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根。秋季採挖。
性味歸經
甘苦,溫,有毒。
功能主治
通便,利水,消積,破瘀,止痛。治二便不通,積聚腹脹,胸膈不利,肝硬化腹水,急性腸炎,消化不良,勞傷,跌打損傷,瘀血作痛,無名腫毒。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含白漿汁。主根粗壯,圓錐形,肉質,黃褐色,有數條側根。莖直立,上部分枝,無毛。葉互生,長圓狀倒披針形,長3~5厘米,寬1~1.6厘米,全緣。杯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有3~5條輻射總梗,基部有一輪葉狀總苞,每一總梗再分2小傘梗;花小,黃綠色,雌雄花同生於簡狀總苞中,雄花由單一的雄蕊和一柄組成,雌花單生於總苞的中央,突出,由一個3室的子房組成,每室有胚珠1顆。蒴果有3棱。
分布區域
分布陝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下或林緣草叢中。
藥材性狀
根呈圓錐形,中段以下略有分枝,直徑1.5-2cm,表面黃褐色。斷面黃色,有白乳汁外流。氣微,味苦。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外用:搗敷。
相關配伍
①治積聚腹脹,胸膈不利:九牛造、野棉花各一錢,制硃砂七二錢,紅石耳四錢。水煎服。
②治消化不良:九牛造一錢,紅石耳四錢,老龍皮、魚腥草、枳實各三錢,茱苓草二錢,木通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注意事項
反烏頭、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