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哀郢

《九章·哀郢》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所謂“哀郢”,即哀悼楚國郢都被秦國攻陷、楚懷王受辱於秦,百姓流離失所之事。此詩採用了倒敘法,先從九年前秦軍進攻楚國之時自己被放逐,隨流亡百姓一起東行的情況寫起,到後面抒寫作詩當時的心情。全詩亂辭之前可分為五層,每層三節(四句一節)。前三層為回憶,其抒情主要通過記敘來表現;第四層抒發作詩當時的心情,第五層為對造成國家、個人悲劇之原因的思考。亂辭在情志、結構兩方面總括全詩,寫詩人雖日夜思念郢都,卻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國的痛苦和悲傷。全詩章法謹嚴,渾然一體。

作品原文

九章·哀郢

皇天之不純命兮 ,何百姓之震愆 ?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

去故鄉而就遠兮 ,遵江夏以流亡 。

出國門而軫懷兮 ,甲之鼂吾以行 。

發郢都而去閭兮 ,荒忽其焉極 。

楫齊揚以容與兮 ,哀見君而不再得 。

望長楸而太息兮 ,涕淫淫其若霰 。

過夏首而西浮兮 ,顧龍門而不見 。

心嬋媛而傷懷兮 ,眇不知其所蹠 。

順風波以從流兮 ,焉洋洋而為客 。

凌陽侯之氾濫兮 ,忽翱翔之焉薄 ?

心絓結而不解兮 ,思蹇產而不釋 。

將運舟而下浮兮 ,上洞庭而下江 。

去終古之所居兮 ,今逍遙而來東 。

羌靈魂之欲歸兮 ,何須臾而忘反 ?

背夏浦而西思兮 ,哀故都之日遠 。

登大墳以遠望兮 ,聊以舒吾憂心 。

哀州土之平樂兮 ,悲江介之遺風 。

當陵陽之焉至兮 ,淼南渡之焉如 ?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 ,孰兩東門之可蕪 。

心不怡之長久兮 ,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 ,江與夏之不可涉 。

忽若去不信兮 ,至今九年而不復 。

慘鬱郁而不通兮 ,蹇侘傺而含戚 。

外承歡之汋約兮 ,諶荏弱而難持 。

忠湛湛而願進兮 ,妒被離而障之 。

堯舜之抗行兮 ,瞭杳杳而薄天 。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

憎慍惀之修美兮 ,好夫人之慷慨 。

眾踥蹀而日進兮 ,美超遠而逾邁 。

亂曰 :曼余目以流觀兮 ,冀一反之何時 。

鳥飛反故鄉兮 ,狐死必首丘 。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郢(yǐng):郢都,戰國時期楚國都城,今湖北江陵。

皇天:上天,老天。皇是大之意。純命:指天命有常。

震:震動,震驚。愆(qiān):過失,罪過。震愆:指震驚、遭罪。這兩句子的意思是:上天變化無常,為何讓百姓受震驚遭罪過?

方:正當。仲春:夏曆二月。遷:遷徙,指逃難。這兩句的意思是:人民背井離鄉,妻離子散,正當二月向東逃難。

去:離開。故鄉:指郢都。就:趨,往。

遵:循,順著。江夏:指長江和夏水。夏水是古水名,在今湖北省境內,是長江的分流。

國門:國都之門。軫(zhěn)懷:悲痛地懷念。

甲:古時是以乾支紀日的,甲指乾支紀日的起字是甲的那一天。鼂(zhāo):同“朝”,早晨。這兩二句的意思是:走出國門,我心裡悲痛地懷念著郢都,甲日的早晨,我踏上了行程。

閭(lǘ):本指里巷之門,代指里巷,里巷是居民區。

荒忽:心緒茫然。一說指行程遙遠。焉極:何極,何處是盡頭。一說,極,至也。這兩兩句的意思是:從郢都出發離開了所居住的里巷,心緒茫然,不知何處是盡頭。或曰:前路茫茫,不知何往。

