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散

九仙散,中醫方劑名。為固澀劑,具有斂肺止咳,益氣養陰之功效。主治久咳肺虛證。咳嗽日久不已,甚則氣喘自汗,痰少而黏,脈虛數。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百日咳等病症屬於氣陰兩虛,久咳不已者。

基本信息

歌訣

九仙散中罌粟君,參膠梅味共為臣,款冬貝桑桔佐使,斂肺止咳益氣陰。

組成

人參、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膠、烏梅、貝母、罌粟殼。

用量

人參、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膠、烏梅各30g,貝母15g,罌粟殼(去頂,蜜炒黃)240g。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9g),白湯點服,嗽住止後服。現代用法:為末,每服9g,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斂肺止咳,益氣養陰。

主治

久咳肺虛證。咳嗽日久不已,甚則氣喘自汗,痰少而黏,脈虛數。

方義

本方所治乃久咳傷肺,氣陰兩虧之證。肺主氣,久咳不已,每致肺氣耗散,肺虛不斂,必致久咳不愈,甚則氣喘;肺外合皮毛,肺虛衛表不固,則腠理疏鬆,故見自汗;久咳既傷肺氣,亦耗肺陰,肺陰虧損,虛熱內生,煉津為痰,故痰少而黏;脈虛數,是氣陰耗傷之象。治宜斂肺止咳,益氣養陰,兼以降利肺氣,化痰平喘。方中罌粟殼味酸而澀,入肺經而善於斂肺止咳,用量獨重,故為君藥。配伍五味子、烏梅兩者亦為酸斂之品,均能收斂肺氣,生津養肺,可助君藥斂肺止咳之功;人參益氣生津而補肺,阿膠滋陰養血而潤肺,可兩補肺之氣陰,俱為臣藥。款冬花、桑白皮降氣化痰而止咳,桔梗宣肺祛痰以止咳,貝母潤肺化痰以止咳,四藥合用,化痰止咳,利氣平喘,故共為佐藥。諸藥配伍,共奏斂肺止咳,益氣養陰之功。

配伍特點

一是收斂固澀與益氣養陰兼顧,但以斂澀為主;二是斂降之中寓以升宣,而以斂降為主。

運用

本方為治療久咳肺虛,氣陰耗傷之證的常用方。臨床以久咳不止,氣喘自汗,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氣虛明顯者,可加黃芪、西洋參以補益脾肺之氣;若陰虛明顯者,可加麥冬、沙參、百合以養陰潤肺。

禁忌

若雖久咳而內多痰涎,或咳嗽而外有表證者,忌用本方,以免留邪為患;且方中罌粟殼有毒,久服成癮,故不宜多服、久服。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衛生寶鑑》卷12:“治一切咳嗽。”

2、方論選錄 《中醫治法與方劑》 :“久咳不已導致肺氣不斂,法當斂肺;肺氣不斂導致肺氣虛損,又當補肺,只有補斂同施,才合肺氣耗散病情。故方用烏梅、五味子、罌粟殼三味酸澀藥物為主,收斂耗散的肺氣,人參、阿膠兩補肺的氣陰,五藥專為肺氣耗散而設。咳是肺氣宣降失調與肺津凝結不布所致,若只補斂而不宣降肺氣,止咳化痰,則肺仍不能復。故配桔梗、桑皮宣降肺氣,冬花、貝母止咳化痰,四藥兩調津氣,專為調理肺臟功能而設。九藥合用,呈為斂肺與宣肺並用,補肺與瀉肺同施的結構,將兩類功效對立藥物合成一方,反映了矛盾對立的統一,是結構較為複雜的一種配伍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