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棟

九棟

九棟是文學家鄒靜之小時候住過的一棟樓房,這棟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炸掉了,重新蓋了一幢更高更大的九棟。《九棟》這本書只與那箇舊樓有關。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九棟》是詩人、作家、劇作家鄒靜之的一部文學力作。

《九棟》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九棟》描繪了作者少年時期在北京某機關大院的成長曆程,第二部分《風中沙粒》則講述了作者作為知青在北大荒的青春歲月,整個作品情感深厚,筆觸精湛,同時折射出那個年代中國大陸獨特的時代氣息。

目錄

引子
八天
垃圾車
抓住的匙子
標本
圖案
房勇的公雞
段五
笊籬天線
春天
生病
我愛奚小妹
雞血
羊坊店
罈子人
小兒無賴
風 中 沙 粒
一隻茶杯
一支牙膏皮
一個臉盆
斑蝥蟲
避雷針
第一次割麥
毫毛
假領子
酒嗝

春天
伐木
扛包
拉琴是一種技藝
勞動(三則)
青蔓
談心
偽造的情書
想起些人
作曲
走火
女的
一個偏方
語錄時代的顆粒
裝病
那樣的女子,那樣的布
欣嫂
因為孟德爾頌
後記
附錄詩十首

作者介紹

鄒靜之,男,1952年生。八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著有詩集《幡》、《鄒靜之詩選》;散文集《美人與匾》、《神秘的汁液》、《知青鹹淡錄》、《風中沙粒》;小說詩文集《騎馬上街的三哥》;戲劇集《鄒靜之戲劇集》等。

創作影視作品:電視劇《琉璃廠傳奇》《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五月槐花香》、《傾城之戀》;電影《千里走單騎》、《一代宗師》、《歸來》等。

創作戲劇作品:歌劇《夜宴》、《西施》;話劇《我愛桃花》、《蓮花》、《操場》、《花事如期》;京劇《新白蛇傳》等。

作者與記者對話

九棟”是我小時候

住過的一棟樓房

記者:《九棟》出版三個多月就銷售一空,並開始加印,一本純文學作品,能有這樣的表現,當初想到了嗎?

鄒靜之:沒有。狗子(作家賈新栩)堅持出這本書時,我認為會讓出版社賠錢,現在看還好。

記者:《九棟》是本什麼樣的書?

鄒靜之:《九棟》的文體該是長篇散文吧。書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寫的是童年中“文革”的一些往事,後半部分寫的是我的知青生活。

九棟是我小時候住過的一棟樓房,這棟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炸掉了,重新蓋了一幢更高更大的九棟。《九棟》這本書只與那箇舊樓有關。老樓消失前,我趕回去為它照了幾張照片——這是一幢盛過我童年的建築,它的消失,使我的童年實際上無跡可尋了。之後,我開始陸陸續續寫一些與九棟有關的文字,我原來的想法是:把它們寫出來,把我放過去,寫過後的感覺是舊事永遠不會放過你,你寫出來了,它的跟隨反而看得見了。那時我曾整理髮表過幾則,後來沒有整理的原因是覺得童年的隱秘,沒法與人分享……

後半部分有關知青的文字要寫得更早些,1990年左右。

記者:這些文字當年的反應怎么樣。

鄒靜之:沒有什麼反應,我看重現在的反應。

記者:為什麼?

鄒靜之:畢竟過了二十年了……她還能讓一些人喜歡。我曾經在一個時期想過文字生命的問題,你的作品能否有力量穿透時間活下去,這真是一個讓人嚮往的事。都說文章千古事,真能千古的有多少。自文字以來,消散和存留下來的文字何止千萬比一,遠的不說,就是幾十年來的作品,當時熱鬧,時過境遷再沒有意義的又有多少。如果我們把詩經、楚辭、先秦散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看做一條河的話,什麼樣的作品才能進入這條河流並跟隨而前,如果一個人一生中有一段文字,進入了,那真是三生有幸。

記者:也許有人會問,想那么多幹嗎?

鄒靜之:我認為想和不想不一樣。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有人說這是在寫恐龍,我願意看成是胸懷,我還是認為心裡有與沒有不一樣。

記者:有傳媒把《九棟》評為2010年被低估的十本書之一,其餘的九本有《現代詩歌的結構》[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論俄國革命》[德]馬克斯·韋伯著;《思想的譜系》[英]佩里·安德森著《烽火與流星》田曉菲 著《英國新左派思想家》張亮編等都是些了不起的書。你怎么看這事。

鄒靜之:低估是一種榮譽嗎?哈,這真好。其實書出來後有些朋友寫了評論。但這本書發行時確實沒做宣傳,沒有發布會,簽售什麼的,想弄過又覺累。再說像《九棟》這樣的一本書,她也許不合時宜。

記者:有人看完了《九棟》,說最喜歡的是嗅到童年氣息般的身臨其境,你的靈感來自什麼?

