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數原理

乘數原理

乘數原理又稱倍數原理。指由於連鎖反應,某一變數的變化引起另一相關變數成倍變化的經濟理論。 乘數原理在凱恩斯經濟學的理論和政策主張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現代經濟研究中的重要分析工具。乘數原理在不同領域的套用有不同的乘數概念,如投資乘數、財政支出乘數、貨幣創造乘數和外貿乘數等。

英文對照

英文對照:

principle of multiplier; multiplier principle;

學術研究

乘數原理是一種傳統的經濟周期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經濟波動的根源在於經濟自身,因而是內生的,具體說是,投資的變動會引起收入或消費若干倍的變動(乘數作用〉,而收入或消費的變動又會引起投資若干倍的變動(加速數作用),正是乘數和加速數的互動作用,造成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因此,這種理論稱為乘數-加速數模型。舉個例說,假定經濟起初由於某種原因使自發支出(投資,或政府購買,或出口)增加10億美元,如果乘數是2,則國民收入增加20億美元。產量或銷售額增加了,廠商會增加設備或建造新廠房,即要增加投資。如果增加1單位產品生產需增加1單位資本品,則投資與產量增量之間這一比率就稱為加速數,現在加速數就是1。於是,國民收入增加20億美元,就會使投資增加20億美元。投資增加20億美元,又會使產出或收入增加40億美元。產出的增加又會使投資再增加,並進一步使收入或產量再增加。當然,經濟並不會無限擴張下去,因為終究會遇到約束因素。例如,一些生產要素的短缺就會使經濟的擴張受到限制。一旦經濟停止擴張,或增長速度放慢,投資就會下降,經濟開始走向衰退,從而出現周期性波動。

學術討論

張理智的《乘數原理:謬誤與神話》

楊君昌先生的《微觀總量經濟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