楫(jí):船槳。齊揚:一同舉起。容與:舒緩的樣子。

哀:悲傷。君:指楚王。這兩句的意思是:雙槳齊舉,船兒緩行,我哀傷再沒有見君王的機會了。

楸(qiū):樹名,落葉喬木。長楸:高大的楸樹。太息:嘆息。

涕:淚。淫淫:淚流滿面。霰(xiàn):雪粒。

過:經過。夏首:地名,在今湖北省沙市附近,夏水的起點,長江在此分出夏水。西浮:船向西漂行。

顧:回顧,回頭看。龍門:郢都的東門。這兩句的意思是:經過夏首,向西浮行,回顧龍門,已望不見了。

嬋(chán)媛(yuán):心緒牽引,綿綿不絕。

眇(miǎo):同“渺”,猶遼遠。蹠(zhí):踐踏,指落腳之處。這兩句的意思是:情思纏綿,心懷悲傷,前程渺遠,不知何處是落腳之處。

順風波:順風隨波。從流:從流而下。

焉:兼詞,於是,於此。洋洋:飄飄不定。客:漂泊者。這兩句的意思是:順水隨波,從流飄蕩,從此漂泊無歸,作客異鄉。

凌:乘。陽侯:傳說中的大波之神,這裡指波濤。氾濫:大水橫流漲溢。

翱翔:飛翔的樣子,這裡比喻飄流的樣子。焉:何。薄:止。這兩句的意思是:乘著起伏洶湧的波濤前進,恍惚如鳥兒飛翔於天,何處是棲止之所?

絓(guà):牽掛。結:鬱結。解:解開。

蹇(jiǎn)產:結屈糾纏。釋:解開,消除。這兩句的意思是:心思牽掛鬱結,不能解開,愁緒結屈糾纏,不能釋然。

運舟:行舟。下浮:向下游漂行。

上洞庭:指入洞庭湖。下江:下入長江。

去:離開。終古之所居:祖先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指郢都。

逍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這裡指漂泊。

恙(qiāng):發語詞,楚方言,有乃之意。

須臾:時間很短暫,猶言頃刻。反:同返。這兩句的意思是:於是我的靈魂想回歸故鄉,我何曾有頃刻的時間忘記返鄉。

背:背對著,指離開。夏浦:地名,指夏口(在今湖北武漢)。西思:思念西方,指思念西面的郢都。

故都:指郢都。

墳:指水邊高地。一說指水邊高堤。

聊:姑且。舒:舒展。

州土:這裡指楚國州邑鄉土。平樂:和平快樂。或言土地平闊,人民安樂。

江介:長江兩岸。遺風:古代遺留下來的風氣。這兩句的意思是:看到國土遼闊,人民安樂和自古遺留下的淳樸民風,止不住悲傷感嘆。

當:值。陵陽: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陽縣。一說陵陽在今安徽省安慶南。焉至:至何處。一說,陵陽指大的波濤。這裡指波濤不知從何處而來。

淼(miǎo):大水茫茫的樣子。焉如:何往。這兩句的意思是:到了陵陽,還要到那裡去?南渡這茫茫大水,又往何方?

曾不知:怎不知。夏:同廈,大屋,這裡當指楚都之宮殿。

孰:誰。一作何。兩東門:郢都東向有二門。這兩句的意思是:沒想到郢都繁華宮闕已經化為丘墟,有誰使郢都的兩座東門變成一片荒蕪?

