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由於《九族與鄉土:1個漢人世界裡的噴泉社會》有著豐富而詳細的民族志描述,其學術看點或新鮮點很多,難以在結論部分一一提及或複述。這裡只撮其梗概,勾勒出作者十年來從事這項田野研究的理論心得。
作者簡介
杜靖,山東臨沂人,生於1966年11月。1983年至1986年在山東臨沂師範讀書。1989年至1993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讀書,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年至2001年在湘潭大學文學院讀書,獲文學碩士學位(民俗學)。2002年至2005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讀書,獲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青島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理事,《人類學研究》編委。杜靖主要致力於漢人社會、中國文化人類學史和中國古人類學史研究,近年來相繼在《民族研究》、《人類學學報》、《古生物學報》、《自然科學史研究》、《社會科學》、《中國研究》、《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廣西民族大學學報》、《青海民族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社會科學報》等雜誌報刊公開發表近50篇學術論文。代表作有《對傳統九族制的一項現代民族志檢驗》、《五服姻親與宗族——來自山東閔村的親屬實踐報告》、《多元聲音里的山東閔氏宗祠重建》、《30年來漢人鄉村人類學發展的知識脈絡與生長點》、《百年漢人宗族研究的基本範式——兼論漢人宗族生成的文化機制》、《作為概念的村莊與村莊的概念——漢人村莊研究述評》、《林耀華漢人社會研究的開創與傳承》、《中央研究院“研究提高民族素質案”之始末——兼述中央研究院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之流產》、《中國人類化石的主要發現和理論探索》、《中國古人類學早期傳入的學科背景與過程》、《中國“多地區連續進化說”是一種民族主義話語嗎?——與西方人文學者沙伯力和舒喜樂的一個對話》、《歷史人類學視野中的檔案與文獻》等。著作有《中國社會學30年(1978—2008)》(合著)、《九族與鄉土——一個漢人世界裡的噴泉社會》(獨著)。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對九族與五服制度研究的回顧
第二節 理論參考與研究視角
第三節 田野調查過程與本書主要內容
第一章 田野工作地點概況
第一節 閔村地理概述
第二節 村落人口與經濟結構
第三節 區域歷史文化背景:化行之邦
第二章 “鞭打蘆花”與閔村的歷史
第一節 祖先的傳說:“鞭打蘆花”
第二節 社區的歷史過程
第三章 閔氏宗族組織與五服房支
第一節 宗族組織與功能
第二節 村落中的基本親屬單位:五服房支
第四章 對傳統九族制的現代民族志檢驗
第一節 閔人親屬認知範圍
第二節 作為祭祀單位的本宗五服九族:小宗群體
第三節 從家到五服九族
第五章 喪葬儀式與親屬服制
第一節 喪葬儀式過程與親屬的權力和義務
第二節 喪服制度與路祭行禮
第六章 對費孝通生育制度理論的驗證
第一節 生命禮儀與親屬互動
第二節 成長與親屬關係建構
第七章 婚姻儀式過程與姻親聯結
第一節 定親
第二節 婚前
第三節 大典
第八章 五服與九族體系之維繫
第一節 五服的維繫與分立
第二節 舅甥關係、婦女的雙系身份
第九章 至近親屬交往的變遷
第一節 夫妻、公婆、爹娘與子女
第二節 兄弟與姊妹
第三節 親屬交往變遷的原因
第十章 親屬互動的內在文化機制
第一節 方與圓的生活世界
第二節 孝道、人情與個體的盤算
第三節 九族的階序性和包容性
第十一章 一個漢人世界中的噴泉社會
第一節 五服九族為什麼不能生長成宗族
第二節 噴泉社會及其理解漢人社會的理論意義
第十二章 閔村親屬制度及其實踐的國際人類學價值與意義
第一節 閔村案例在漢人親屬制度研究中的學術價值:祭祀體系與姻親體系的兼容
第二節 漢人九族與世界人類學親屬制度研究
結論:研究漢人社會的新理論構想
第一節 世系與功能的互動
第二節 漢人親屬制度的光譜分析模式
附錄一:閔村閔姓族人目前的人口、家庭結構類型表(截至2004年)
附錄二:人情世事來往圖表
參考文獻
後記
名人推薦
杜靖近年來深化了對九族和五服的理念與實踐探索。我想九族制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長期的親屬實踐,當其落在喪葬場景時,自然引出了五服問題。作為一種制度的研究,明顯看出他把五服一九族範疇考察落在親屬制度和社會組織上,無論在所謂的宗族社會,或是非宗族社會,五服範疇的變動性引人深思,這也許會成為基層社會組織構成諸環節 的新的理論觀察點。(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穿梭於學術研究與套用實踐之間——莊孔韶教授訪談錄》)
——莊孔韶
這是我所見過的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民族志報告之一,對於研究中國早期的宗族類型,特別是《爾雅·釋親》的觀念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在2005年杜靖博士論文答辯會上的發言)
——張小軍
中國學者的近期作品中,杜靖以其對山東閔氏宗族的研究,意圖與衍生於非洲研究的‘弗里德曼範式’進行對話。他所取的視角和上述格里克曼的研究有相似之處。杜靖認為,由於帝國觀念的長期推行,中國基層秩序以‘五服’為格局;閔氏族人在日常生產、生活、祭祀、生育、婚姻、喪葬等活動中,均以‘五服’為基本運作單位。相比華南宗族,北方漢人依靠‘五服’和姻親共同體,便足以在互助中應對生存的壓力,而這種‘五服一姻親共同體形態’也是帝國推行其觀念的結果。杜靖認為,在閔氏族人的生活中,‘五服’既是文化性的禮儀單位,也是實際的功能單位。他利用本土的概念和資源,以及南北中國在現實和景觀上的差異,同樣以一種個人的、姻親的視角,和既有的功能主義範式進行對話。(見《社會科學》2006年第7期《對功能主義人類學的超越——一個中西比較的視角》)
——李晉
充分利用當代文化人類學和社會人類學已經取得的成果來研究今、古文兩種九族理論,對於我們全面了解和如實評價古代血緣世系理論的實質及所達到水準,具有重大意義。(見2011年錢杭《宗族的世系學研究》)
——錢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