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鼎

九州鼎

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介紹

九州鼎九州鼎

九個鼎代表,它們分別是:

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豫鼎、梁鼎、雍鼎.

大禹時代的古九州

荊州

占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广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

山東省濟寧市。

雍州

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

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

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

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

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

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

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出處

夏代的青銅鑄造業,已相當發達。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冶煉。夏代的煉銅業。古文獻中亦有記載。《越絕書》卷十一日:“禹穴之時,以銅為兵。”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左偉》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即言此事。據考古材料證明,當時的奴隸在鑄造象九鼎這樣的大型器件時,一般是首先用質細的泥土製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銅製的坩鍋冶煉銅,錫礦塊,最後將銅錫溶液注入范中,就成為青銅器。

意義與歸宿

相傳九州鼎是我國夏朝禹之子啟時鑄造的。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在工藝美學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從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國青銅器時代的集中代表,從鑄造工藝技術上看,它標誌著中國的歷史已結束了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的時代。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有關九鼎的資料,不絕於歷代史冊,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隱身何處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