怡:樂。

惟:發語詞。郢路:通向郢都之路。遼遠:遙遠。

江:長江。夏:夏水。涉:渡水。這兩句的意思是:想那回郢都之路是多么遙遠,長江和夏水又深不可渡。這兩句的意思是:郢都不能回。

忽:指時間過得快。信:相信。—說不信是不被信任,下句的不復是不復被信任。

復:指返回郢都。根據此句“九年”的計算,屈原在頃襄王時被流放是在頃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至白起破郢的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首尾正是九年。這兩句的意思是:時間過得真快,仿佛令人難以相信,流放已九年未回郢都。

鬱郁:鬱積的樣子。不通:指心情不通暢。

蹇:發語詞,楚方言。侘(chà)傺(chì):悵然獨立,形容失意者的茫無適從。戚:同戚,憂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愁思鬱積,心情不暢,悵然獨立,內心傷悲。

外:表面。承歡:指承君主之歡。

諶:誠,實在。荏弱:軟弱。持:同恃。難持,即很依靠。這兩二句的意思指斥那些蔽賢誤國的人,說他們表面上巧言佞色,以奉承君王的歡心,實際上靠不住。

湛湛:厚重的樣子。進:進用。

被:同披。被離,猶披離,紛亂的樣子。鄣:同障,阻礙,遮蔽。這兩句的意思是:懷著深厚的忠心,願意進用於君王,但嫉妒紛紛,阻塞了我的仕進之路。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兩位聖明的君主。抗行:高尚偉大的行為。

杳杳:遙遠。薄:近。這兩句的意思是:堯舜行為高尚,目光遠大,幾乎可接近上天。

被:覆蓋,這裡猶言加在身上。不慈之偽名:不慈愛的虛假的惡名。不慈:不愛兒子。堯、舜傳位於賢人,不傳兒子,又傳說堯曾殺長子考監明,所以戰國時有人說他們不慈。《莊子·盜跖》篇曰:“堯不慈,舜不孝。”又曰:“堯殺長子,舜流母弟。”

憎:憎惡。慍(yùn)惀(lǔn):忠厚誠樸。修美:高潔美好。

好(hào):愛好,喜歡。夫(fú)人:彼人,那些人。忼慨:同慷慨,這裡指裝腔作勢地發表激昂慷慨之言辭。這兩句的意思是:君王憎惡忠誠老實、高潔美好的人,卻喜歡小人裝腔作勢的慷慨激昂之辭。

踥(qiè)蹀(dié):小步行走貌。

美:美人,指賢人。超遠:遠。逾邁:猶愈邁,越發遠行。以上兩句的意思是:小人奔走鑽營,日益接近君王,賢人卻越來越遠離朝廷。

亂:樂章最末叫亂,後來借用作為辭賦最後總結全篇內容的收尾。

曼:眼光放遠。流觀:四處觀望。

冀:希望。一反:即一返,返回一次。這兩句的意思是:放開我的眼光向四方眺望,希望還能返回一次郢都,但何時才能實現?

反:同返。

必:必定。首丘:頭向著所居住生長的山丘。這兩句的意思是:鳥總是要飛回自己的故鄉,狐狸到死時,頭也要朝著自己出生的山丘。

信:確實。棄逐:指放逐。

之:指故鄉郢都。這兩句的意思是:確實不是我的罪過而遭到放逐,我何嘗忘記過郢都!

1.

郢(yǐng):郢都,戰國時期楚國都城,今湖北江陵。

2.

皇天:上天,老天。皇是大之意。純命:指天命有常。

3.

震:震動,震驚。愆(qiān):過失,罪過。震愆:指震驚、遭罪。這兩句子的意思是:上天變化無常,為何讓百姓受震驚遭罪過?

4.

方:正當。仲春:夏曆二月。遷:遷徙,指逃難。這兩句的意思是:人民背井離鄉,妻離子散,正當二月向東逃難。

5.

去:離開。故鄉:指郢都。就:趨,往。

6.

遵:循,順著。江夏:指長江和夏水。夏水是古水名,在今湖北省境內,是長江的分流。

7.

國門:國都之門。軫(zhěn)懷:悲痛地懷念。

8.

