秀麗。桃園中有一絕妙的天門是從“小桃園”上“正桃園”之咽喉要道。正桃園四面環山,中間乃一盆地,冬暖夏涼。大小桃園中古樹新林、奇峰異石、清泉飛瀑、鳥語花香,形成一片獨特風景,可謂是避署勝地。
(5)黃花旦
黃花旦位於筆架山左側山頭,是桃園裡又一奇妙風景。它向稱“千畝黃花檔”,是食用黃花的天然寶庫。春夏黃花盛開,漫山遍野,一望無邊。因山高路遠,人跡罕見,採摘者甚少,故繁密茂盛,千年不衰。
計畫生育
九資河鎮地處羅田北部山區,下轄34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已婚育齡婦女6290人。去年以來,九資河鎮全面開展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積極推行契約化治理。到2008年,九資河鎮已出台《村民自治章程》34個,共簽訂《村民自治契約書》2200份,簽字率達100%。通過積極實行契約化治理,實現了計畫生育由“官治”向“民治”的轉變,民眾由受控對象變成了計畫生育的主人,極大的提高了民眾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九資河鎮婦檢率較往年上升了十個百分點,節育率上升了十五個百分點,出生嬰兒性別比下降了二十六個百分點,促使九資河鎮計畫生育水平躍上一個新台階。主要作法是:
重在熟悉,強化領導
隨著人民民眾民主意識的逐步提高以及國家不斷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非凡是 《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對現行的計生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過去那種以單一行政強制手段為主的計生工作方式已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導致許多基層幹部存在這樣那樣的想法,有的認為現在計生工作太難搞了,軟的不行,硬的不能,存在畏難情緒;有的認為現行的計生政策弱化了,對民眾無約束了。針對種種思想熟悉,鎮黨委、鎮政府審時度勢,從鎮情民意出發,著眼於從源頭抓起,以實行契約化治理為突破口,把廣大幹部民眾思想統一到村民自治治理契約上來,變不利為有利,變強制執行為自我約束,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計生服務理念,從而真正開創九資河鎮“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村民自治新局面。
宣傳發動,營造聲勢
為了村民自治政策家喻戶曉、婦女皆知,通過各種形式加強了宣傳力度。先後召開黨政聯席會、國家幹部會、村幹部會。首先在鎮村幹部身上統一思想,消除雜念,形成共識。同時開展全方位、立體宣傳,先後發放宣傳資料7000多份,刷寫宣傳標語100多條,辦固定宣傳欄37塊,基本做到村村有專欄、組組垸垸有標語,戶戶有資料。為使廣大基層幹部深刻領會精神,吃透政策,還舉辦由住點國家幹部,村兩委委員、計生協會成員等參加的業務骨幹培訓班,並將一些重大政策編印成冊,分發到人,以利於指導工作。
落實隊伍,健全網路
實行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假如沒有強有力的組織網路作保證,很難使這項工作順利開展。因此,把加強計生隊伍建設,健全自治網路作為村民自治的重要工作加以落實。一是成立了由村黨(總)支部書任組長,村委會副主任、村兩委委員、計生治理員、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組成5-7人的村民自治領導小組;二是以“雙創”活動為載體,加強計生協會建設,各村選配1名熱心於計生工作,在民眾中享有較高威望的協會專職副會長,配強一支樂於奉獻、民眾信賴的協會小組(中心戶)長,培養一批計生協會骨幹會員,充分發揮協會隊伍的帶頭作用;三是成立了計畫生育評議監督小組,確定7-9名有思想覺悟、有民眾基礎、有工作能力的各界人士為評議監督成員。組成了有黨員、團員、婦女、老年協會、計生協會、計生治理員和育齡積極分子參與的計生治理服務網路。
體育發展
鎮團委組織的迎“五四”九資河鎮青年男子籃球賽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籌備,於4月22日上午在風景秀麗的九資河中學隆重開幕了。籃球賽共有政府、衛生、教育、水庫、蓄能、個協6支代表隊參加,在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萬小勇代表鎮黨委政府和本屆籃球賽組委會向“天堂湖杯”籃球賽的順利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比賽的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以及全體工作人員致以親切的問候。他殷切地希望全體運動員要發揚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頑強拼搏,奮力爭先,以高昂的鬥志,高超的球藝,賽出友誼,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同時,希望全體裁判員忠於職守,公正裁判,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競賽環境;也希望各代表隊領隊、教練和全體工作人員要堅守崗位,積極配合,為搞好本次比賽作出積極的貢獻。
著名人物
余三勝
余三勝(1802—1866),原名開龍,字起雲,湖北省羅田縣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灣人。幼學漢戲,工老生,後改唱京劇。清嘉慶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軒”票房。道光初年入北京,隸“春台班”,至道光中期,蜚聲梨園,是國粹“京劇”創始人之一。道光、鹹豐年間,與程長庚、張二奎並稱老生三傑或梨園三鼎甲。其子余紫雲,是“同光名伶十三絕”之一。其孫余叔岩為京劇“余派”老生創始人。
余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長,富於創新。在徽調漢劇合流形成京劇的過程中,首將漢調皮簧和徽調皮簧相結合,並吸收崑曲梆子的演唱特點,創作皮簧唱腔;又揉西皮、二簧、“花腔”為一體,創製二簧反調。在念白上,將漢調基本語音與京、徽語音相結合。善於以唱腔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並把青衣小腔溶於老生唱腔之中,形成獨特的風格,為後輩所仿效。《都門雜詠》有詩云:“時尚黃腔似喊雷,當年昆弋話無媒,而今倚重余三勝,年少爭傳張二奎”。天津第一代泥塑匠張明山塑造余三勝飾《黃鶴樓》中劉備泥塑一座,被京劇界尊為“祖師爺”。原唱漢調,清道光年間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他通文墨,口才便捷,常自創新腔。他的嗓音醇厚,聲調優美。他在漢調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造出抑揚婉轉、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當時余三勝以擅唱“花腔”著稱,所謂花腔,實即鏇律豐富的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製上,就在於豐富了京劇演唱的聲音色彩,加強了京劇唱腔的鏇律。據記載,京劇中的二黃反調,如《李陵碑》、《烏盆記》、《朱痕記》等劇中的反二黃唱腔,均創自余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