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信息
【詞目】九泉
【釋義】
1、猶九淵,泛指深淵。
《列子·黃帝》:“鯢鏇之潘為淵,止水之潘為淵,流水之潘為淵,濫水之潘為淵,沃水之潘為淵,氿水之潘為淵,雍水之潘為淵,汧水之潘為淵,肥水之潘為淵,是為九淵焉。”
2、猶黃泉:地下深處。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陰間。見“九泉之下”
【出處】 漢·阮瑀《七哀》詩:“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台。”
【示例】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替你孩兒,盡養生送死之禮,我便~,可也瞑目。”
詳細解釋
1、猶九淵,指神話傳說中的九個神泉。先秦時期黃老道家的代表列子列子以九泉比喻達到終極圓滿的九種人生境界與修道方法。猶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道家哲學思想
先秦時期黃老道家的代表列子以九淵寓意達到終極圓滿的九種人生境界與修道方法。猶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壺子因季鹹而示道於列子,最後以這九水為喻,說明得道之人應不為外物所動,即使再兇猛的洪水也不足以動搖。張湛因郭象“至人用之則行,舎之則止,雖波流九變,治亂紛糹雲,若居其極者,常澹然自泊乎無為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道家神學思想
2.指地下深處。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陰間。
《東周列國志》第七回:“鄭莊公親率諸大夫往觀。才焚祝文,只見一人蓬首垢面,徑造鄭伯面前,跪哭而言曰:‘臣考叔先登許城,何負於國?被奸臣子都挾爭車之仇,冷箭射死。臣已得請於上帝,許償臣命。蒙主君垂念,九泉懷德!’”
清 袁一相《睢陽袁氏家譜序》:“(袁賦誠)今且以沁源令擢新寧剌史,從茲展其所學,步武少保(袁可立),則寰中(袁樞)兄可含笑於九泉。”
“黃泉”詞也是有來歷的。古代勞動者從打井的經驗中獲知:當掘到地下深處時,就會有泉源。地下水從黃土裡滲出來,常常帶有黃色,所以古人就把很深的地下叫做“黃泉”。認為人死後要到“陰曹地府”去,“陰曹地府”在很深的地下,於是就把“九”字和“泉”字相搭配,成為“九泉”。
(在這個宇宙中是分很多層的,人死後一部分回到歸屬地,黃泉)
酆泉獄主攝天魔。
衙泉獄主攝不職典祠。
黃泉獄主攝山魈精魅。
寒泉獄主攝江湖水怪。
陰泉獄主攝血食邪神。
幽泉獄主攝山林毒惡。
下泉獄主攝古伏屍。
苦泉獄主攝師巫逆鬼。
溟泉獄主攝刑亡橫死
以上源於道藏典籍《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