甲:古時是以乾支紀日的,甲指乾支紀日的起字是甲的那一天。鼂(zhāo):同“朝”,早晨。這兩二句的意思是:走出國門,我心裡悲痛地懷念著郢都,甲日的早晨,我踏上了行程。

9.

閭(lǘ):本指里巷之門,代指里巷,里巷是居民區。

10.

荒忽:心緒茫然。一說指行程遙遠。焉極:何極,何處是盡頭。一說,極,至也。這兩兩句的意思是:從郢都出發離開了所居住的里巷,心緒茫然,不知何處是盡頭。或曰:前路茫茫,不知何往。

11.

楫(jí):船槳。齊揚:一同舉起。容與:舒緩的樣子。

12.

哀:悲傷。君:指楚王。這兩句的意思是:雙槳齊舉,船兒緩行,我哀傷再沒有見君王的機會了。

13.

楸(qiū):樹名,落葉喬木。長楸:高大的楸樹。太息:嘆息。

14.

涕:淚。淫淫:淚流滿面。霰(xiàn):雪粒。

15.

過:經過。夏首:地名,在今湖北省沙市附近,夏水的起點,長江在此分出夏水。西浮:船向西漂行。

16.

顧:回顧,回頭看。龍門:郢都的東門。這兩句的意思是:經過夏首,向西浮行,回顧龍門,已望不見了。

17.

嬋(chán)媛(yuán):心緒牽引,綿綿不絕。

18.

眇(miǎo):同“渺”,猶遼遠。蹠(zhí):踐踏,指落腳之處。這兩句的意思是:情思纏綿,心懷悲傷,前程渺遠,不知何處是落腳之處。

19.

順風波:順風隨波。從流:從流而下。

20.

焉:兼詞,於是,於此。洋洋:飄飄不定。客:漂泊者。這兩句的意思是:順水隨波,從流飄蕩,從此漂泊無歸,作客異鄉。

21.

凌:乘。陽侯:傳說中的大波之神,這裡指波濤。氾濫:大水橫流漲溢。

22.

翱翔:飛翔的樣子,這裡比喻飄流的樣子。焉:何。薄:止。這兩句的意思是:乘著起伏洶湧的波濤前進,恍惚如鳥兒飛翔於天,何處是棲止之所?

23.

絓(guà):牽掛。結:鬱結。解:解開。

24.

蹇(jiǎn)產:結屈糾纏。釋:解開,消除。這兩句的意思是:心思牽掛鬱結,不能解開,愁緒結屈糾纏,不能釋然。

25.

運舟:行舟。下浮:向下游漂行。

26.

上洞庭:指入洞庭湖。下江:下入長江。

27.

去:離開。終古之所居:祖先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指郢都。

28.

逍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這裡指漂泊。

29.

恙(qiāng):發語詞,楚方言,有乃之意。

30.

須臾:時間很短暫,猶言頃刻。反:同返。這兩句的意思是:於是我的靈魂想回歸故鄉,我何曾有頃刻的時間忘記返鄉。

31.

背:背對著,指離開。夏浦:地名,指夏口(在今湖北武漢)。西思:思念西方,指思念西面的郢都。

32.

故都:指郢都。

33.

墳:指水邊高地。一說指水邊高堤。

34.

聊:姑且。舒:舒展。

35.

州土:這裡指楚國州邑鄉土。平樂:和平快樂。或言土地平闊,人民安樂。

36.

江介:長江兩岸。遺風:古代遺留下來的風氣。這兩句的意思是:看到國土遼闊,人民安樂和自古遺留下的淳樸民風,止不住悲傷感嘆。

37.

當:值。陵陽: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陽縣。一說陵陽在今安徽省安慶南。焉至:至何處。一說,陵陽指大的波濤。這裡指波濤不知從何處而來。

38.

淼(miǎo):大水茫茫的樣子。焉如:何往。這兩句的意思是:到了陵陽,還要到那裡去?南渡這茫茫大水,又往何方?

39.

曾不知:怎不知。夏:同廈,大屋,這裡當指楚都之宮殿。

40.