鄒靜之:我寫《九棟》的靈感就是坐著那發獃,呆到一定的時候小時候就出現了。

記者:你的影視劇的名聲好像比詩人或劇作家大得多,很多人都會說你的作品台詞好!這也許與您寫詩有關係……你的敘述語言也極有特色,那種樸素但變形的描述讓人有準確的驚喜。

鄒靜之:我寫作經歷有過無法用文字表達內心的痛苦階段,我那時寫過一首詩《枯井》完全懷疑自己的寫作能力並準備放棄寫作。後來我是在語言表述上得到了一些心得,我認識到了無法準確表達的癥結是沒有完整地使用語言,我只是有限地使用了語言中意的部分,而沒有使用文字的全部,這其中包括文字的音樂性,節奏感,語流句式的變化和文字組成後的全稿的神態等等。說到音樂性比如海子的詩“遠比遠方的風更遠”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也有;“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意更突出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神思。“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辭和意就是手和月的關係。有人也會認為這不重要,說話不犯語病就行了,我認為很重要,有了這些才是文學。

《九棟》的哲學

是柴米油鹽

記者:你這本書有哲學嗎?

鄒靜之:柴米油鹽。

記者:《九棟》中寫了一些那個時期的苦難。但是看時客觀平靜,這你怎么看。

鄒靜之:我沒有為一個沒有舒展開的苦難而寫苦難——我沒停在傷痕文學那兒。

記者:現在談藝術的時候不多了,好像什麼都是商品了,而且對作品的判斷也是拿賣多少錢來說話了。

鄒靜之:是啊,能賣錢總是高興的。但不賣錢的好東西也很多。世界的發現有時會滯後。在藝術史的長河中浪得虛名和冤死鬼都很多,需要用時間來淘洗……但是我懷疑在網路時期的鍵盤寫作中,淹沒是必然的,因為量太大了,還有這個時期一定是以犀利的文風為主流,以貼近當下的時間為主流。這時你如果還要溫良恭儉讓,要細緻,要雅的話,那很可能淹沒被拍在沙灘上了。《九棟》是原子筆寫作的產物,這是幸運。

記者:除了有那么多的影視作品,近些年你又寫了《我愛桃花》、《操場》、《蓮花》。歌劇《西施》、《趙氏孤兒》等舞台劇,還有《鄒靜之詩集》和《九棟》這樣的純文學作品,你好像不停的在寫,累嗎?

鄒靜之:感恩惜福,我迷戀寫作,迷戀作品從無到有的過程。一個人一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以此來養家餬口,這是多么大的福報,有些人勸我說你可以休息了,他們說這話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很難向人解釋寫作帶給我的快樂,二十多年下來,就像要吃飯要睡覺一樣,我每天都在寫作……你看過西班牙畫家哥雅,去世前幾天畫的一張畫嗎?一隻看著天空的小狗,那張畫的感受和弘一法師圓寂前寫的“悲欣交集”,感受真是一樣的。

記者:你的電視劇寫作好像越來越少了,現在忙什麼?

鄒靜之:寫電視劇是一體力活,嘔心瀝血……我有點寫不動了。現在寫舞台劇多一點,為國家大劇院寫的《趙氏孤兒》6月份要上演了;還有一部電影正在拍。我一直想寫一部兩個人的話劇,而且是嚴格意義上的三一律,我已經寫出大綱了,就等閒的時候開工了……《我愛桃花》一直在演,在去過日本、義大利後,7月份要去台灣了。我的電影,電視劇也還都在寫,只是寫得少了……

記者:《九棟》這本書將在你的寫作中排在什麼位置——我有一個朋友自己喜歡不說還買了很多本,送朋友,這也是他想問的。

鄒靜之:我要請他吃飯。這是一本我可以當成別人寫的書來挑剔或喜歡的書,她是一個找不回來的作者在一個找不回來的時間中寫出來的,那個靜水深流般的感受,隨著幾代人的過去,也不會再現了……如果這一切都不能使她有力向前的話,她的文學性也許可能使她再往前走。我看重《九棟》。

各界評論

北京青年報:我總想用“琥珀”來形容我看完它的印象――塵封了往事如煙又不乏精緻精準纖毫畢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