孰:誰。一作何。兩東門:郢都東向有二門。這兩句的意思是:沒想到郢都繁華宮闕已經化為丘墟,有誰使郢都的兩座東門變成一片荒蕪?

41.

怡:樂。

42.

惟:發語詞。郢路:通向郢都之路。遼遠:遙遠。

43.

江:長江。夏:夏水。涉:渡水。這兩句的意思是:想那回郢都之路是多么遙遠,長江和夏水又深不可渡。這兩句的意思是:郢都不能回。

44.

忽:指時間過得快。信:相信。—說不信是不被信任,下句的不復是不復被信任。

45.

復:指返回郢都。根據此句“九年”的計算,屈原在頃襄王時被流放是在頃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至白起破郢的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首尾正是九年。這兩句的意思是:時間過得真快,仿佛令人難以相信,流放已九年未回郢都。

46.

鬱郁:鬱積的樣子。不通:指心情不通暢。

47.

蹇:發語詞,楚方言。侘(chà)傺(chì):悵然獨立,形容失意者的茫無適從。戚:同戚,憂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愁思鬱積,心情不暢,悵然獨立,內心傷悲。

48.

外:表面。承歡:指承君主之歡。

49.

諶:誠,實在。荏弱:軟弱。持:同恃。難持,即很依靠。這兩二句的意思指斥那些蔽賢誤國的人,說他們表面上巧言佞色,以奉承君王的歡心,實際上靠不住。

50.

湛湛:厚重的樣子。進:進用。

51.

被:同披。被離,猶披離,紛亂的樣子。鄣:同障,阻礙,遮蔽。這兩句的意思是:懷著深厚的忠心,願意進用於君王,但嫉妒紛紛,阻塞了我的仕進之路。

52.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兩位聖明的君主。抗行:高尚偉大的行為。

53.

杳杳:遙遠。薄:近。這兩句的意思是:堯舜行為高尚,目光遠大,幾乎可接近上天。

54.

被:覆蓋,這裡猶言加在身上。不慈之偽名:不慈愛的虛假的惡名。不慈:不愛兒子。堯、舜傳位於賢人,不傳兒子,又傳說堯曾殺長子考監明,所以戰國時有人說他們不慈。《莊子·盜跖》篇曰:“堯不慈,舜不孝。”又曰:“堯殺長子,舜流母弟。”

55.

憎:憎惡。慍(yùn)惀(lǔn):忠厚誠樸。修美:高潔美好。

56.

好(hào):愛好,喜歡。夫(fú)人:彼人,那些人。忼慨:同慷慨,這裡指裝腔作勢地發表激昂慷慨之言辭。這兩句的意思是:君王憎惡忠誠老實、高潔美好的人,卻喜歡小人裝腔作勢的慷慨激昂之辭。

57.

踥(qiè)蹀(dié):小步行走貌。

58.

美:美人,指賢人。超遠:遠。逾邁:猶愈邁,越發遠行。以上兩句的意思是:小人奔走鑽營,日益接近君王,賢人卻越來越遠離朝廷。

59.

亂:樂章最末叫亂,後來借用作為辭賦最後總結全篇內容的收尾。

60.

曼:眼光放遠。流觀:四處觀望。

61.

冀:希望。一反:即一返,返回一次。這兩句的意思是:放開我的眼光向四方眺望,希望還能返回一次郢都,但何時才能實現?

62.

反:同返。

63.

必:必定。首丘:頭向著所居住生長的山丘。這兩句的意思是:鳥總是要飛回自己的故鄉,狐狸到死時,頭也要朝著自己出生的山丘。

64.

信:確實。棄逐:指放逐。

65.

之:指故鄉郢都。這兩句的意思是:確實不是我的罪過而遭到放逐,我何嘗忘記過郢都!

白話譯文

老天爺的指令變化無常啊,為什麼老百姓震盪遭殃?

人民妻離子散不能相顧啊,正當仲春二月逃往東方。

離開了故鄉而去向遠方啊,沿著長江夏水四處流亡。

走出郢都城門我悲傷懷戀啊,甲日的早晨我就起航。

從郢都出發離開了故里啊,遠道茫茫盡頭在哪方?

一齊舉槳我乘船徘徊啊,傷心的是不能再見君王。

望著參天梓樹只有嘆息啊,淚珠紛紛像雪霰一樣。

過了夏首我向西漂浮啊,回望郢都已不見了門牆。

心中牽掛不捨悲傷懷戀啊, 前路茫茫不知落腳何方。

順風過浪我沿江而行啊,於是漂泊彷徨客游他鄉。

我乘著波濤浮泛漂流啊,似鳥兒急速飛翔能棲息哪方?

心裡鬱結卻不能開解啊,心中思緒百轉不能舒暢。

我繼續蕩舟向下漂游啊,逆上洞庭又順飄到長江。

離開世世代代的故鄉啊,如今飄飄蕩蕩來到東方。

我的靈魂夢想歸去啊, 沒有一時一刻忘記故鄉。

背朝夏浦向西思念郢都啊,故都漸遠我心悲傷。

登上水邊高地縱目遠望啊,姑且舒解我憂心愁腸。

這裡地廣民安卻讓我哀傷啊,兩岸古遺風也使我悲愴。

面對陵陽將往哪裡啊 江水茫茫又要南渡到何方?

怎不知大廈已成廢墟啊,兩個東門為何遭蕪曠。

心中不悅已經很久啊,憂傷與愁苦緊緊相接。

郢都的歸路那么遙遠啊,長江和夏水也不能渡涉。

突然被逐是因為不被信任啊,未回郢都今歷九載。

愁慘鬱結心情不能舒暢啊,困苦失意心中慘傷。

外表奉承一副媚態啊,實則脆弱並且操守不定。

忠心耿耿地只望得到進用啊,可嫉妒紛紛來加阻擋。

那堯舜的行為多么高尚啊,高遠難及可近雲霄。

那些讒人心懷嫉妒啊,竟給堯舜蒙上不慈的罪名。

楚王憎恨那含蓄的美德啊,卻喜歡那些人眩惑的激昂。

小人們奔走鑽營卻日漸進選啊,賢人見棄愈疏愈遠。

尾聲:放開我的眼光四下觀望啊,祈望什麼時候回去一趟。

鳥兒飛再遠也要飛返故鄉啊,狐狸死時頭會向出生山岡。

我真的不是有罪才被流放啊,日日夜夜我哪能忘記故鄉!

創作背景

《九章·哀郢》當作於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史記·屈原列傳》載,楚頃襄王立,令尹子蘭讒害屈原,屈原被放江南之野(郢都附近長江以南之地)。《楚世家》又載頃襄王元年“秦大破楚軍,斬首五萬,取析十五城而去”。秦軍沿漢水而下,則郢都震動。屈原的被放,也就在此時。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國家遷都,百姓流亡,屈原寫下了這首哀悼郢都淪亡的詩篇,抒寫自己對故都的眷戀之情。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結構上最為獨特者,是用了倒敘法,詩人先從九年前秦軍進攻楚國之時自己被放逐,隨流亡百姓一起東行的情況寫起,到後面才抒寫作詩當時的心情。這就使詩人被流放以來銘心難忘的那一幅幅悲慘畫面、一幕幕奪人心魄、摧人肝肺的情景,得到突出的表現。

此詩不計亂辭,可分為五層,每層三節。前三層為回憶,第四層抒發作詩當時的心情,第五層為對造成國家、個人悲劇之原因的思考。亂辭在情志、結構兩方面總括全詩,為第六層。

詩的開頭,詩人仰天而問,可謂石破天驚。此下即繪出一幅巨大的哀鴻圖。“仲春”點出正當春荒時節,“東遷”說明流徙方向,“江夏”指明地域所在。人流、漢水,兼道而涌,濤聲哭聲,上乾雲霄。所以詩中說詩人走出郢都城門之時腹內如絞。他上船之後仍不忍離去,舉起了船槳任船飄蕩著:他要多看一眼郢都!他傷心再沒有機會見到國君了。“甲之鼌(朝)”是詩人起行的具體日期和時辰,九年來從未忘記過這一天,故特意標出。第一層總寫九年前當郢都危亡之時自己被放時情景。

詩作第二層為“望長楸而太息兮”以下三節,寫船開後仍一直心繫故都,不知所從。“長楸”意味著郢為故都。想起郢都這個楚人幾百年的都城將毀於一旦,忍不住老淚橫流。李賀說:“焉洋洋而為客,一語倍覺黯然!”因為它比一般的“斷腸人在天涯”更多一層思君、愛國、憂民的哀痛。詩中從“西浮”以下寫進入洞庭湖後情形,故說“順風波”(而非順江流),說“陽侯之氾濫”,說“翱翔”,等等。

“將運舟而下浮兮”以下三節為第三層,寫繼續東行時心情。“運舟”指駕船、調轉船頭。“上洞庭”言由洞庭湖北行,“下江”言順流而下。去之愈遠,而思之愈切。詩人之去,可謂一槳九回頭,讀之真堪摧人淚下。

“當陵陽之焉至兮”以下三節為第四層,寫詩人作此詩當時的思想情緒。在這一層中才指出以上三層所寫,皆是回憶;這些事在詩人頭腦中九年以來,魂牽夢縈,從未忘卻。“當陵陽之焉至兮”二句為轉折部分,承上而啟下。此陵陽在江西省西部廬水上游,宜春以南。《漢書·地理志》說:“廬江出陵陽東南”,即此。其地與湖湘之地只隔著羅霄山脈。大約詩人以為待事態平息,可以由陸路直達湖湘一帶(俱為楚人所謂“江南之野”),故暫居於此。

詩作第五層即“外承歡之汋約兮”以下三節,承接第四層的正面抒情,進而揭出造成國家危難之根源。朝廷那些奸佞之徒善於逢迎奉承,不僅因為他們無能,還因為他們無憂國憂民之心,只知為了一己的利益而誣陷正直之士,所以在治國安民方面實在難以倚靠。但關鍵還在於當政者喜好怎么樣的人。“憎慍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便是屈原對頃襄王的評價。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最高統治者。作品表現的思想是極其深刻的。

詩的前三層為回憶,其抒情主要通過記敘來表現;第四、五層是直接抒情。亂辭總承此兩部分,寫詩人雖日夜思念郢都,卻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國的痛苦和悲傷。“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語重意深,極為感人。全詩章法謹嚴,渾然一體。

詩作結構上表現了很大的獨創性:一,開頭並未交待是回憶,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四句為一節,三節為一層意思,很整齊。語言上的特點是駢句多,如“去故鄉而就遠,遵江夏以流亡”、“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背夏浦而西思,哀故都之日遠”等,既富有對偶美,也有助於加強感情力度。在風格上被視為《九章》中最為淒婉的一篇。

名家點評

洪興祖《楚辭補註》:“此章言己雖被放,心在楚國,徘徊而不忍去,蔽於讒諂,思見君而不得。故太史公讀《哀郢》而悲其志也。”

徐煥龍《楚辭洗髓》:“於《九章》中最為悽惋,讀之實一字一淚也。”

作者簡介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愛國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後遭讒害而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長期流浪沅湘流域。後因楚國的政治更加腐敗,郢都也為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亡。所作《離騷》《九章》《天問》等傳世,多自述身世、志趣,指斥統治集團昏庸腐朽,揭露現實的黑暗與混亂,感嘆抱負不申,抒發懷歸之情,深度體現對國事的深切憂念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